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知識,顯現思想的殘缺《知識妙妙國》
3月
22
2016
知識妙妙國(小星星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9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當「身體」已成為當今戲劇論述的顯學時,遲滯落後的台灣的兒童劇論述,針對演員身體表演的論述仍待開鑿。表演作為一種技藝,演員的責任就不應僅是把角色演出來而已,演員的身體必然也是意義的承載,是審美的對象,創造了被觀看的行動。可惜的是,我們的兒童劇演員,多半忽略技藝的操練,習於把自己框架成取悅兒童的大哥哥、大姐姐,好像只要捏著嗓子說話,比比可愛誇張的動作,裝出一副親切燦爛的笑容,就是對表演有交代了。

在《知識妙妙國》這齣戲中,貫穿全場的靈魂人物--麥克風,戲中許多時候雖然他的b-box技巧蠻純熟,可自由切換擬聲表現,但他的表演除了有上述兒童劇演員的毛病,而且從頭到尾駝背,因此當他在表演b-box時,手勢動作不知是否受身體駝背影響,顯得僵硬不自然。當表演無法使人信服喜歡時,想再從口條上找到可以引發正面評價的表演,可惜還是功虧一簣,尤其是每一次他介紹自己,刻意把「麥」的注音子音ㄇ和和母音ㄞ拆開來念,但一念起「ㄞ」,彆腳的發音,完全破壞了節奏流暢感。我不懂為何要刻意這樣設計角色念台詞的方法,同樣有破綻謬誤的也出現於飾演小老鼠的演員身上,當他把「小」的母音ㄠ念成ㄚ時,看來一點都不有趣。

當然,我們不能單憑演員表演評斷一齣戲好壞,那就回到戲劇元素中的思想來看,這齣戲可以說完全陷在不知所云的泥沼中。開場由人偶星貓帶領幾個小朋友唱唱跳跳一段曲子後,小朋友退場(也沒再出現過) 。星貓儼然是小星星兒童劇團的代言吉祥物,如同水果奶奶與如果兒童劇團畫上等號,肩負說書的功能,放在開場並無疑慮。但接下來的劇情,星貓帶著麥克風念故事咒語,當星貓說念錯咒語會發生很可怕的事,可是麥克風並未念錯,只是念的節奏有點怪,於是掉入知識妙妙國。知識妙妙國若真是可怕的地方,星貓為何放下麥克風不管,讓他獨自跑到知識妙妙國﹖更可議的是,麥克風在知識妙妙國經歷三個事件後,怎能莫名其妙地又回到原來的生活場域,然後星貓出來輕描淡寫地告訴他不是做夢。編導怎麼可以任由情節如此簡化、隨便,連一個完整的結構都無法清楚交代﹖

至於麥克風在知識妙妙國所遭遇的三個事件亦是問題百出,首先他遇到牙齒,牙齒被擬人化,一個吃完東西會刷牙才睡覺,一個不會,導致引發蛀牙蟲覬覦。戲意圖於此傳遞睡前要刷牙以免蛀牙的道理,教育意味很濃厚,思想怎會有問題呢﹖問題就出在「牙齒」,牙齒就算被擬人化成可以說話行動的角色,但刷牙行為,依正常邏輯來說,絕非牙齒可自主,仍必須依繫於人協助才能完成;換句話說,沒有釐清物性本質,一味將東西擬人化就以為可以使東西為所欲為,成人思考不周造就的邏輯不通是反教育的。

第二個事件又更怪異,麥克風遇見了兔子、小老鼠和毛毛蟲,他們各有盤算要利用麥克風,從他身上得到好處,所以假裝是好人欺騙麥克風,直到「阿彌陀老虎」出現指點迷津,才使麥克風脫離險境。這場戲想表達事物不能只看一面的道理,可是再細究,這不應說是「知識」,而是「經驗」, 是經過學習後認知體驗出來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經驗與教育》曾提醒過我們並非所有的經驗都具有教育意義,如果按照這個事件陳述的理念,我們面對任何人豈不是都要抱持懷疑態度,聽信其一面同時,又要負面揣測其居心﹖再依杜威之說,經驗不是只在人的內心進行,還立基於外在條件,「經驗不會存在於真空中。一個人的經驗之所以形成,除了他自己之外,還有許多來源。經驗往往就由這些泉源的提供滋養而生成。」創作者不察,自我思辨不夠清楚下,把議題方向誤導導錯了。

第三個事件,是有人濫墾山林造成土石流。這裡介紹的知識是土石流如何形成,意喻生態保護的重要。事件本身與道理沒問題,問題在於三個事件的連貫有何關聯﹖抽取掉任何一個事件,對戲的結構都沒有影響,因為結構本質就很鬆散,組織無章法。劇名之妙,妙在哪裡﹖這齣戲無力去解答,說穿了只是創作者的填塞,很不負責任的像一個偷懶的大學生,隨易上網google搜尋到甚麼資料就硬拚亂湊,連基本的自我理解消化都沒做到。

因此,所謂的知識,在這齣戲表現的甚是淺薄,也幾乎早被兒童認知了,似乎無再言說的必要,其意義遂顯得破碎;而這破碎的背後,反映了思想的殘缺,警惕我們成人創作者想為兒童作戲,必須放下成人本位的思考,絕對不能一廂情願硬要給孩子說什麼道理,卻忘了從孩子的角度,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為何要進劇場看這齣戲的道理。

《知識妙妙國》

演出|小星星兒童劇團
時間|2016/03/05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