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不界無所謂,快樂不過孤獨《快樂孤獨秀》
9月
10
2012
快樂孤獨秀(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5次瀏覽
謝東寧

當代藝術如果還有「界」的話,那是因為藝術家的觀念,尚未穿越「界」的限制,他們可以安穩待在界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這是一個「去中心」的時代,意義被解構成碎片散落在各個角落,為了要撿拾、拼湊這些碎片,於是冒險(出界)成為必要,跨界合乎「當代」,而其共同的目標,就像本屆倫敦奧運的聖火,由許多小單元的火把並置,結合成一個大聖火,一起照亮世界。

夾子電動大樂隊的應蔚民(小應)便是一個無法被「界」定義的藝術家,早期玩聲音、行動,後來轉向台式綜藝搖滾,後來回歸「應」式搖滾,歌詞更是充滿個人風格的無厘頭生活所感與社會觀察,並且他的演唱會還會加入脫口秀式的戲劇情境。此次在2012臺北藝術節推出的《快樂孤獨秀》,更展現了他對於藝術創作的全面性思考。

本次劇場演出,跟小應在演唱會的演出,最大的不同便是「正經」,寫好的準確劇本,結合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的裝置創作,及劇場外肢體演出的即時影像,還有三位實力派小劇場演員的助陣。不過這種正經還是處處透露出「不正經」,首先,將兩個矛盾字眼擺在一起(快樂、孤獨)的秀,就像小應本人,舞台上搞笑,但很嚴肅,演唱會舞台上像偶像,但根本反製造偶像的社會。於是,我們便不能進入理所當然的模式,來看這場演出(一場潛台詞的饗宴)。

觀眾進場時發放了3D眼鏡,演出影像部份有時會出現3D立體影像。演出的第一部份,是小應的新歌發表,五首歌配合據說可以按摩大腦的麻葉動畫影像,將觀眾帶進由小應本人一手詞曲創作「無可奈何!搞笑吧!」的世界。然後是一段後設的「現場分析」廣播劇,由一名記者訪問剛剛正在看演出,資深評論家的感想,大大分析調侃了關於表演中的「笑」(這也是本屆臺北藝術節的主題)。

然後是小應當樂團指揮,配合三位孤獨角色的單人脫口秀,包括古董買賣商(雷煦光飾)、產品開發主任(王世緯飾)和天才漫畫家(朱安如飾),三人天馬行空,有說、有演、有唱,並不時把當指揮的小應和樂手也拉進劇情,並用力荒唐解剖了三種職業,看似在正常外表之下的共通孤獨。

最後,是小應一段精彩的單人「孤獨究 」,以演唱會歌手和樂迷的型式,不同的是,他由為什麼想做這個演出談起,直到回顧他的青春、初戀和影響他人生的書籍、作者、樂團和朋友,並配合詩意影像(及場外即時舞蹈投影)的輔助,而這種語言處處玄機,簡直是哲學辯證式的演唱會,配合夾子的歌曲,竟然是如此順暢,富有啟發性。

不過,觀眾的反應似乎過於冷靜,少了粉絲與偶像之間的瘋狂默契,可能是劇場觀眾和演唱會歌迷的差異,而這也顯示出,演出定位上的模糊。但無論如何,小應還是勇敢地堅持自我,孤獨地和觀眾,完成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相當獨特的劇場演唱會。

《快樂孤獨秀》

演出|夾子電動大樂隊
時間|2012/09/07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
以被拆除的台南秋茂園遺址為發想,《萬象園》讓消失的景點融合被隱藏的回憶,闡述一段無法輕言的曾經,由主角找尋並走入回憶,開啟這段以記憶和情感為核心的集體創傷過往。
1月
03
2025
這齣作品,輕巧地提醒觀眾,面對巨大的社會壓抑與標準,或突如其來的離別,生存的另一種可能姿態,以公車抵達安放。
1月
03
2025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