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之間,繪畫構圖《一隻鳥的畫像》
12月
08
2014
一隻鳥的畫像(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4次瀏覽
李承曄(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拿起一枝又一枝的彩色筆,藉由想像繪畫來構成心中所謂鳥的畫像,彼此之間小朋友互相討論、互相學習,那關於每個人心中鳥的畫像是什麼? 是什麼啟發著小朋友動手繪畫,一隻鳥的畫像, 一次次述說心中畫像的樣子,關於形象的想像,那就動手開始繪畫吧,第一件事情,構圖。

《一隻鳥的畫像》是台南在地劇團影響.新劇場,原利用台南321藝術聚落老屋空間所推出的環境劇場作品。而在2014年「衛武營玩藝節」,則將這演出改成劇場黑盒子版本,當中如何保持與大量觀眾的親密互動性,並維持這作品本身的完整度,會是這版本中十分值得去檢驗與思考的觀點。但就在演後小朋友積極地舉手上台要求發表,並大聲地說,我是什麼樣子的鳥,並表現出來後,這或許達到了這演出的目的性,親子下的互動對話。

整個演出長度約40分鐘,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探討,首先是戲劇故事本身,第二部分則是戲劇創作所延伸出來的互動親子活動,而這兩部分結合起來,正是所謂一個戲劇作品演出前與演出後的討論與觀點。首先戲劇故事本身中,一開始以玩的概念切入,演員開始使用自己的身體,藉由一步步地看似觀察與模仿動物形體方式,製造一個又一個關於身體的趣味。這樣安排立即地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對於小孩來說,也從演出找到彼此之間對話的語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沒有言語的框架下,演員走進小朋友之間,近距離與觀眾零距離的互動,演出當中跟著小朋友一起玩,這或許也間接地說明這演出想說的對話:你好,這是我現在的創作過程,歡迎來跟我們一起玩,一起創作,而這也直接扣合後方互動活動的關係。簡而言之,也是觀眾在參與演出者之間的反應與回饋,進而達成兒童啟發的演出目的。

一段一段動作行為後,彷彿將一段關於繪畫的過程,企圖在畫布上填補色彩,利用光影變化將故事切入繪畫形象完成。從節目單上可知道這齣戲發想來自法國詩人Jacques Prevert短篇詩作《一隻鳥的畫像》,而這詩作的內容從打開後面舞台道具後,利用一個畫布形象繪畫,試圖將關於詩句一點一滴展現出來。這是個早晨,太陽出來,像是一首詩圖像化的方式展現出來,一次又一次用光影所產生出來的奇幻影像,不禁地讓人深深地吸引於裡面的視覺變化,並靜靜地享受那片段的寂靜時刻,最後拿出一張實體畫作同時,也像是從幻境中走出真實,無形地來說也間接利用這短暫地時間,也拉出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拉扯,對小朋友來說,也是一種些許的落寞與省思,但這卻是好的,因為結束了,而我們必須進入下一步,未來。而戲最後也讓小朋友藉由帶著自己繪畫,一個關於這齣戲的紀念與回饋走出劇場,來迎接接下來的生活。

整體而言《一隻鳥的畫像》是一齣相當誠懇的小品作品,在有限的時間裡,依然保持創作動機與目的,不落入商業化作品迷失。最後就如同詩作中最後的文字一樣,靜靜的、靜靜的,也許我們都在完成一個心中人生繪畫的景象,此刻我們正在構圖階段,期待上色完成的那一天。

《一隻鳥的畫像》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4/11/22 19:30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5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有如戲的前導文,以最少的文字,但是最豐富的身體語言與肢體想像,精準地表現出兒童對遊戲的熱愛,也間接地傳達戲劇沒有設限的想像。精簡的單詞也彷彿再次呼應詩作的精鍊風格。(羅家玉)
11月
27
2014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
金枝演社以尖銳的隱喻,捕捉了資本與科技時代的荒謬,放大科技時代下演算法、角色濾鏡、個體模板化與慾望無階級的議題,點明所謂天堂不過是亮度拉滿的地獄。
6月
10
2025
這些演員不是知性上的哈姆雷特,他們或許無法用理性的語言去剖析世界,卻用身體與情緒直接地告訴我們——真正的悲劇,不是因為知道太多,而是因為從未被允許知道、說話與存在。
6月
05
2025
透過觀眾的直接參與、表演主題的靈活轉換、遞進式的橋段鋪陳以及戲曲元素的跨界嵌入,《新客報到2.0》打破了語言隔閡,也突破了傳統劇場中表演與觀者之間的單向性。
6月
0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