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之外,老戲重生,新秀發光──2021李寶春精演新老戲
2月
25
2021
蝴蝶夢(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李銘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11次瀏覽

蘇恆毅(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臺北新劇團推出的「2021李寶春精演新老戲」共有六個劇目(《弄臣》、《蝴蝶夢》、《美猴王》、《三岔口》、《玉堂春》、《哪吒情》),雖未觀賞《弄臣》一齣,然從其他五齣劇目的演出可見,編創手法各有不同、內容主題也多元,形構出臺北新劇團意圖在整編傳統劇目的基礎上,開展出老戲新詮與劇目新編的發展方向,也藉此培養新秀演員的演出技巧與風格。

當前臺灣的戲曲演出,為因應觀眾喜好與文化政策等因素的變遷,多以新編劇目為主;傳統劇目(或者該說是「經典老戲」)的演出目的,多以劇目傳承與演員培養視之。這樣的老戲,資深觀眾對於整體演出情形自然熟悉,因此在觀賞時,多帶著自己的看戲經驗,與新秀演員的演出情形相對照;對於初接觸傳統戲曲的觀眾來說,由於對內容並無太多認知,因此能夠抓住視線的要素,自然也是在演員身上。

以臺北新劇團此次的演出劇目來說,《美猴王》一齣,除〈弼馬溫〉一段由王詠增演出孫悟空志得意滿與驚覺受騙的情緒轉折外,其餘諸段,均由徐彥凱詮釋孫悟空:無論是〈花果山〉與〈齊天大聖〉的頑皮、〈偷仙桃〉與〈盜仙丹〉如入無人之境的機趣、〈大鬧天宮〉力戰天神等內容,所有的翻滾與武打的身手矯捷,不僅行雲流水、也演出了此「猴戲」的俏皮,使觀眾掌聲不絕。雖此劇因故非李寶春擔綱,由徐彥凱演出此李派經典猴王劇目,雖是「意外」,但不減其傳承意味。

《三岔口》演出重點著墨於客棧中,任堂惠(徐彥凱飾)與劉利華(王詠增飾)為救焦贊,在客房內相互交手一段。此段並無唱詞口白,所有的演出都在武生的身段演出上,表現出在昏暗狹小的客房內,兩人不見彼此,又得刺探對方存在以進攻、同時遮蔽自己身形,一來一往的刺激感,於人物是、於觀眾亦是,演員之間的默契與身手也在此中展現。

《玉堂春》則是旦角名劇,無論是唱腔或做工上,均考驗著旦角的功底。蘇三一角,在〈起解〉中由孔玥慈飾演、〈會審〉則為陳雨萱。雖然也演〈監會〉與〈團圓〉兩折,但仍〈起解〉與〈會審〉為觀賞重點,即:〈起解〉之「蘇三離了洪洞縣」唱段、以及上枷銬時的身段,與〈會審〉之久跪訴冤。上半場孔玥慈跑圓場的步伐紮實,演唱蘇三心頭之恨時,情緒亦層層堆疊;下半場陳雨萱的唱從「玉堂春跪至在督察院」開始,聲音嘹亮,使愛情冤案中的種種情緒在此爆發,而起身時的踉蹌與揉膝的身段,也牽動觀眾的目光與同情,掌聲如潮。

《蝴蝶夢》,或稱《大劈棺》、《莊子試妻》,此劇臺灣曾有不同劇種進行搬演與詮釋。臺北新劇團的《蝴蝶夢》演出大抵上遵循舊本,唯在結局上進行新編:傳統此劇最終是以田氏因羞愧而自盡作結,然李寶春刪除此段,增入一段莊周與田氏相互指責彼此不符合各自的婚姻理想的西皮快板唱段,以及二百五試圖開解田氏、並為其安排未來生活的其他可能性的開放結局。除正面迎擊傳統婚姻價值觀,也讓女性的生命進展有多種可能性。且此增入的唱段,孔玥慈清亮的聲音詮釋憤怒的田氏心境,鮮活地演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積累的不滿,令人激賞。

哪吒情(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李銘訓)

《哪吒情》則是本次公演的新編劇目,雖為「新編」,實則是將「哪吒鬧海」故事進行搬演。但與過往集中表現哪吒成長過程的心境轉換不同,此次的演出,臺北新劇團將之定位於「抗疫祈福」上,因此與龍王相鬥的「懲兇除惡」的意旨便由此突顯。雖然此劇略去了哪吒抽龍筋作腰帶激怒龍王一段,增入了哪吒廟中母子戲弄父親的稚子頑皮的內容,但演出重點仍不離余季柔飾演的哪吒鬧海時的武打做工上。此段身手在《美猴王》時已小露幾招,但在《哪吒情》中,大顯耍槍、舞綾、使圈等技巧力抗惡龍水軍,全齣整本主旨的抗暴助善、場面的熱鬧歡暢,實建立於余季柔在武旦的功底上、跨行挑樑演齣武生之功。

雖然未能觀賞《弄臣》,但綜觀此五個劇目的演出情形,李寶春將劇情修編得更為緊湊,在節奏上也因而顯得明快,固然部分情感轉折在如此修編的過程中弱化(如《蝴蝶夢》田氏欲嫁楚王孫的心理轉折太快、《哪吒情》龍王之怒因缺少哪吒誇耀抽龍筋之事而顯得無端)、或不符合邏輯(如《哪吒情》設廟祭拜哪吒竟未引起龍王之怒)。然這些細節,在演員的表現力之下均顯得微不足道,也由此看出臺北新劇團在新創與整編劇目時,是以為演員中心的編創手法。

除《弄臣》與《蝴蝶夢》是李寶春的主演劇目,其他幾齣,均由新秀演員擔綱演出。而臺北新劇團的「演員中心」的演出,觀眾所有的喝采,全憑演員表現。而演員也不讓觀眾失望──唱作功底紮實,已是不易;能夠互相襯出彼此的演出特色,更是難事,更讓這些老戲並非成為新秀演員的練功場,而是他們的表現「重新成就」這些老戲。同時,正因演員基礎紮實,使之在不同的劇目、甚或是跨行當的演出上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也讓人期待他們未來參與各類演出的表現。於老戲而言,也在新秀演員的詮釋之下展現生機,讓人回味再三。

《蝴蝶夢》

演出|臺北新劇團
時間|2021/01/30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美猴王》

演出|臺北新劇團
時間|2021/01/31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哪吒情》

演出|臺北新劇團
時間|2021/02/07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三岔口、玉堂春》

演出|臺北新劇團
時間|2021/02/06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