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邁入第八年的臺南藝術節,每年都會以「城市舞台」單元徵選具環境劇場或即地創作要素的作品,打破場域的界線,拓展城市與藝術的潛力與彈性,同時對城市不同時空中的面向提出詰問。今年的臺南藝術節將此一概念全面延伸至整個策展理念,邀請國內外各世代的藝術家們,以「穿越看不見的城市」為號召,往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探詢爬梳,展開藝術的觸角,也將城市的碎片與燐光帶回劇場。
作為2019臺南藝術節閉幕節目的《聽海日記》由作曲家趙菁文統籌,邀請烏茲別克籍的音樂劇場導演阿雍.金(Artyom Kim)導演,並和國內音樂家顧鈞豪、吳正宇、鄭翔夫擔任協同創作指導,帶領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的演奏家、和臺南市七股區龍山國民小學的三十餘位學童,透過長達一年的共同製作與協力創作,演繹濱海之境的年少靈魂,在海風與都市之間迷走徘徊的生命圖像。
《聽海日記》將自身定義為一「以音樂為主體的大型劇場演出」,【1】在阿雍‧金的整合下,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的演奏家們以層層延伸的方式,即興堆疊手中的樂句,各種樂器的聲響帶領著孩子們大聲答數,彷彿學校音樂教室的場景;在此呈現出成長與傳承的意象,數字本身的神祕力量和樂器聲響的設計更建構出某種知識形成的啟蒙現場。《聽海日記》最迷人之處,也無疑是這群七股龍山國小的學童們自然展現的的充沛動能。學童用手邊材料DIY的樂器裝置、七股海邊實錄的海浪聲響、少年少女的笑聲與奔跑,這些略為粗糙卻力道生猛的素材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地鄉土樸實卻溫暖的能量與質感。答數不整齊?樂器聲音小?陣型不對稱?這些在此刻的舞台上都不重要,因為這些來自海與土地的元素自然散發的光彩早已深深感動每一位觀眾。
但是,隨著文本推進,《聽海日記》的雕琢痕跡便逐漸顯露。原本暗喻學習與成長的音樂數字遊戲,在〈數字的意義〉一幕被強定義進《易》思想的框架,一口氣限縮了觀眾詮釋的空間(並且,諸如兩儀四象等等的哲學術語到底與七股孩子的成長經驗有多少鏈結,也同樣令人費解);【2】〈假預言的演說〉企圖演繹政治盲從的社會亂象,在此同樣顯得刻板造作而失之扁平。
當可愛的學童用朝氣十足的聲音念誦超齡的台詞,迎面襲來的違和感便將文本的斧鑿手法表露無疑。也讓人不禁想問,究竟這些曠日費時的協力共創與共同工作,有多少創作成果確實地內化、轉兌在作品裡?舞台上又有多少是真心回應孩子們的在地觀察和生命經驗,而不(只)是服膺藝術家們自身的創作理念?《聽海日記》要憑幾幕政治性的理念宣示便想描繪(或想像)這群少年、少女的成長圖像,未免太過一廂情願。
無論是在前期文宣還是演出現場的導聆和座談,《聽海日記》都不斷地強調其藝術下鄉、「協同創作」的理念。而就演後座談中,龍山國小的老師與孩子們感動熱淚的心得分享,也不難看出這一年與藝術家們和師長同儕之間的朝夕相處,絕對會是這群濱海少年們寶貴的成長經驗。但不可諱言的是,在一部以社區共創、協同創作為號召的製作裡頭,藝術家究竟把自己擺在什麼位置?與社區保持什麼樣的距離?絕對是一件需要謹慎以對的課題。算上外籍導演,節目單裡有四位藝術家掛名「協同創作指導」。而「指導」也好、「引導」也罷,身在這些微妙的權力關係中的推動者們,一朝越過了線,便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事。哪怕藝術家僅僅多說了那麼一句半語,便會將作品推往離「在地」或「社區」最遙遠的地方。
註釋
1、見2019臺南藝術節閉幕製作《聽海日記》(長版預告),網址::https://youtu.be/Np5I9azjBw4。
2、這邊補充一件事,就趙菁文於演後座談所言,所有《聽海日記》的文本素材「都取自於」龍山國小孩子們的日記。但就最後的呈現而言,應該一定程度還是被人為剪裁、修整、甚至是加料過的。
《聽海日記》
演出|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臺南市七股區龍山國民小學、阿雍‧金
時間|2019/11/10 14:30
地點|臺南市文化中心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