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之間,繪畫構圖《一隻鳥的畫像》
12月
08
2014
一隻鳥的畫像(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7次瀏覽
李承曄(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拿起一枝又一枝的彩色筆,藉由想像繪畫來構成心中所謂鳥的畫像,彼此之間小朋友互相討論、互相學習,那關於每個人心中鳥的畫像是什麼? 是什麼啟發著小朋友動手繪畫,一隻鳥的畫像, 一次次述說心中畫像的樣子,關於形象的想像,那就動手開始繪畫吧,第一件事情,構圖。

《一隻鳥的畫像》是台南在地劇團影響.新劇場,原利用台南321藝術聚落老屋空間所推出的環境劇場作品。而在2014年「衛武營玩藝節」,則將這演出改成劇場黑盒子版本,當中如何保持與大量觀眾的親密互動性,並維持這作品本身的完整度,會是這版本中十分值得去檢驗與思考的觀點。但就在演後小朋友積極地舉手上台要求發表,並大聲地說,我是什麼樣子的鳥,並表現出來後,這或許達到了這演出的目的性,親子下的互動對話。

整個演出長度約40分鐘,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探討,首先是戲劇故事本身,第二部分則是戲劇創作所延伸出來的互動親子活動,而這兩部分結合起來,正是所謂一個戲劇作品演出前與演出後的討論與觀點。首先戲劇故事本身中,一開始以玩的概念切入,演員開始使用自己的身體,藉由一步步地看似觀察與模仿動物形體方式,製造一個又一個關於身體的趣味。這樣安排立即地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對於小孩來說,也從演出找到彼此之間對話的語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沒有言語的框架下,演員走進小朋友之間,近距離與觀眾零距離的互動,演出當中跟著小朋友一起玩,這或許也間接地說明這演出想說的對話:你好,這是我現在的創作過程,歡迎來跟我們一起玩,一起創作,而這也直接扣合後方互動活動的關係。簡而言之,也是觀眾在參與演出者之間的反應與回饋,進而達成兒童啟發的演出目的。

一段一段動作行為後,彷彿將一段關於繪畫的過程,企圖在畫布上填補色彩,利用光影變化將故事切入繪畫形象完成。從節目單上可知道這齣戲發想來自法國詩人Jacques Prevert短篇詩作《一隻鳥的畫像》,而這詩作的內容從打開後面舞台道具後,利用一個畫布形象繪畫,試圖將關於詩句一點一滴展現出來。這是個早晨,太陽出來,像是一首詩圖像化的方式展現出來,一次又一次用光影所產生出來的奇幻影像,不禁地讓人深深地吸引於裡面的視覺變化,並靜靜地享受那片段的寂靜時刻,最後拿出一張實體畫作同時,也像是從幻境中走出真實,無形地來說也間接利用這短暫地時間,也拉出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拉扯,對小朋友來說,也是一種些許的落寞與省思,但這卻是好的,因為結束了,而我們必須進入下一步,未來。而戲最後也讓小朋友藉由帶著自己繪畫,一個關於這齣戲的紀念與回饋走出劇場,來迎接接下來的生活。

整體而言《一隻鳥的畫像》是一齣相當誠懇的小品作品,在有限的時間裡,依然保持創作動機與目的,不落入商業化作品迷失。最後就如同詩作中最後的文字一樣,靜靜的、靜靜的,也許我們都在完成一個心中人生繪畫的景象,此刻我們正在構圖階段,期待上色完成的那一天。

《一隻鳥的畫像》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4/11/22 19:30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5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有如戲的前導文,以最少的文字,但是最豐富的身體語言與肢體想像,精準地表現出兒童對遊戲的熱愛,也間接地傳達戲劇沒有設限的想像。精簡的單詞也彷彿再次呼應詩作的精鍊風格。(羅家玉)
11月
27
2014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