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與石頭:1+1雙舞作《裝死》+《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5月
16
2014
裝死(驫舞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4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記得演出前,在網路上看到周書毅寫下一句:「十年一作。」確實,對於今年兩廳院企劃節目「1+1雙舞作」所邀請的驫舞劇場陳武康、和周先生與舞者們來說,首次於戲劇院演出,都更像是一次集成。

上半場《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概念延續自周書毅2007年駐村台北國際藝術村創作的《看得見的城市─人充滿空氣》。當時以特殊場域(site-specific)形式,將藝術村建築作為作品主體的 《人充滿空氣》,群舞者從樓層最低,一路穿過長廊和房間,進出升降電梯,在Steve Reich低限樂音中,像以身體重複量度日常空間,直至樓頂天台,見到大片廣闊的天際線,令人充滿空氣。對於身體和空間,尤其城市現代性的敏銳感受,一直是周書毅舞作中一個探索軸線,2011年9月與10月,在北美館地下中庭演出的《重演1》、《重演2》是這樣的追問博物館空間的作品,2012年進駐中山堂光復廳的《重演─在記得以前》,令觀察聆聽到上方迴廊,彷彿自歷史深處迴盪至今的列隊腳步聲;當然也包括今年邁入第四年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舞蹈旅行計畫」。

《看不見的人》在這樣的脈絡下,最大的轉變,或許是創作者對於「人」、對於相對建築的大地與天際與空氣,「可見到不可見」(作品英譯名Visible and Invisible)更大的危機。開場便是城市空間的影像蒙太奇:被怪手推倒的房屋、冒著濃密灰煙的工廠、一連串環墟之地。影像退去,可見舞台上方緩緩而下,一座巨大的臨時性樑架結構,像一個興建中的工地,同樣的,設計讓戲劇院整個舞台,成為一個可以升降的臨時空間;初始舞台降在觀眾看不見的下方,極幽暗的光,先是令群舞者影子浮晃出凹陷之處,投映在水平的視線之中,她們的移動,藉著影子時顯時沒,呈現在台上。而後舞台升起,再升起。超越水平面,及至半空,與降下的樑架,構成一個極為壓迫的空間。

如此令人想起《人充滿空氣》的電梯之景,臨時性,封閉的存在。警示的紅色燈光穿過結構體。舞者們盡皆帶有一種集體性的、受制約的移動過程;特別的是,藉由余彥芳一幕在台前,身體自微細、至巨幅的震顫獨舞,建立出另一動作的主題,彷彿她曾在周書毅策展的「下一個編舞計畫」中所發表的《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Ⅱ》(2012)之延續:肉身在成為現代性空間的某種症狀展演,呈現出內外部能量的複雜關係。至段落尾聲,群體列隊繞行穿梭獨舞者,成為作品核心的象徵。余彥芳帶出其中之一的身體主題,而林祐如自《重演1、2》以來所飾的藍衣女子,或許更是周書毅作品中讓觀眾熟悉的角色,其姿態,同樣也在這次隱約貫串著。

藉由舞台設計(余瑞培)、音樂(王榆鈞),更藉由燈光(莊知恆)構成的色調和光影,《看不見的人》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視覺性的裝置,尤其存在於垂直的空間之中;然而相對的,空間感在觀看之時,便限縮在這樣的垂直關係。這是從日常性空間的site-specific創作,進入到規格化劇院所面對的困難問題;換言之,周書毅嘗試的是在劇院內重思創作歷程中,對於環境、城市的經驗性感受,然而如何再現?脫離了具體環境之後的再現如何可能?舞者們的身體能量,在這樣的空間佈置下是否被削弱?會不會有具體空間被影像化、平面化的可能?這是創作者所謂的「看不見的人」嗎,或者在某種可見性與不可見的辨證下,一如余彥芳、林祐如所帶入的身體主題,透露了某種生命能量的所在。

如果《看不見的人》是一齣建立在空間垂直性上的作品,以追問不斷向上向下擴延的城市,或許可以將陳武康的《裝死》視作是水平關係的、甚或是有如拓撲(topology)地勢上的存在。

叩問死亡以偽裝竟如劇場的特質,排練、預知、預演。三月間,在與武康訪談時他提到死亡,提及如何在內心演練生命、演練死亡竟致無法承受。《裝死》是這樣的一次搬演。舞台上可見Mimi Lien設計在側,一座巨大的柴堆彷如祭壇,李世揚的鋼琴在前,陳昱榮的大提琴、與vocal人聲Mark van Tongeren分別置身在柴堆半坡和其上;靠近舞台中央一側則有一大洞,整齣,舞者不時坐於邊緣,或埋沒、或攀爬現身。

短短的序場,是蘇威嘉走上舞台,對著觀眾遊戲著一些逗趣的魔術,有意模糊作品開場及最終的結束。而後有音樂加進,有舞者們現身。戲劇院舞台敞開至深處,空間大致被區分作前中後三個區域,大量的奔行、環繞,移動的主題,在不同區域,如同進出不同的意識空間。幾段較為明顯意旨的段落,譬如,將其中一人當作逝者般抬舉搬移;其餘則多是建立在舞者個人身體特質的獨舞,林文中、葉名樺、劉奕伶、劉冠詳、黃懷德等;有意思的是在這些段落裡,陳武康安排了圍坐在地的其他舞者一如旁觀者,構成作品中一種觀看的形式。

圍繞著一處神祕的洞,展開創作者預演的儀式,令人想起朱力歐‧米丹(Julio Medem)《露西雅與慾樂園》島上的洞,掉進去,島嶼中空,你會從海洋浮起,回到故事的中間,一切亡逝的,可以重頭開始。《裝死》水平縱深的意識空間因此在這洞口裡外,扭轉、並連結起某異質時空之暗喻,一如蟲洞。我想這是這齣隱晦、內向性的作品,所提供的另一種閱讀的線索:有意模糊的作品邊界、角色關係、死亡的邊界,到最末長段的奔行如儀式極有能量,而走上台前謝幕,等等。又這樣的所在,令我回想驫舞《我》(2010)裡的床,《我》最終三人圍坐、仰望著空間上方流動的雲影,神祕如詩。而李世揚等在此齣中,即興的旋律,預置琴音(prepared cello)的聲響效果,詠嘆般的吟唱,賦予了陳武康作品抒情的聲音。

《肉體與石頭》中,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特別指出城市的歷史,與身體的歷史的相互銘記。《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呈現著空間裝置下的受制身體,《裝死》呈現著儀式性空間中的肉身踟躕;然而如何如洞反轉,如何令人充滿著空氣,或許仍是編舞者持續提出的問題。十年一作之後,身體繼續在此呼吸,繼續旅行,讓一座石牆、一座城市流變成肉身,留下舞蹈的銘記。

《裝死》

演出|驫舞劇場、周先生與舞者們
時間|2014/05/1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