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效果的極大化《白蛇傳》
3月
12
2025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00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5年度駐站評論人)

春美歌劇團為高雄在地民間戲班,此次劇團於高雄港口慈濟宮演出,憑藉著劇團及演員本身的號召力吸引觀眾提早至現場佔位。在一方小小的戲台紅幕之後,燈光映照著演員們排練走位的身影與試音的聲音,觀眾們或自備餐點、或帶著躺椅,各自以舒適愜意的姿態等待幕啟,夜間七點十分左右,劇團「報幕」後揭露今天夜戲的劇目為《白蛇傳》。

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收錄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為現存所見第一個具備《白蛇傳》基本雛型的故事,白蛇的身分由以往傳奇話本的妖孽作祟化為有情人身,確立了西湖的故事場景,而後黃圖珌與方成培的《雷峰塔》傳奇大抵依其為本進行增刪,然經近代劇作家田漢改編以後,現今《白蛇傳》多以田本為主,刪去了失竊庫銀等段落。相較於多數文化場皆從經典出發、進行新的詮釋路徑,春美歌劇團此次於外臺演出的《白蛇傳》則更接近於傳統話本的劇情安排,它保留了〈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白素貞盜庫銀、致使許宣受公堂審判情節,以及方本戲曲中白素貞與許宣有宿世姻緣的設定。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春美歌劇團的第一場戲,白素貞便表明與許仙早有緣份,此次西湖相遇為刻意製造機會,而後白素貞邀請許仙至家中,向許仙求親並贈其銀兩,許仙回至家中向親姊稟明娶親一事,姊夫發現許仙所持銀兩為官銀即報官自首,致使許仙被壓至公堂問審,在公堂之上白素貞與小青施展其法力使縣官驚怖、並釋放許仙,而後情節與現今所見版本大致相同、不再贅述。

現今版本將焦點置於白素貞、許仙與法海的衝突,以突出白素貞對愛情的堅貞,而春美歌劇團演出的版本則更著重於舞臺效果的呈現,如庫銀失竊一段帶出公堂審案,此為外臺戲常見的開堂站頭,縣官以三花應工,白素貞與小青對縣官的威嚇製造了喜劇效果,當縣官對許仙嚴刑逼供、杖其大板時,小青以其乾坤挪移的法力將痛感轉移至縣官身上,一杖一杖打在許仙身上、縣官一聲一聲地哀號,台下觀眾看得樂不可支。以演員角色分配而言,縣官、許仙姊姊、姊夫或其他二、三手角色,讓整齣戲的腳數(kioh-siàu)更為多元,演員皆有發揮的戲份。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除了上述的公堂戲外,春美歌劇團在許多場次充分發揮其舞臺效果,如第一幕幕啟時,舞台兩側分別懸掛著白、青二蛇巨型偶,給予觀眾視覺的震撼,而後隨即放下紅布幕,幕再啟時已是簡嘉誼飾演的白素貞出場。其他幾場也充分運用吊鋼絲機關,如盜仙草一場,白素貞前往崑崙山取靈芝,白鶴童子為保護靈芝與之對戰,飾演白鶴童子之演員身綁鋼絲在舞台中飛舞,展現白鶴姿態。又水漫金山寺一場,水軍們擺動著藍色布條以作大水之勢,飾演沙彌一眾演員在舞台上前撲後滾以為溺入水中掙扎,此時孫凱琳飾演的法海吊著鋼絲從天而降,一一抱走水中沙彌,抱起一人後、燈便暗場,燈再亮時法海又救起一人,如此反覆以營造法海之氣魄。而後小青化為原形,法海於空中與青蛇巨偶搏鬥,激烈打鬥的身影加以緊湊的音樂效果,亦添熱鬧之效。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此外,演員本身的號召力亦是關鍵,前半段由郭春美飾演的許仙和簡嘉誼飾演的白素貞為主,此場文戲郭春美發揮的戲份並不多,但在一些小細節做得頗為細膩,例如遊湖借傘一場,郭春美望著天際擦著臉頰,便是那場無形的雨正在舞台下著,讓虛擬的想像如在眼前;簡嘉誼則戲份較重,唱曲頗為穩當,也屢屢展現其水袖功,如喝完雄黃酒一場即將化為原形,其甩著水袖、身體抽蓄抖動著,充分表現痛苦之狀。江虹誼飾演的小青則帶有天真的稚氣,以其靈活的即興台詞塑造了可愛的青蛇形象,下半場與法海打鬥則表現其功法,如耍雙劍、下腰、耍槍花等,唯耍劍稍有卡頓之處仍須加強。而孫凱琳飾演的法海則帶有浩然正氣,其唱功扎實,水鬥一場耍法杖等身段俐落有力,加以其他吊鋼絲等橋段頗為賣力。眾多演員各安其位,使整齣戲維持一定水準。

白蛇傳(春美歌劇團提供)

在春美歌劇團的《白蛇傳》中看見了外臺戲的特色,其生猛有力、講求靈活與變化性與舞臺效果,此次演出的版本也與以前外臺演出版本略有差異,沒有制式化的公式,每一次看可能都有不同驚喜,這也是外臺幕表戲的特色。誠然,此劇同時也具有外臺戲的弊病,例如劇情過於簡化,將表現空間留給演員的個人表演,最後結尾收得較為匆促,或因講求趣味化而取代劇情的邏輯性等。在外臺戲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去取之擇往往在於如何吸引觀眾駐足,《白蛇傳》以其平易近人的故事題材吸引觀眾目光,同時藉由外臺演出的靈活特性讓一齣經典故事更為千變萬化,也得以在民間繼續傳唱著。

《白蛇傳》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5/02/15 19:15
地點|高雄港口慈濟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合缽)白素貞由陳娟娟飾演,,她試圖學習模仿「趙派」唱腔,而且從劇中人物性格出發,突破程式、京崑的界限,塑造了趙派鮮明的藝術形象。唱腔悠揚婉轉,節奏鮮明,她結合個人條件,大膽突破。(李佳麒)
3月
15
2018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
霍去病那獨特的短劍與長巾武打套子,讓演員在交手間隙還能一展丰神,搭配上蒙面造型,宛似電影的蒙面俠蘇洛(The Mask of Zorro)再現,有種以一敵多的帥氣感,展現出與傳統不同的武戲思維。
8月
05
2025
經典重述的詮釋路徑,無所謂標準答案;鴻明版《包公會國母》徘徊在修舊如舊與修舊如新之間,有著借演員之勢托戲的姿態,卻看不出創作者欲往何處。令人不禁想問:經典重述究竟為了什麼?
8月
05
2025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