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ad:再批評】從兩廳院Taiwan Week性別失衡危機談起——論國家級表演場館之自我定位、國際想像與本地藝術生態(上)
7月
12
202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03次瀏覽

張懿文(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編輯報告:關於Reread】

因應疫情期間劇場關閉,以及表演藝術節目暫停或取消之變局,評論台擬以專題重新審視過往評論,思考相關議題,作為沉潛與積累之助力,同時冀許評論的作用與價值重新被召喚與正視。

此專題「Reread:再批評」,意為評論的評論。邀請評論人就近期較引起熱議的評論文,重新加以分析、討論。Reread也意在讓評論回到「文本」,增強它作為「生產者/作品」的面向,藉此,一方面呼應評論可供議論的公共性價值,並同步檢驗目前台灣評論文章的質素、差異、認同。

為延伸討論風氣與力道,再批評文章刊出後,歡迎被評論人或其它評論人予以回應或回饋,也歡迎讀者投稿,共襄討論。

———往下滑,開始閱讀張懿文【Reread:再批評】從兩廳院Taiwan Week性別失衡危機談起— 論國家級表演場館之自我定位、國際想像、與本地藝術生態(上)———


序曲—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Taiwan Week,乃是與大台北地區場館合作,共同展演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當代作品,欲意「透過國際策展人的邀訪,打造國際交流平台,將台灣藝術家推向世界的舞台.....希望藉由觀點的交錯,立體呈現創作的背景與脈絡」。【1】而2021年主辦單位挑選了七位全男性藝術家,跟四位外國男性策展人對談,用來代表台灣最好的藝術家向外宣傳,而臉書貼文一出,立刻在網路上立刻掀起一陣譁然。

編舞家余彥芳在其個人臉書與兩廳院臉書公開回應:

老實說我並不是認為不能出現全部男生的組合,但是我需要很明確的知道為什麼。目前兩廳院的回覆是說,因為「受邀的女性藝術家來不及準備完整影片」⋯⋯另外兩廳院在策展的名單上面極度保守,並不是說選出來的藝術家不優秀,他們非常優秀啊,但是十幾年來,被兩廳院認為端得出檯面的,還是就是這些人,而且還剛好都是男人,甚至剛好都是十幾二十年前被男人選出來的男人。⋯⋯這是結構性的問題,反因為果的去說台灣女性創作者的國際聲量不足、產量不足,是去脈絡的、缺乏反思的說法。【2】(黑字底線處為本文作者所加註)

早在上個世紀的1971年,女性主義藝術史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在著名的〈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3】一文中提問: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令人驚訝的,諾克林並沒有明確否認確實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反而是更詳細地檢視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並分析從制度、社會結構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系統。在她的論述中,不論從藝術家個人的角度、或藝術作品本身的美學特質而言,藝術創作皆是在特定的社會脈絡中所形成,成為既有社會結構的一部分,被特殊的情境和制度,如學院體制、補助和贊助系統、文化政策的方向、媒體的傳奇報導等所調整,也就是說,有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出自一個更大的社會結構之影響。

兩廳院表示「受邀的女性藝術家來不及準備完整影片」的說法令人難以接受,然而在引發質疑和討論的同時,略過單一化的仇女說法不論【4】,假如兩廳院真的舉辦了一個 「全女性藝術家」之論壇,是否就真的可以改變內部結構性的問題?

恰逢此次表演藝術評論台在疫情期間的專題「Reread:再批評」——評論的評論,希望幫助讀者對評論文產生再閱讀的興趣,並提供分析與討論的閱讀路徑。回應此主題,本文將從2021年兩廳院Taiwan Week線上論壇性別失衡的公關危機出發,審視近來兩廳院的製作,以《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簡稱《千年舞臺》)和《阿忠與我》之再評論,與Taiwan Week「舞蹈篇」線上論壇的公開討論並置,闡述過時的西方跨文化表演想像,如何至隱藏在國家場館的製作概念中,並進一步探討國家場館跨國共製中的整體策展策略,【5】與其中緊迫待解之議題,包含:一個國家場館的自我定位、國際想像、與對本地藝術生態的影響。


