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的界線《展覽會之畫》
3月
07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1次瀏覽

劉秀汝(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碩士班)

《展覽會之畫》是一首由俄羅斯音樂家穆索斯基為紀念離世好友哈爾特曼,將其插畫作品,將其所感受到情感創作出《展覽會之畫》共十首的組曲,並用結合影像插畫的方式貫穿整首樂曲,使其感受畫作中的情緒給予聽眾帶來的畫作所傳達的意境與想像。

本場次的演出上,入場時間為10分鐘,在觀眾席中感受舞台上的呢喃細語與觀眾間彼此的音量,錯落的逐漸形成演出的一部分,因此演出時便隨之沈浸於演出中,並不令人突兀。並藉由影像的帶入,轉換成演出的一部分,感受到劇目的開始。

演奏者(顧鈞豪(薩克斯風)、呂超倫(大提琴)、鄭仁萱(鋼琴)與演員(廖怡裬)與插畫創作鄭秋麗Chiu illustration的畫作。在整場次的演出中能見到三者之間角色的互換:演員開始在大白紙上作畫,而演奏者加入畫作的創造,而後開始演奏,影像如同預告般告訴觀眾章節樂譜的轉換,演員隨之舞蹈或是探索光線中的狹縫,表演上就難以想像是音樂與表演上的切割,反而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在這層意義上,由看似雜亂毫無章法的每段,實則像樂譜演奏般的明確,因此在一小時的演出中,隨著樂章時而躁進,時而穩定,時而歡笑等情緒渲染,一點都不顯疲憊。與觀眾互動的橋段上,使觀眾成為整齣創作中的共演者,加深對音樂與片段的印象,如:共同創作物件,作畫成不同的雪天使,紙筒的應答。著實增添童趣與加深章節的感受,都深深影響著觀眾。

但在尋找的過程中,仍覺得有些可惜之處,如:既是跨域的實驗劇場,如果能夠打開更多空間,使觀眾沈浸在投影之中,同時看著表演者一同創作,演奏者共同演奏,就會形成共演者的更多層次,則融入其中,且能用更多的視角進行樂章的感受,或許則會更為突破。演奏者與表演者的片段章節雖說如同樂章分段明顯,但在演出上,演奏家與表演者的角色仍看不出差別,如共同探索光線中的狹隘時,能否用更多的肢體或者表情,則可以更為讓觀眾沈浸其中,但表演者與演奏者間的突破是仍值得讚許去進行創作的。

找我劇場從跨域與跨界的共製合作中,找出畫作中的定位,如同創作中的那道線,時而反覆,穿越,形成展覽會之畫的共同享受,如同在看畫作時的自我感受,一幅畫或者作品的感受是由觀眾個人界定,而並非說極好或極壞,但這次的嘗試明顯找出跨域的實驗,能否有多的嘗試,期待《展覽會之畫》能有更大的突破與想像,讓觀眾得以完全沈浸與開放。

《展覽會之畫》

演出|找我劇場、薩克幫重奏團
時間|2022/1/28 19:30-20:30
地點|華山藝文特區-烏梅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