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肉體有意識《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
6月
06
2017
默默計畫2017(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3次瀏覽
蔡家偉(科技業工程師)

演員跳舞,舞者演戲。回到當天的水源劇場,在那個少有的四面台結構裡,除去我們平時熟悉的各項舞蹈或表演技術,脫去既有的身份、姓名、身為人的意識或認知,在舞台上的六具軀殼裡我們還能夠窮究什麼?

觀眾陸續就坐,水源劇場入場處的簾幕仍未拉上,舞台中間六名演出者[1]看似在暖身,他們或是彼此交談或是沉默,或是互動或是嘻笑,而那段無節奏非音樂的背景聲不知道何時已經悄悄帶入,敲擊、抑或椅子拖過地面的尖銳聲響,由此開始,一個演出所謂的「開場」已經被模糊。由此開始,時間、生活、甚至是人的意識便開始被壓縮進演出者身軀的大小之中。

演出者以身軀組成一具有機體沿舞台外緣滾動,以肉身為主體或用肩背或用髖胯,或用胸腹或用肘腕,更甚者用脊骨用天靈相互影響、溝通或回應,如果肉體有意識,那麼其使用的感官是否與「人」有別?我以眼視物以手觸摸,以腳行進以肌膚感覺冷熱痛楚,而肉體本身是否也能看或聽,或感受或回應?

而演出者們不僅僅滿足於此,在探究肉體可能的本質同時,所有的活動也成為用以量測時間的被動現象。我們用鐘錶量測時間流逝的快或慢,可是在連續不斷的人生裡,多數的片段是不斷重複的「例行公事」。在一個普通的日子醒來,刷牙梳洗時想著一天的工作將面臨的人事物,進食排泄、愉悅痛苦、疲累休息,一天結束清理自己之後躺上床,睜開眼後又是另一個大致上相同的普通日子,然後我們試圖在這重複又重複的縫隙裡找尋熱情和生命的意義、努力活著、愛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人,用無數的一秒和分不清差別的每一天來形塑所謂的「一生」。我難以描述每一個演出的片段,但演出者以看似重複的肢體回應彼此,在每一次的重複裡把時間壓縮進肉體,從前半段重複的生活片段裡僅僅只有兩具肉體開始,隨著場內的「時間」行進,第三具以上的肉體、話語、身份、場域、關係、故事、情緒、生命都逐漸被帶入,直到最後一段獨白破題,引導觀眾將宇宙誕生長度的時間感壓縮進一年之內為止。

於是你我的「一生」也僅止是除夕夜前的半秒,終幕時演出者各自回到觀眾席的座位裡換上冬季的厚重衣物,以半睡半醒、迷惘、尋求解脫的象徵性動作做結,是否暗示你我的生命也像在隆冬的午夜來不及數完的半秒,連想用眼淚哀悼也不足夠。

余彥芳與演出者們這場關於身體的實驗是否如原初設想般的發展已不得而知,在我眼裡舞者的肉體發展出意識後,「他們」便開始進行一場自己的演出,他們有時彼此對話,向觀眾質問,有時是六個意識,有時是一個意識,「他們」用全新的感官重新定義時間,也定義「自己」。

演員跳舞,舞者演戲。一天不當作一天,而我們聽見身體說話。

註釋

1、不稱舞者而稱演出者是因演出成員由本職為演員、導演或舞者等構成。

《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7/06/04  14: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