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歷史的砂礫《被遺忘的》
11月
11
2021
被遺忘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0次瀏覽
許玉昕(政治大學英文所研究生)

在開演前,兩廳院釋出數則訪談介紹,包括導演的創作源起與理念、事前準備、與團隊藝術家合作的感想等。觀眾踏上這條由節目介紹、訪談文章與影片所鋪成,通往國家戲劇院的小徑,沿著名為歷史和勞動的路標,回訪四十年前的礦工勞動圖景。

圖景,並不是說將礦工視為風景,而是指河床劇團長期以來探索的意象劇場的手法,加上視覺藝術家蘇匯宇創作的影像,讓觀眾在分析性的評判介入前,感官被直接衝擊。

用力的呼吸聲。當我好奇河床劇團的超現實美學如何呈現勞動身影時,音響首先傳來吃力、略帶阻塞的呼吸聲。在大幕升起前,尚未見到任何可辨識的畫面之前,觀眾被迫與劇場內唯一的元素-呼吸聲-共處。呼吸聲很慢,若跟著它調整自己的呼吸,需要吸很大口、讓空氣充滿肺部、再緩緩地,小心翼翼地吐出。多令人窒息的狀態,才會需要吃力、緩慢、大口的呼吸?甚麼樣的工作環境,視覺不再能提供可靠的生存方位指引,一個人的存在只剩下呼吸?慣用胸腔呼吸的現代觀眾,在聽覺指引下,透過呼吸部位和頻率的調整,暫時離開戲劇院舒服的椅背,進到了河床劇團創造的空間環境。

大幕升起後,兩位工人穿著的男人上台,一位拖著麻布袋,另一位推著推車,不斷繞行舞台,雖然兩人在同一空間,卻沒有互動。接下來幾場工人們勞動的場景,人們彼此也沒有互動。例如某場,工人們爬上土牆,從高牆另一邊的房屋爬下,一落地又繼續爬土牆,象徵日復一日在危險勞動與家庭當中奔波,不得喘息。工人為數不少,但沒有人有餘力停下來關照前後的人。勞動條件是共同的問題,但勞累變成個人的責任,個人只能努力。

工人們終於合作,是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資方。礦工們聯手將穿著乾淨衣裳、飽食終日的資方的服裝扯開,將拉出的白布展開成布幕,白幕上投影礦工傷亡救援的畫面、吐出黑色汁液的嘴⋯⋯種種令人不忍卒睹的影像,堪稱全劇最「寫實」的畫面。但創作者並不打算像新聞般播放聳動的畫面來控訴不公義,而是透過畫面拼貼和放大,或重複,或一閃而逝的畫面讓觀眾直視在經濟發展下被長期忽略的,無名勞動者的身體損傷;影片呈現在惡劣的勞動環境中,勞動者連身為一個人的完整性都被剝奪,剩下扭曲的部位。勞動不是抽象的美德,而是實際的、血淋淋的傷害。

身體作為賺錢的工具,是人能控制身體,還是身體被控制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表演者在台上疲於奔命地承接傾倒的柱子,或許暫時接住了,下一秒柱子又向反方向倒去,身體變成承接、配合、被外在力量所支配的工具。同時,下舞台有兩位表演者以柱子創造出時鐘的意象,費力以身體頂著時針與分針移動。舞台上這兩組人馬的並置創造出具身的、物質性的時間意象;對礦工而言,時間是具身的,不僅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建立在長時間的勞動上,更因為在工作過程中,從感知到環境改變(例如柱子傾倒暗示的礦坑崩塌)到身體反應,差之毫釐的時間是致命的。對礦工來說,時間不是如金錢般可供量化安排的數字,而是身體與環境、生與死的競逐。

約一小時的演出,整場沒有暗幕,意象沒有明顯的因果順序,時間流動沒有明確的節點。畢竟,在勞動過程中的因和果時常是斷裂的,付出代價的與享受成果的往往是不同的人。意象與意象的不連續性,恰恰帶領我們看到線性發展敘事背後的複雜、掙扎、歧異。郭文泰導演創造的多焦舞台,拒絕提供單一、穩固、整體性的框架或邏輯;因為正是在總體性的敘事底下,勞動者的身影與歷史被遺忘了。