千年舞台——跨文化表演症候群之主體喪失

2021TIFA 王景生x魏海敏x陳界仁x張照堂《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三位國家文藝獎得主,加上來自新加坡的國際級導演,三男一女的組合,未演先轟動,引起台灣文藝界的注目,然而演後評價不佳,臉書上一片罵聲連連。藝評人紀慧玲在表演藝術評論台的文章以「誰的政治,說了誰的人生」破題,直搗整齣劇問題的核心:「魏海敏真的認為自己沒活過嗎?我想聽她親口說說。」【6】即使並未親自觀賞此劇的我,都可以在劇評人的評論中,略微感知到創作過程中參與者或許不甚對等的權力關係,在這個支離破碎,卻又讓人豪不意外的「跨國共製」中,王景生掛上了編劇與導演之名,似乎也必然要對整個演出的組織結構負責。

學者許仁豪在〈京劇在台灣的不可承受之重——從《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與《樓蘭女》談京劇的當代性與跨文化〉一文中,【7】精準地將這些跨國製作放置在當代的跨文化表演脈絡,點出這個作品,從跨國共制的一開始,也許就落入了某種跨文化劇場的陷阱之中。而所謂的「跨文化劇場」風早在上個世紀(二十世紀)蔚為風潮,許多著名的西方藝術家,從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亞陶 (Antonin Artaud)、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葛蘭姆( Martha Graham)等人,都曾被批評將亞洲的美學挪用並融入他們的作品中,雖然這些廣受歡迎的跨文化表演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但也引起表演學界針對這些作品與後殖民主義和東方主義相關的質疑,【8】如許仁豪所述:

其中以印度學者Rustom Bharucha的炮火最為猛烈,他認為Peter Brook的印度史詩計畫,根本是以文化全球化為名,行新殖民剝削之實,歐洲的導演對印度的文化,非但沒有深入認識的誠意,還任意剪裁為其所用,一方面解構了一個民族信仰的精神基石,一方面讓這些異文化資源為其所用,增添自身的文化資本,這種跨文化實踐,說穿了是全球資本主義下,文化生產邏輯背後的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9】(黑字底線處為本文作者所加註)

也因此,許仁豪精彩地評析了作為新加坡國際導演的王景生,如何把「魏海敏的個人史不加思索地上升到台灣的集體認同問題,然後以一種制高點直接宣稱」,使得對台灣在地脈絡不知道有多少認識的新加坡導演,將作為主角與表演者的魏海敏(剛好又是共製的四位創作者中唯一的女性)噤聲了,他描述道:「台灣京劇當代化,從政治的干擾轉向藝術的追尋,被王景生教條式的政治框架,詮釋成了當代台灣主體解放與重建的過程」,【10】而即便是陳界仁對冷戰的批判視角,也在導演的展演結構裡消失了,走向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成為消費文化裡世界資本主義中的符號,「王景生的編導終究背離了陳界仁的史觀……甚至某種程度成了陳界仁影像所批判的「可口可樂式」的全球文化工業霸權」,【11】而這一切,許仁豪總結是來自一九九○年代吹起的「跨文化劇場」之影響。

在台灣,跨國表演藝術的話語權以歐美為中心,想像的對話者是西方,而專業的藝術教育和培訓體制也以西方為中心,缺乏對於台灣語境中所實踐的跨國跨文化、表演如何與當地的身體政治互動的普遍討論,導致了人們傾向漠視對身體、表演以及它們與殖民和帝國主義的關係,並且不斷強化了「西方與他者」的二元體系。在針對《千年舞台》的評論中,許仁豪質問了作為新加坡藝術家的王景生,是否可以代表亞洲人?而由《千年舞台》「誰的政治,說了誰的人生」「匱乏性的修辭」(紀慧玲語),【12】呼應了學者評析跨文化表演裡,來自不同政治、性別和經濟權力跨國藝術家交流中,所蘊含的不平等,【13】甚至強化了對一個地區——在此案例中,即是台灣——成為王景生所闡述教條式重振象徵性文化的刻板印象。

若將這個案例放置在更大的台灣場館製作史之中,當國家級的場館從《茶花女》、《鄭和1433》、《歐蘭朵》,到近期《千年舞臺》、《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複眼人》等被劇場觀眾怒罵聲一片的同時,是什麼樣的自我定位、策展意識、跨國共製機制與政府文化政策,生產出如此樣貌的跨文化表演?而更進一步說,在已經是2021年的今天,我們可以期待、或應該怎麼樣看待台灣的跨文化、跨國共製之演出?

