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文本的互文場域《裂縫 — 斷面記憶》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差事劇團提供/攝影許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7次瀏覽

文 林乃文(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入夜,五光十色的城市燈火幾乎閃瞎人的眼睛;穿過汀州路的「公館創意/跳蚤市集」,拐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入口的「光節」布展攤位;摸索到寶藏巖深處,終於在面向新店溪上方匝道交錯、遠眺車燈如流瀑的草地上,發現一頂半露天帳篷,正是《裂縫,斷面記憶》的演出地點。沿山坡地形遍佈的燈柱,未亮時如插立戰士之劍的墓塚堆。開演前雨突然狠狠飄下,看客紛紛套起塑膠雨衣,像河灘上的卵石,漸漸聚集到了台前。

如果知道這是一齣關於戰爭的戲,會有更多人洶湧而至嗎?

作為一個被強鄰以平均每月百餘架軍機擾境的島國【1】,島民們對戰爭議題的反應已經不能以冷靜形容,好像那是另一則國際媒體報導——俄烏、以哈、南中國海、台海;或是政客在撥弄的一台算盤、扳扳手指即可魔法消除。或許是經歷持續三十八年「反攻大陸」的軍事動員,之後又無縫滑入「和平交流」狀態已屆三十八年,使得島民對戰爭的想像變得單一化——零與一,非有即無,不是狠就是怕。《裂縫 — 斷面記憶》(以下簡稱《裂縫》)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具體的光第一道來自影像,開場前放映的《潮喑》紀錄片,是差事劇團2004年來到寶藏巖演出的第一齣戲。由於時代因素,寶藏巖自1960年代起成為卸甲卻無從歸鄉的榮民老兵與家屬們所聚居,違章建築爬滿這塊河濱坡地,到1980年代市府想「依法」拆除,引起居民、附近大學師生,以及一批藝術家的進駐抗爭,幾經折衝漸漸定位為今天藝居共生的藝術村型態。《潮喑》中找不到回家之路的老兵,化為幽靈,輾轉來到2024年的《裂縫》,被賦予新的肉身,成為敘事者詩人的影子。

「影子」的飾演者梁偉傑,以舞踏式的肢體,遊動於如土石累累的斜坡,生動顯出一種似人非人的氣質。「詩人」(李明哲飾演)則猶如從2021年《戲中壁X》裡的劇作家的延伸,闡述主體不再隱身文本之後,像被他自己風格濃鬱的語言給帶上舞台。與其說他必須為舞台上的故事做引導或闡述,不如說整個故事都是為回應他對戰爭的懸思而來。


裂縫 — 斷面記憶(寶藏巖藝術村提供)

戰爭故事的時空不明,但處處浮出其他文本的符號,構成互文關係【2】。一對親兄弟,名字從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拆開,哥哥奧瑞斯(郭宸瑋飾演),弟弟提亞(王言煥飾演)。他們的父親本是個堅定的反戰者,卻因特殊職能而被政府徵召參戰。奧瑞斯憤而加入反政府游擊隊,提亞則選擇參與政府軍以就近保護家人。兄弟兩人同樣盼望早日結束戰爭,為停戰而走上戰場,且分屬不同陣營,他們如何避免在火線上兵戎相見?

小妹妹阿萊莎(符容飾演),因戰爭創傷而喑啞,失語但從未失察的她,內心單純柔軟,行為卻堅韌勇敢,性格和行為模式都一如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中的啞女凱特琳。三兄妹與始終面帶愁容的母親(劉敏飾演)、操著香港口音的軍官朋友(馮世權飾演),其實內心慾望一致:守護一家人平安完整。可烽火之下豈有完卵,故事一開始父親便已陣亡,兩兄弟也走上戰場,軍官試圖以自己的職權保護摯友而未果,妹妹則拉著母親上前線企圖阻止兄弟廝殺,最後劇情就在兩兄弟在戰場短兵相接,非拼出你死我亡之際,來到坐針氈(hot seating)式的高潮。

情節不算複雜,但包裹情節的敘事,以詩性邏輯勾串起多重戰爭文本而顯得繽紛壯闊。在戲的原型〈石壕吏〉敘事詩中,詩人杜甫以極其寫實的筆法,白描他夜宿鄉間小村,半夜差吏捉人徵兵,連叟嫗都不被放過的所見。可《裂縫》洋洋灑灑,糅雜不同戰爭文本的符徵,僭越因果、脈絡、一致性的思維框架,從詩人的內在邏輯,將之聯立、類比為象徵整體。儘管每個戰爭的背景、成因及形式都不同,但皆像一座巨型暴風機,把所有人的命運都汲吸進來攪拌,襲捲、凌駕個人意志——若要說人類間的戰爭有什麼本質,我覺得《裂縫》凸顯出來的正是這點。

除了內容,各方面技術和形式的密合,使得整體演出令人沉浸其中,不覺時光飛逝。立於戰場上說話的身體及魂體,多有著堅實獨立的身體姿態,而非語言的俘虜(不知是否百瀨友秀的「守破離」身體工作坊收效所致);加上音樂家坂本弘道的現場大提琴演奏如泣如訴;洪國城與燈光公司的合作,氣勢滂薄地勾勒出一場戰爭的敘事空間,同時又精細節制地凸顯出地貌優勢。總之如此神形契合,構築成一篇迷人的劇場敘事詩。

若說要從這齣戲去追問當下現實中的戰爭,我覺得太難;但若從這齣戲認識到一種戰爭敘事的美,答案是肯定的。


注解

1、去年(2023)中國解放軍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共1709架次,平均每月142.4,參見報導:〈美媒:2023年擾台共機共1709架次,較2021年增長76%,機型日趨多樣〉。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

2、「互文」(intertexualité)又稱「文本間性」,最早由後結構主義批評家克莉思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強調不同文本之間的對話性,指出「每一個文本都是對另一個文本的吸收和改造」。通常這種對話會隱藏在文本中,透過批評家精密考察指認出來,不過鍾喬的互文書寫是外顯的,以攤開的符號,提供讀者指認和解讀。譯文參考自《主體・互文・精神分析:克里斯蒂娃復旦大學演講集》(北京:三聯,2016),頁14。

《裂縫 — 斷面記憶》

演出|差事劇團
時間|2024/03/23 19:3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