以台灣礦工為主題的演出,並不在呈現中強調礦業發展的歷史背景,一來是導演認為劇場可以做得比再現更多,二來或許是因為我們從未離開歷史;即使台灣的礦場已在2000年關閉,在同樣的經濟發展邏輯之下,演出中所呈現的惡劣勞動環境依舊存在。從一開場推著推車繞圈的工人,到最後穿紅洋裝的女子在巨石底下轉圈,繞圈的意象一方面給人徒勞之無力感,但重複出現的繞圈意象也提醒了:時間可以不是線性的;唯有我們回望並撿拾歷史的碎片,才有可能在重複和差異中創造逃逸路線。

《被遺忘的》

演出|河床劇團
時間|2021/11/0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礦工們穿著較為暗色的衣物,體現出在地下四百公尺工作時,所累積的辛勤、髒污,而紅衣舞者,則是代表著支持他們繼續下去的「所愛之人」⋯⋯值得深思的是,是否只有罹難者家屬,才真正知道這些英雄們曾經存在?(林芸岑)
11月
17
2021
《被遺忘的》掀開劇場舞台的表面,帶我們進入到底層的世界,但,是否足以顛覆這個被視為神聖的空間,或更廣泛的,決定勞動大眾命運的經濟發展思維與社會階級體制?從走進劇場,深入幽微的記憶,到演出結束離開劇場,回到明亮的現實,是否就是一條從記憶、覺醒、到行動的筆直路徑?我們如何能夠從地底的視角,重新想像共同的未來?(陳正熙)
11月
15
2021
《被遺忘的》的美學猶如一首蕩氣迴腸的惡之華,以「新」的再生產場域中涵納異己與少數敘事,重返不可化約的具體經驗,把握苦難身體的感知。如果我們剝去1984年台灣工殤議題,這作品依舊是成立的,那它和「記憶」主題關聯又是什麼?(簡韋樵)
11月
15
2021
音樂設計柯智豪,對於聲音的設計相當縝密、細膩。他使用了既有的音樂元素,來追悼過往的殘影與被撕裂的記憶,試圖把人的心靈從現實中抽離,進入一個超現實的境地,也像是庫柏利克(Stanley Kubrick)在1968年《2001太空漫遊》中的虛實合一場景。(劉馬利)
11月
15
2021
《被遺忘的》傾向呈現勞資之間的不對等,和結構體系的差異劃分,⋯⋯也許社會底層的被壓迫和資本家的支配掌握被記得了,但礦工活生生的身體工作經驗、坑外的生活文化記憶——那些他們身為一個人,生活的尊嚴、生命的價值,卻是被遺忘的。(李意婕)
11月
12
2021
全劇排除了臺詞和明確敘事,演員的身體勢態、空間調度、音景、道具乃至光源,紛紛高昇至主角的地位⋯⋯那麼,撇棄了寫實主義的真相觀,歷史記憶如何被轉譯並期待觀眾「記得」?(余欣衡)
11月
12
2021
這麼看來,這齣戲最大的啟示幾乎是:被遺忘的是,現實記憶中「煤」聲「煤」息的礦工;被記憶的是:經過「美」的純粹化之後,留存在被「形象」所馴化的感知中;追根究底,這是記憶的碎片,如隕石般在美的面前爆裂之際,來自底層的叩問。(鍾喬)
11月
12
2021
不管這是一場重新召喚記憶的招魂儀式,或是撫平事件創傷的安魂大會,兩者皆可行。只是,我為自己下的提醒,就是當我在看到美輪美奐的畫面調度與美學構成,切勿太快沉醉於一時的驚喜。因為議題與演出排練讓劇組人員在演出製作期使盡全力地一生懸命,然而事件當事人與相關者卻是終其一生真正地把命給就此懸著了。(謝鎮逸)
11月
11
2021
《被遺忘的》是一齣暗黑詩意般的政治寓言戲劇,它用一種暴力深沈的方式要求我們用身體感受,用心靈記憶那些被遺忘的怎能被遺忘。(吳依屏)
11月
1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