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這部作品,以1984年的礦災作為背景——現今繁華的都市,建立在一群無名英雄的犧牲,為了自身所愛的人努力打拼,並且打下社會的根基。但災難來襲時,他們的付出及存在,卻一同遭到掩埋,遭世人遺忘。
首次登上大舞台、結合許多道具及舞台設備的河床劇團,透過優秀的燈光設計、音樂鋪陳,營造出礦場的不舒適感,還有災難當時礦工們無助感。無言語表述,僅僅透過肢體來傳達意象的表演,藉由色彩的轉換,非常明顯的表現出不同情境。礦工們穿著較為暗色的衣物,體現出在地下四百公尺工作時,所累積的辛勤、髒污,而紅衣舞者,則是代表著支持他們繼續下去的「所愛之人」。在做工的過程中,紅衣舞者相伴,好似使人帶著掛念而能努力著。接著,西裝筆挺的兩位表演者與礦工產生強大對比,他們站在享受的一方飲用著美酒,看著在地下穿梭並對資方言聽計從的工人。
事件發生後,礦工在場區不停的掙扎,尋求存活的道路。在煙霧迷漫、空氣稀薄的的地底,礦工們活動起來早已寸步難行,加上坍方,使得移動更加不易——表演中透過舞台的遠近、高低,及道具旋轉,將向上攀爬等行徑之艱辛表達得活靈活現。有一幕,是一整排豎立的支柱,有位衣著整齊、看起來與礦工不同之人,在經過時,隨意地推倒數根支柱,而使礦工們不停地來回扶直支柱,似乎表達了礦工的努力是可以輕易被推翻、絲毫不被在意的。但是,工人們仍然要保護自己長久以來的成果,同時也表現出:在災難現場,除了自救,沒有其他辦法。我看見不停抬腿又重重落下的舞者,如同親身在災難現場,感受到被石頭壓傷腳,卻為了求生及維護場區支柱,仍不斷刺激著已經傷勢嚴重的大腿的辛酸。而在舞台上的玻璃櫃,亦令人感受到相同的窒息感,裡頭空間狹小且煙霧繚繞,只有不斷的掙扎才有機會獲救,但那也僅僅是渺茫的機會。使我想到,在大自然的反撲下人是如此的弱小,也應對著在資本主義的權勢下,辛勤的勞動階級,也被當作螻蟻一般看待。
其中有位身穿白衣、體態微胖的表演者,變化成巨型投影幕,布幕上播放著當時救難的紀錄片片段,我想,這是否代表著資本家身體的發福、資產是建立於勞工們的辛勞及犧牲之上?隨後一群身穿鮮豔亮麗的表演者,圍繞著罹難的礦工,猶如歡樂天使的在指引著犧牲的人群,卻唯獨一位礦工並沒有被帶走,讓我聯想到:有醫護人員不斷的搶救,挽回了被救出的工人性命,才使得有人得以留下。最後,再次出現的紅衣舞者,反映出礦工家人來到場區悼念之心,與起初的三位舞者呼應,意味著互為所愛之人擁有的相同思念。值得深思的是,是否只有罹難者家屬,才真正知道這些英雄們曾經存在?
透過這場表演,點醒了我們應該去關注一切在社會中默默付出的人們。
《被遺忘的》
演出|河床劇團
時間|2021/11/0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