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音樂融合的精神!《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
9月
18
2024
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提供/攝影李放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4次瀏覽

文 孫秀蕙(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上一次看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以下簡稱「天際線」)的表演,已經是快兩年前的事了。當時「天際線」推出了第四張創作《城市翦影City Silhouette》,在Zepp New Taipei舉行了專輯發表會。無論是專輯或是音樂會,都可看出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在企劃、製作和執行上的用心。

舉例而言,在製作《城市翦影City Silhouette》時,「天際線」為了完整傳遞專輯的音樂內涵,特別邀請國際知名的「奇克.柯瑞雅電子樂團」(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團員──薩克斯風手Eric Marienthal、吉他手Frank Gambale,以及曾經活躍於GRP廠牌的爵士鼓手Vinnie Colaiuta、貝斯手Abraham Laboriel共同參與專輯錄音。這四位樂手分別在四首「天際線」原創曲中擔任獨奏明星,透過沉穩、老練的演奏和絕佳的即興實力,為整張作品增添繽紛的色彩。


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提供/攝影李放晴)

作為臺灣走爵士融合樂風格的代表樂團之一,「天際線」從2003年成立至今已有二十一年的歷史。為了慶祝這份得之不易的成就,在推出新專輯之前,「天際線」展開了新一波的巡迴之旅,而九月巡演的第一站,就是以「龍來舞爵士」為主題的臺北爵士音樂節,地點是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天際線」在當晚的演出至少吸引了一千多名聽眾。

「天際線」以演奏「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原創爵士融合樂(original compositions of Jazz Fusion)為主,而這次在大安森林公園的表演,「天際線」總共演奏了七首曲子。除了讓更多樂迷認識「天際線」過去十年來發行的作品之外,也平衡了東、西方曲目的比例。

舉例而言,〈客家八音〉改編自客家八音的〈鳳陽歌〉,江川徹以電吹管EWI模仿嗩吶聲響,在簡短的主旋律之後,整團開始營造活潑的拉丁節奏,而接續其後的是吉他手王義中酷炫的獨奏,整首曲子融合了不同的音樂元素,很有創意地表達了原曲的喜慶感。


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提供/攝影李放晴)

「天際線」也利用了電子樂器聲響彈性變化的特色,透過模仿國樂器演奏的方式,創作出融合東、西方音樂元素的作品,例如〈戀戀山嵐〉,一開場以模仿古箏和二胡的聲響,構築饒富東方色彩的優美旋律。接下來的音樂氛圍丕變,生猛有力的放客(funk)節奏出場,搭配王義中激昂而魄力十足的吉他獨奏,是一首動感又好聽的佳作。

我特別喜歡「天際線」音樂總監兼鍵盤手蘇逸哲的創作。他的音樂不但樂觀正向,也帶著一種體貼人心的溫柔。〈勇往直前〉收錄在2016年發行的專輯《城市色彩City Colors》之中,江川徹明亮的電吹管旋律搭配蘇逸哲畫龍點睛般的鍵盤演奏,鼓勵著樂迷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至於安可曲〈美好的一天〉,稱得上是蘇逸哲的代表作了。這首曲子創作於新冠疫情期間,身為醫師的蘇逸哲曾以這首曲子鼓勵大家能早日走出陰霾,開啟美好的一日,而在這一晚的演出裡,「天際線」以輕快的節奏和悅耳的旋律呼應這樣的創作思維,最後以薩克斯風和鍵盤的緊密即興對話作為結束。


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提供/攝影李放晴)

在演出之前,我曾訪談過「天際線」的貝斯手利啟正,請他聊下一張專輯的新企劃。利啟正說,「天際線」在發行每一張專輯時,都希望有一些新的突破,而這張籌劃中的新作也不例外。他強調,「天際線」想作的融合爵士樂,跟一般人印象裡的融合爵士樂是不太一樣的。一般人想到融合爵士樂,可能會以為這是特定音樂廠牌,如GRP廠牌企劃發行的音樂風格,或是流行取向的爵士演奏。

「天際線」真正想作的音樂,是扣緊爵士樂「融合」的本質。以爵士樂的發展來說,它可溯源自古老的非洲音樂,但後來又加上了歐洲的散拍樂(ragtime)。1970年代之後,爵士樂與流行、放客、搖滾元素相結合,誕生了「融合樂」。因為爵士樂的本質就是融合,而以創作的角度來看,「融合爵士樂」可以發揮的範疇是很廣的,甚至「世界音樂」都可以當成是「融合爵士樂」的一部分。這或許也解釋了「天際線」為何要改編客家、福佬、原住民音樂,借用這些音樂的元素,轉化成即興演奏的一部份。

「天際線」最新的音樂企劃思維,是希望透過與臺灣歌手合作錄音,將臺灣音樂推向國際市場。利啟正說:「我們一直需要一個能夠帶起爵士樂團的大明星。」具體策略是:把開發國際市場的機會放在知名歌手的身上,強化他們演唱時的爵士因子。


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提供/攝影李放晴)

「天際線」選擇合作的對象,他的演唱風格不一定「必須」是爵士樂,但絕對會有黑人音樂的元素,像是節奏藍調(R&B)、放客、藍調(blues)、甚至福音詩歌(gospel)等。透過爵士風格的唱法吸引年輕世代的樂迷,讓他們覺得聽這樣的音樂很酷、很奔放。

藉著新的企劃,「天際線」讓爵士樂與其他音樂互相融合,吸引更多人聽作品,而若是樂迷也不覺得他們是在聽爵士樂,這樣(爵士樂)小圈和(流行樂)大圈就可以產生交集,達成擴大消費市場的目標。

「天際線」在臺灣音樂的道路上已經走了二十一年,樂團成員在音樂製作上從不墨守成規,始終貫徹著音樂融合的精神,而團員們開發新市場的熱情和用心,也是有目共睹的。身為樂迷的我,不但在臺北爵士音樂節中充分享受「天際線」的現場演出,同時也很期待,邁向第二十二年的「天際線」,接下來和歌手合作的新作品,可以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2024年臺北爵士音樂節: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

演出|鍵盤:蘇逸哲、貝斯:利啟正、吉他:王義中、薩克斯風/長笛/電吹管:江川徹、鼓:曾淵明
時間|2024/09/06 18:05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