2021年的Taiwan Week系列線上論壇,受疫情影響改於線上舉辦,讓平常也許只有外國策展人可參加的節目,得以如實直播的方式,公開呈現在所有觀眾面前,也提供給我們一個可以公開參與兩廳院策展觀點的可能切入點:除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全男性台灣藝術家名單,再加上全為歐洲(年紀偏中老)白人男性策展人來代表台灣追求「觀點的交錯,立體呈現創作的背景與脈絡」【14】之外,作為「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15】、台灣表演藝術界領頭羊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究竟如何將台灣最好的表演藝術推廣到世界,突破凝視他者的目光,並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接續閱讀〈【Reread:再批評】從兩廳院Taiwan Week性別失衡危機談起—論國家級表演場館之自我定位、國際想像、與本地藝術生態(下)〉)

註釋

1、請見兩廳院Taiwan Week臉書活動的公開留言。https://www.facebook.com/111334415587885/posts/4092042807517006/?d=n

2、兩廳院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ntch.tw/posts/4092042807517006

3、Nochlin, Linda. 1995年。〈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遠流。

4、例如,在臉書上匿名的黑特劇場粉專,還出現另一篇令人傻眼的厭女評論:「我要說這是在哭爸還是哭母才比較不會冒犯到她們呢?要不要以後所有藝術節、展覽都增設女性保障名額?這樣會比較平等嗎?」: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57107709111964&id=100044382131088

5、本文並不深入探討何謂策展,但有興趣者可參考我在「策展學網站」上的專文〈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策展的表演轉向〉。網址:https://reurl.cc/1Yl52Q

6、紀慧玲,〈誰的政治,說了誰的人生——《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的匱乏性修辭與斷裂敘事〉。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6259

7、許仁豪,〈京劇在台灣的不可承受之重——從《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與《樓蘭女》談京劇的當代性與跨文化(下)〉。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6331

8、Desmond, Jane. 1991. “Dancing Out the Difference: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Ruth St. Denis’s Radha of 1906.” Signs 17(1): 28–49. https://doi.org/10.1086/494712;Diamond, Catherine. 2013. “The Impossibility of Performing ‘Asia.” In Asia through Art and Anthropology: Cultural Translation Across Borders, edited by Fuyubi Nakamura, Morgan Perkins, and Olivier Krischer, 179-194. New York: Routledge; Kwan, SanSan. 2014. “Even as We Keep Trying: An Ethics of Interculturalism in Jerome Bel's Pichet Klunchun and Myself.” THEATRE SURVEY 55(2): 185-201. doi:10.1017/S0040557414000064.; Shelton, Suzanne. 1981. Ruth St. Denis: A Biography of the Divine Dancer.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Srinivasan, Priya. 2007. “The Bodies beneath the Smoke or What’s behind the Cigarette Poster: Unearthing Kinesthetic Connections in American Modern Dance.” Discourses in Dance 4 (1): 7–47; Wong, Yutian. 2010. Choreographing Asian America. Middletown, 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9、Rustom Bharucha,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ractice: Thinking Through Theatr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許仁豪,〈京劇在台灣的不可承受之重——從《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與《樓蘭女》談京劇的當代性與跨文化(下)〉。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6331

11、許仁豪,〈京劇在台灣的不可承受之重——從《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與《樓蘭女》談京劇的當代性與跨文化(下)〉。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6331

12、紀慧玲,〈誰的政治,說了誰的人生——《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的匱乏性修辭與斷裂敘事〉。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6259

13、Bharucha, Rustom. 2000.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ractice: Thinking through Theatr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Hanover and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Fischer-Lichte, Erika, Torsten Jost, and Saskya Iris Jain. 2014. The Politics of Interweaving Performance Cultures: Beyond Postcolonialism. New York ; London : Routledge.

14、請見兩廳院Taiwan Week臉書活動的公開留言:https://www.facebook.com/111334415587885/posts/4092042807517006/?d=n

15、請參看兩廳院網站的介紹: https://npac-ntch.org/zh

《Taiwan Week》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Taiwan Week為號召,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為代表,象徵著台灣走入世界的軟實力、配合國家文化政策,點出台灣在國際表演藝術領域被再現的方式,而這樣一個宣揚台灣文化價值的討論會,整個論壇的問答設計,卻彷彿像是藝術家繳交論文被口試的順序結構⋯⋯(張懿文)
7月
12
2021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