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於空氣之舞《鏡X樂》
5月
23
2013
鏡X樂(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7次瀏覽
李時雍(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曾經說「跳舞對我來說,就是跟空氣遊戲」的勅使川原三郎,這一次在演出《鏡X樂》(2009年作品)的演後座談,用了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說,種子會因為落下的泥土不同,濕度、溫度,肥沃或貧瘠,而開出形色相異的花朵,而「身體的泥土,就是空氣。」許多編舞者思考過的空氣、呼吸,在勅使川原三郎的比喻中,與另一個「空間」的問題,獲致一個形象鮮明的連結。

《鏡X樂》探問的主題是鏡像與音樂作為另一個維度,與真實間「倍增」、「破碎」而又「無限」的折射關係;然而身體如何在「空氣之舞」(Dance of Air,《人體書頁》中的裝置名稱)中,形成不同濕度溫度的花朵,或許貫穿了勅使川原三郎從《絕對零度》、《電光石火》等作以來不論是與漫天的書頁、破裂的碎玻璃片,或低限零度的表面上,持續展開的感受與動作。「空氣」如是構成了《鏡X樂》一開場電光聲響疾速閃滅在人體上的身形,是電子噪音與巴洛克音樂(如巴哈)所構成的兩種相互穿刺的空間,更是勅使川原三郎風格化的雙臂,如翅翼般劃過空氣中的線條。

而另一方面,這齣作品又絕對的視覺化,一如鏡像。從燈光設計創造出的影像感,或幾名舞者動作編排上,如一長段舞台中接續繞過「∞」的動線所各自展開的旋轉腳步或劃過的手勢;佐東利穗子(首席舞者)銳利的線條及切換風格的進出場;一段男舞者站在黃光屏幕前,背光而延長的身形廓影;或者是勅使川原三郎在台前光源前轉圈變速,閃滅而打在身後屏幕如電影撥格放映般的效果;所有舞者,倒立躺在台後的平板上,光格般的輪替出現復又消失,一場一場,如電影鏡頭切換,迥異的樂聲交融、疊層,方向氣氛替換。

動作乾淨、簡約,卻充滿著形式重複性中的細緻變化,像緩長的相處。座談中,勅使川原三郎邀請所有觀眾,跳著末段舞者們台中併列,兩手掛在身側,僅只是左右跳上復落下的一大段落,他說,不要抗拒空間中地心引力的秩序;但另一方面,像乒乓球般,在躍起和落下之間,我們跳舞時相處時間最多的,不是地板,而是空氣。造型藝術的背景,或許也提供了空間中光線、溫度、聲音雕塑性的另一視角。自此,區別於了他早期學習的古典芭蕾中,垂直的身體觀念,現代舞的水平性,日本戰後劇場的舞踏足部深植於地板的關係,而形成了勅使川原三郎獨特的「立足於空氣(空間)之中」的身體觀,我想起勅使川原三郎在其中一段引人屏息的solo中,反覆劃過空中的雙手,如同抱擁著有形的空氣,然而也正是這空氣的泥壤,辯證性地,雕塑並綻開著,這在空間中移動著的種子吧。

《鏡X樂》

演出|渡烏舞團
時間|2013/05/18 19:30
地點|台北市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鏡X樂》一開場,就立即以矇矓的噪音做背景,燈光迴轉地向每一個穿上神秘外套的人頻密的照射,時而見,時而不見,產生一種不安、對自我懷疑的氣象。(李仲希)
5月
21
2013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