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著影像的身體《牡丹》
8月
09
2016
牡丹(吳承瑾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6次瀏覽
黃佩蔚(特約評論人)

老舊公寓裡,沿著窄小的磨石子樓梯到四樓,經過裸露未修的磁磚牆面,打開不怎麼穩固,像是二手撿來的喇叭鎖門,翻開廉價白色薄紗布簾,再穿過斜放的白色雙人床,旁邊是白色矮木桌,置著昏黃色、綴著舊布邊的老式檯燈,散落幾個啤酒罐,牆上釘貼著老舊照片、衣架、海報,壁掛風扇,另一片牆邊,舊木書桌上,放著方形木框鏡,滿桌脂粉,兩邊搭著舞台妝燈泡,那是牡丹的房間。房間的對面,幾張不同樣式的舊椅子,席地而坐的磨石子地板,背後倚著一牆以舊窗框釘成的隔間。房間不大人不多,微弱的空調勉強過得去,風扇開到轟轟作響。唯一突兀的,是天花板上,吊掛著的led線燈,纏繞,未成姿態。

暗燈之後,他/她開門走了進來,像是征戰而歸,放下鑰匙、手機/散下長髮、脫下高跟靴,大躺在床上暫歇。一會起身,從手機裡按下音樂鍵,眼神裡透露了另一個存在,他/她撫摸著空氣裡的臉頰,輕柔,他/她們做了一場美好的愛,喘息之後,突如其來的轉折,性成為工作,開門關門,坐下撫摸、呻吟抽插,機械、重複、加速、失速,直到抽搐變形。他/她奮力跑回梳妝台前,用螢光色的顏料,在身上寫下價碼,伸向觀眾,徵買家,求救贖。他/她被壓制回床上,從床底延伸而上的螢光枝條,攀延而上,綑縛其身,不斷變換的光電幻象中,肢體與聲響同時高張,看似枝枒蜿蜒,又似掙扎盤繞,人形被白色布簾逐漸染上的牡丹花色所消融,直到音影人身同時消失在黑暗之中,他/她開門,走了出去。

尚在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就讀的年輕編舞者張可揚,將選修藝術跨域研究所「舞蹈與科技」期中作業,以性工作者為議題的八分鐘呈現,延展成三十分鐘片段,正式演出。光是Reused再造_藝文聲響實驗室原有的廢棄空間感,隱喻著性工作者的被社會邊緣化,已是渾然天成的再現場域,加上生活感強烈的肢體調度,現實與魔幻交錯,《牡丹》就編創概念而言,是值得玩味的小品習作。然而,不算意外的,也同時(或說再次)暴露了科技與舞蹈兩者之間,顯而易見的待解困局。

張可揚與宋偉杰各呈現不同版本,分場次演出,陽剛與陰柔之間,企圖暗示性工作者的多元面貌,可惜缺乏了對角色更立體的詮釋,連動稀薄了對議題更深刻的感知。社會底層裡,牡丹花下的揉雜,只能漂浮在表面,而顯單薄,現階段只為了展現(或練習)而存在的投影技術,同樣漂浮。但追求更加精準或極盡炫人耳目之能事並非關鍵,若不加思索地走極端就成了炫技,舞蹈,在此也就只能暫居左右不是的尷尬角色,兩者之間,既沒有主導者,也尚未同行。摸索曖昧、扞格不入的狀態,像是根本不需要在一起的兩個人,被硬是做了媒,推進了洞房,說是感情以後再培養,過了花燭夜再說。《牡丹》裡,不見張可揚以往,以身體語言為器,在社會議題上的破格穿刺,反而被鎖在為科技而科技的胡同裡,施展不開。然而,這可能不只是《牡丹》,而是(年輕)藝術創作者面對所謂「新媒體」、「跨領域」的初期,無法迴避或無所意識的狀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為之。

舞蹈與科技、藝術與科技,乃至於各式跨領域創作,至少在現階段的台灣當代藝術養成的課堂上,都是一個純粹練習用的假議題,然而,缺乏哲學性思考、不見文化脈絡的教育思維裡,跳過為何而為的本質性提問,直接進入如何而為的機械/技術性操作,才是更關鍵的盲點之處,久而久之,就成了知道要這樣,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的群體意識症候群,若非只要有投影機就自稱新媒體,就是非炫技無以成事。以一個課堂作業《牡丹》見之,這終究不該是究竟要先把舞蹈編好,再讓科技加入,或是等程式編寫好後,再請舞者跳舞的話語權選擇題,更不是如何追求技術再超越的挑戰賽,微妙的是,「為什麼要這麼做」恐怕不只是線上編創者不見得能有所回應,就是教學者也可能要為之語塞的提問。作為階段性嘗試的《牡丹》,既然尚在習練,也就尚未走到這步死棋,前者已矣,後者可追,如果能對此課題有所意識而不盲進盲從,或許尚有可為。

《牡丹》

演出|張可揚、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
時間|2016/07/30 14:30 及16:00
地點|Reused再造藝文聲響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道道綠色的螢光藤蔓纏上張可揚的背脊,說是綑綁,更像是化為一體,在荊棘中找到肉體生長的姿態。以上半身以舞蹈基本動作編出的獨舞,如投射出的藤蔓般持續開展,這種舞蹈的身體是當代現代舞舞者與觀眾較為熟悉的關係。(汪俊彥)
8月
04
2016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