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的遊戲,虛飾的成年禮《聽海日記》
11月
12
2019
聽海日記(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49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邁入第八年的臺南藝術節,每年都會以「城市舞台」單元徵選具環境劇場或即地創作要素的作品,打破場域的界線,拓展城市與藝術的潛力與彈性,同時對城市不同時空中的面向提出詰問。今年的臺南藝術節將此一概念全面延伸至整個策展理念,邀請國內外各世代的藝術家們,以「穿越看不見的城市」為號召,往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探詢爬梳,展開藝術的觸角,也將城市的碎片與燐光帶回劇場。

作為2019臺南藝術節閉幕節目的《聽海日記》由作曲家趙菁文統籌,邀請烏茲別克籍的音樂劇場導演阿雍.金(Artyom Kim)導演,並和國內音樂家顧鈞豪、吳正宇、鄭翔夫擔任協同創作指導,帶領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的演奏家、和臺南市七股區龍山國民小學的三十餘位學童,透過長達一年的共同製作與協力創作,演繹濱海之境的年少靈魂,在海風與都市之間迷走徘徊的生命圖像。

《聽海日記》將自身定義為一「以音樂為主體的大型劇場演出」,【1】在阿雍‧金的整合下,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的演奏家們以層層延伸的方式,即興堆疊手中的樂句,各種樂器的聲響帶領著孩子們大聲答數,彷彿學校音樂教室的場景;在此呈現出成長與傳承的意象,數字本身的神祕力量和樂器聲響的設計更建構出某種知識形成的啟蒙現場。《聽海日記》最迷人之處,也無疑是這群七股龍山國小的學童們自然展現的的充沛動能。學童用手邊材料DIY的樂器裝置、七股海邊實錄的海浪聲響、少年少女的笑聲與奔跑,這些略為粗糙卻力道生猛的素材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地鄉土樸實卻溫暖的能量與質感。答數不整齊?樂器聲音小?陣型不對稱?這些在此刻的舞台上都不重要,因為這些來自海與土地的元素自然散發的光彩早已深深感動每一位觀眾。

但是,隨著文本推進,《聽海日記》的雕琢痕跡便逐漸顯露。原本暗喻學習與成長的音樂數字遊戲,在〈數字的意義〉一幕被強定義進《易》思想的框架,一口氣限縮了觀眾詮釋的空間(並且,諸如兩儀四象等等的哲學術語到底與七股孩子的成長經驗有多少鏈結,也同樣令人費解);【2】〈假預言的演說〉企圖演繹政治盲從的社會亂象,在此同樣顯得刻板造作而失之扁平。

當可愛的學童用朝氣十足的聲音念誦超齡的台詞,迎面襲來的違和感便將文本的斧鑿手法表露無疑。也讓人不禁想問,究竟這些曠日費時的協力共創與共同工作,有多少創作成果確實地內化、轉兌在作品裡?舞台上又有多少是真心回應孩子們的在地觀察和生命經驗,而不(只)是服膺藝術家們自身的創作理念?《聽海日記》要憑幾幕政治性的理念宣示便想描繪(或想像)這群少年、少女的成長圖像,未免太過一廂情願。

無論是在前期文宣還是演出現場的導聆和座談,《聽海日記》都不斷地強調其藝術下鄉、「協同創作」的理念。而就演後座談中,龍山國小的老師與孩子們感動熱淚的心得分享,也不難看出這一年與藝術家們和師長同儕之間的朝夕相處,絕對會是這群濱海少年們寶貴的成長經驗。但不可諱言的是,在一部以社區共創、協同創作為號召的製作裡頭,藝術家究竟把自己擺在什麼位置?與社區保持什麼樣的距離?絕對是一件需要謹慎以對的課題。算上外籍導演,節目單裡有四位藝術家掛名「協同創作指導」。而「指導」也好、「引導」也罷,身在這些微妙的權力關係中的推動者們,一朝越過了線,便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事。哪怕藝術家僅僅多說了那麼一句半語,便會將作品推往離「在地」或「社區」最遙遠的地方。


註釋

1、見2019臺南藝術節閉幕製作《聽海日記》(長版預告),網址::https://youtu.be/Np5I9azjBw4

2、這邊補充一件事,就趙菁文於演後座談所言,所有《聽海日記》的文本素材「都取自於」龍山國小孩子們的日記。但就最後的呈現而言,應該一定程度還是被人為剪裁、修整、甚至是加料過的。

《聽海日記》

演出|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臺南市七股區龍山國民小學、阿雍‧金
時間|2019/11/10 14:30
地點|臺南市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劇的舞台與道具,配上燈光後所呈現的光影效果,將畫面更豐富起來。製作團隊將男女學童們各自的遊戲、男女生之間的鬥嘴,以巧妙的方式搬上舞台形成演出。(吳佳茵)
11月
12
2019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