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熟更靠近了一點《〞離〞生活近一點》
12月
04
2012
〞離〞生活近一點(索拉舞蹈空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46次瀏覽
戴君安

索拉舞蹈空間今年的新製作《〞離〞生活近一點》在台南市的小劇場,對上在隔壁演藝廳盛大上演《黃金海賊王》的金枝演社,仍能填滿半成以上的觀眾席,應該也算是成績不錯的票房。

台南市的原生劇場,顯然不是這一場製作原先預設的空間,看來像是將小型鏡框式舞台演出的作品,搬到黑盒子裡一般,使得部分的段落,諸如舞者們站在假想的翼幕裡等著出場的片刻,顯得有些突兀。實際上,演出空間的限制總是難免存在,如果可能的話,順應空間稍作修改,應該不失作品原貌,且能讓演出更具完整性。

今年的舞者們有舊面孔也有新面孔,新血注入的活力,使得整體呈現較往年的演出鮮明許多。舊人也有愈加成熟的表現,尤其是慣於使用芭蕾語彙的賀愛曾,展現了她試圖跳脫古典芭蕾框架的決心,雖然仍有點小小的澀滯,但是可以看到暢達與豁然的能量,已經大量的注入她的肢體表達。或許是這番改變之故,使得她在一群靈活跳動的舞者中,顯得格外搶眼。

整場的四個作品各自獨立,並無串連;雖然都個別和主題 「生活」有些呼應,但是整體意象乍看稍嫌模糊,似乎有話要說,但又不能清楚表白。換個角度思索,這也和主題「離」有些契合,究竟是拖遠或拉近生活,則任憑各自表述。

郭芳伶編創的《喧囂的孤獨》,似乎在闡述熱鬧都會中的寂寞身體與心靈。開場與結束畫面的頭尾呼應,以及多次重複的動作段落,也似乎在陳述每天重複相同步驟的單調生活百態。

《無足輕重的反抗》乍看之下,似乎少了點什麼,但可看出整首作品有著反映生活上的無奈意境,尤其是編舞者許慧玲在結束前才以輕如鴻毛的諷刺性手法,表達她的黑色幽默,才為初始的疑惑找到解答。

《LO失ST》以白色的服裝與鬆緊帶,劃開黑色空間的寂寥,舞者們穿梭其間,彷彿尋找方向的落寞身影。編舞者張崇富沒有一定成規的風格,再一次的在這個作品中展現。他的舞蹈結構鋪陳有序,且能靈活運用舞者的肢體能力,使這個作品稱得上是整場演出中,最有份量的「舞蹈」。

潘大謙編創的《出入之間》,與其說是「舞蹈」,看來更像是「肢體劇場」(physical theatre)的展演;或可說,舞者們在這個作品中,看來更像是一個大型裝置中的移動媒材,她們走出了「跳舞」的格局,進入了必須另尋定位的藩籬。這樣的呈現,對創作者、表演者和觀眾而言,應該都是挑動思維與習性的策動吧!

索拉舞蹈空間自2006年草創至今,積累的一點一滴都沒流失,且在2012年看到更多的突破;但如果要邁向更精緻的呈現,索拉需要更多刺激和推力。

《〞離〞生活近一點》

演出|索拉舞蹈空間
時間|2012/12/01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更重要的,透過空間變體來架構議題時空的同時,TAI身體劇場也以舞蹈肢體加以回應從日治以來不同殖民政體如何改變原住民族的(勞動)身體,更形辯證。
11月
23
2023
透過作品,我們可以在有距離的、安全的狀態下感受真實世界裡正在發生的事,藉由想像,讓人類能夠同理遠方的苦難。
11月
22
2023
在《波》的身體動態上,除保有雲門既有的太極導引骨盆啟動、武術內功的下盤穩固,亦加入了popping、機械舞等街舞的元素,整體動作姿態更為快速、流變,線條更加綿長,沒有收束的動作。
11月
13
2023
莊國鑫住民舞蹈劇場《∞-無限循環》的極簡韻律,其底蘊是由阿美族的精神性概念出發
11月
08
2023
蔡博丞在《深深》裡頭試圖找到一種虛無主義式的破壞,並且重新建立起一個浪漫主義的詩意空間,如同他在前導影片中提及的光、勇氣等名詞,使其反轉《浮花》水平面意象的世界觀,是一種帶有水性與浮力的蔡式深淵。
10月
31
2023
筆者認為《重》的編創動機,基本上就是要為《偽》對於觀眾的底線試探,進行收尾與收拾殘局的。
10月
31
2023
《波》是一種超現實的顯現,還是拉近了人與自然之間那無限的一釐米,創作者恐怕必須給我們一個結論,若否,我們與數位肉身的距離,便是永遠的九分之十,屬於這個時代難解的阿基里斯悖論也未可知。
10月
27
2023
不禁令人思索,當演出者的身體控制極為精確,能與劇場空間中具有傳播力量的少許元素產生足夠迴響之時,是否仍須為顧及某種戲劇性考量或情緒推動而附加無法忽視其敘事性的樂曲於背景之中?
10月
24
2023
《波》這個作品,有「舊」。祖母流傳下來的珠寶,彷彿重要時刻一定得現一現。雲門傳統在2023的五十週年或許超常發揮了,相對《霞》,《波》讓我微感保守。
10月
2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