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效果的極大化《白蛇傳》
3月
12
2025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1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5年度駐站評論人)

春美歌劇團為高雄在地民間戲班,此次劇團於高雄港口慈濟宮演出,憑藉著劇團及演員本身的號召力吸引觀眾提早至現場佔位。在一方小小的戲台紅幕之後,燈光映照著演員們排練走位的身影與試音的聲音,觀眾們或自備餐點、或帶著躺椅,各自以舒適愜意的姿態等待幕啟,夜間七點十分左右,劇團「報幕」後揭露今天夜戲的劇目為《白蛇傳》。

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收錄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為現存所見第一個具備《白蛇傳》基本雛型的故事,白蛇的身分由以往傳奇話本的妖孽作祟化為有情人身,確立了西湖的故事場景,而後黃圖珌與方成培的《雷峰塔》傳奇大抵依其為本進行增刪,然經近代劇作家田漢改編以後,現今《白蛇傳》多以田本為主,刪去了失竊庫銀等段落。相較於多數文化場皆從經典出發、進行新的詮釋路徑,春美歌劇團此次於外臺演出的《白蛇傳》則更接近於傳統話本的劇情安排,它保留了〈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白素貞盜庫銀、致使許宣受公堂審判情節,以及方本戲曲中白素貞與許宣有宿世姻緣的設定。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春美歌劇團的第一場戲,白素貞便表明與許仙早有緣份,此次西湖相遇為刻意製造機會,而後白素貞邀請許仙至家中,向許仙求親並贈其銀兩,許仙回至家中向親姊稟明娶親一事,姊夫發現許仙所持銀兩為官銀即報官自首,致使許仙被壓至公堂問審,在公堂之上白素貞與小青施展其法力使縣官驚怖、並釋放許仙,而後情節與現今所見版本大致相同、不再贅述。

現今版本將焦點置於白素貞、許仙與法海的衝突,以突出白素貞對愛情的堅貞,而春美歌劇團演出的版本則更著重於舞臺效果的呈現,如庫銀失竊一段帶出公堂審案,此為外臺戲常見的開堂站頭,縣官以三花應工,白素貞與小青對縣官的威嚇製造了喜劇效果,當縣官對許仙嚴刑逼供、杖其大板時,小青以其乾坤挪移的法力將痛感轉移至縣官身上,一杖一杖打在許仙身上、縣官一聲一聲地哀號,台下觀眾看得樂不可支。以演員角色分配而言,縣官、許仙姊姊、姊夫或其他二、三手角色,讓整齣戲的腳數(kioh-siàu)更為多元,演員皆有發揮的戲份。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除了上述的公堂戲外,春美歌劇團在許多場次充分發揮其舞臺效果,如第一幕幕啟時,舞台兩側分別懸掛著白、青二蛇巨型偶,給予觀眾視覺的震撼,而後隨即放下紅布幕,幕再啟時已是簡嘉誼飾演的白素貞出場。其他幾場也充分運用吊鋼絲機關,如盜仙草一場,白素貞前往崑崙山取靈芝,白鶴童子為保護靈芝與之對戰,飾演白鶴童子之演員身綁鋼絲在舞台中飛舞,展現白鶴姿態。又水漫金山寺一場,水軍們擺動著藍色布條以作大水之勢,飾演沙彌一眾演員在舞台上前撲後滾以為溺入水中掙扎,此時孫凱琳飾演的法海吊著鋼絲從天而降,一一抱走水中沙彌,抱起一人後、燈便暗場,燈再亮時法海又救起一人,如此反覆以營造法海之氣魄。而後小青化為原形,法海於空中與青蛇巨偶搏鬥,激烈打鬥的身影加以緊湊的音樂效果,亦添熱鬧之效。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此外,演員本身的號召力亦是關鍵,前半段由郭春美飾演的許仙和簡嘉誼飾演的白素貞為主,此場文戲郭春美發揮的戲份並不多,但在一些小細節做得頗為細膩,例如遊湖借傘一場,郭春美望著天際擦著臉頰,便是那場無形的雨正在舞台下著,讓虛擬的想像如在眼前;簡嘉誼則戲份較重,唱曲頗為穩當,也屢屢展現其水袖功,如喝完雄黃酒一場即將化為原形,其甩著水袖、身體抽蓄抖動著,充分表現痛苦之狀。江虹誼飾演的小青則帶有天真的稚氣,以其靈活的即興台詞塑造了可愛的青蛇形象,下半場與法海打鬥則表現其功法,如耍雙劍、下腰、耍槍花等,唯耍劍稍有卡頓之處仍須加強。而孫凱琳飾演的法海則帶有浩然正氣,其唱功扎實,水鬥一場耍法杖等身段俐落有力,加以其他吊鋼絲等橋段頗為賣力。眾多演員各安其位,使整齣戲維持一定水準。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在春美歌劇團的《白蛇傳》中看見了外臺戲的特色,其生猛有力、講求靈活與變化性與舞臺效果,此次演出的版本也與以前外臺演出版本略有差異,沒有制式化的公式,每一次看可能都有不同驚喜,這也是外臺幕表戲的特色。誠然,此劇同時也具有外臺戲的弊病,例如劇情過於簡化,將表現空間留給演員的個人表演,最後結尾收得較為匆促,或因講求趣味化而取代劇情的邏輯性等。在外臺戲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去取之擇往往在於如何吸引觀眾駐足,《白蛇傳》以其平易近人的故事題材吸引觀眾目光,同時藉由外臺演出的靈活特性讓一齣經典故事更為千變萬化,也得以在民間繼續傳唱著。

《白蛇傳》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5/02/15 19:15
地點|高雄港口慈濟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合缽)白素貞由陳娟娟飾演,,她試圖學習模仿「趙派」唱腔,而且從劇中人物性格出發,突破程式、京崑的界限,塑造了趙派鮮明的藝術形象。唱腔悠揚婉轉,節奏鮮明,她結合個人條件,大膽突破。(李佳麒)
3月
15
2018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
從2017年開創至今的「國光微劇場」,運用折子戲的演出形態,除了保存老戲劇目外,更重要的是訓練新生代演員能藉由聚焦人物的表演空間中,琢磨角色內心,淬鍊自身表演能量。
3月
03
2025
陳錫煌掌中劇團致力於古典戲齣的傳承,所培育的青年演師與樂師組成漸形完整,前、後場演出表現亦可圈可點,唯若能於團員穩定的基礎上,增添主演唱曲功力的提升,則於傳統布袋戲的完整度來說,更是無懈可擊!
2月
20
2025
再現是傳承的第一步,重塑則是在傳承的基礎上修正與添加,劇情的重塑可以去蕪存菁,而演員的詮釋與重塑則賦予角色擁有不同生命,《馬賢伏龍》作為許亞芬歌子戲劇坊創團戲系列作品,重新再演是保留也是傳承,但也期待看到更進一步地進行經典的重塑
2月
09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