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展演奇蹟——影集式音樂劇《鬼歸代言人Ep.2》
5月
27
2020
鬼歸代言人Ep.2(鬼歸代言人劇組提供/攝影鐘柏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269次瀏覽

程皖瑄(專案評論人)


晚間七點十五不到,「樂悠悠之口」入口處紅燈籠高掛,上面貼著斗大的「八舅公小吃店」字樣,燈籠下早已聚集長長一排等待入場的觀眾人龍,這天並非假日,而是再平常不過的週三晚間,但演出票卷早在幾周前售罄,很難想像疫情當頭,還有這麼多的觀眾在經歷上班日的疲累後,願意帶著口罩奔波至劇場看演出。但看完《鬼歸代言人Ep.2》後,我瞬間理解了,我想起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寫到「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容我倒置這句話,改成:「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在眾多表演取消之際,多少在家悶壞、追線上直播追到無感的觀眾如我,多麼渴望親炙一齣幽默引人莞爾的戲劇,一掃心情陰霾(因為劇場的臨場性依舊難以取代啊),影集式音樂劇「鬼歸代言人」系列就是此時的解悶聖品吧!


鬼歸代言人Ep.2 特別嘉賓 引渡師凱帝茂(鬼歸代言人劇組提供/攝影鐘柏諺)

這場不乏二刷以及準備三刷的觀眾,我雖然沒看過第一集,但大致上不構成觀戲的障礙,由於此系列為定目演出,而這集的演出檔期尚未結束,以下為不爆雷的劇情簡述:一名魯蛇男子武世誠(諧音為一事無成,高華麗飾)繼承八舅公的小吃店,同時成為武家第九代陰間引渡師,在第一集裡,他幫助女鬼金霈珮(張世珮飾)一了生前遺憾,最後卻不小心掉入輪迴門,生死未卜。第二集幕啓時並沒有立刻交代被吸入輪迴門後續,武世誠一出場先是中二味十足地與觀眾打屁哈拉,高唱「鬼歸代言人是我」,接著另一位引渡師,也是這場演出的特別嘉賓——凱帝茂(諧音凱蒂貓,凱爾飾)出場找碴,歷經一陣脣槍舌戰,凱帝茂不為人知的秘密被揭開,牽扯出親情的羈絆,而武世誠在完成任務後,一陣天旋地轉,他猛然回憶起先前被吸入輪迴門的情景,情急之下翻開厚厚一本《引渡師指南大全》,再次發現驚人秘密……到底是什麼秘密?編劇依舊吊足觀眾胃口沒有清楚交代,第二集到此結束。

編劇姜柏任與王詩淳【2】靈巧地玩弄著如Netflix熱門影集的手法:任務目標清楚的主角,每集安排一個新登場角色;主角與登場新角色必須協力越過障礙以及磨難的門檻,過程中逐步揭開主角自身的危機與秘密,並在戲最後留著伏筆,讓人不斷想敲碗下一集。因為全劇只有兩個演員,所以角色設定更需完整且立體,尤其喜劇需要快速獲得觀眾認同,考驗著台詞的設計以及演員之間的默契,流暢、不冷場的調度,方能在前半段堆砌笑聲到達一個高度,後半段再讓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雖沒看過第一集,但可感受到姜柏任與王詩淳兩人默契十足地打造一部「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高段喜劇,文本設定非常引人入勝。

《鬼歸代言人Ep.2》武世誠與凱帝茂開場十分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歌舞,兩人吵著誰才是引渡師第一人,武世誠先是嘲笑對方姓名軟萌沒氣勢,由於凱帝茂諧音為「凱蒂貓」,兩個大男人在台上做出無嘴貓Hello Kitty的招牌手勢,互相喵喵喵不停,「萌元素」瞬間變成諧擬鬧劇,歌詞編寫直白流暢,一秒超熱全場氣氛,雖沒有字幕,但一連串連珠砲的歌詞,依舊能聽得很清楚,除了演員唱功好,音樂旋律、曲式設計也功不可沒。

雙人劇巧妙之初在於演員、故事編寫到位,能「一加一大於二」,但也讓我同時思考,每場超渡一個鬼魂的設定,模式久了,觀眾是否會膩?除了利用「鬼上身」以及「一人分飾多角」,還能如何讓更多「不在場」的角色一起參與故事,豐富深度?鬼與鬼之間是否有更多的互動?在原先設計鮮明的基底上,編劇企圖設下一個更立體的連環套,但從第一集到第二集,輪迴門的謎團並未解除,甚至留下更多伏筆,編劇有打算在第三集解套嗎?解鈴尚需繫鈴人,但編劇會不會設下一個自己也解不了的難題?就像許多知名的漫畫一樣,永遠沒有完結?我不得而知,但這也是影集式劇場演出魅力所在吧,除了乖乖進劇場續看第三集,難解心頭之癢。

以韓劇《主君的太陽》、《德魯納酒店》到台劇《通靈少女》、《囚魂西門》,這些通俗題材大受歡迎的原因除了滿足「焉知死」的獵奇想像,夾雜著各種情感包袱與人生課題,無不引導我們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其寫「鬼」,不如說是在談「人性」。《鬼歸代言人Ep.2》以喜劇手法處理嚴肅的生死命題,演出總時一個鐘頭,雖不長,但以平均十分鐘一段歌舞的密度,竭盡音樂劇視聽娛樂效果,在急轉直下的親情段落,因為父子互動不夠清楚,歌曲渲染有餘,演員唱的感人,但實際上劇情安排稍顯薄弱,兒子與父親之間發生歧見的衝突有待更多醞釀,是這齣戲個人覺得稍顯可惜之處。

瑕不掩瑜,《鬼歸代言人Ep.2》有著編劇精心為演員量身訂做的角色設定,導演林聖倫充分掌握場域個性,做出靈活的戲劇調度,歌曲雖不到洗腦程度,但也充分鋪成戲劇情境,燈光以及舞台設計則是畫龍點睛,台上演員熱力四射,與台下觀眾近距離互動,從行銷、宣傳到演出本身,所有的一切完整了這齣戲需要的喜鬧、魔幻、溫馨、Kuso元素。在大製作紛紛取消,小製作得已被看見的此刻,影集式音樂劇「鬼歸代言人」系列成功抓住觀眾的胃口,不斷創下銷售佳績,祝福這個系列持續發展下去!八舅公小吃店能週週高朋滿座【2】,也算是近期台灣表演藝術市場一個令人振奮的小奇蹟!


註釋

1、第一集的編劇為姜柏任與高敏海,第二集則為姜柏任與王詩淳。

2、截至此評論完稿時,「鬼歸代言人」第一集、第二集加演場已有多場完售,八月的第三集演出,尚未公告演出特別來賓,但八場中已有五場售罄。

《鬼歸代言人Ep.2》

演出|花聲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20/5/13 20:00
地點|樂悠悠之口光復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新作《天亮前的愛情故事》,雖然對題材的處理與表演形式的選擇,稍嫌保守,但製作規模與演出品質都有不錯水準,仍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我也期許這群年輕創作者,未來對創作能有更基進的思考:對生命課題與人我關係的探討,不止於個人情感層次,而能有更具政治性、社會性的辯證。
9月
10
2025
這場演出延續了這股真摯力量,從創作到呈現,從身體實踐到語言敘說,都回應著當代的核心提問:在深偽技術能模擬一切的時代,如何確立一個真實的「我」?答案或許就在這群青少年身上。他們不完美,卻誠實;並不無瑕,卻令人信服。
9月
01
2025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