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玩出新興味《兄妹串戲2》
12月
04
2012
兄妹串戲2(當代傳奇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4次瀏覽
劉曉儒

說到中國的戲曲,最具代表的,想當然耳是京劇。京劇有「東方歌劇」之稱,是中國根生的傳統藝術。在劇場的意識流中,東方寫意,西方寫實,當東西方彼此交流,共同合作時,新興的「跨界」火花,就此點燃。《兄妹串戲2》源自《十八扯》,劇情描述兄妹倆在家,因閒來沒事,拿出家當與法寶,玩出多種花樣與驚奇。

《兄妹串戲2》佈景為兒童劇場風。舞台的正中央,紅色愛心形的燈為亮點,散發著夢幻童話、活潑逗趣的氛圍。場中有三張椅子,大、中、小,皆是可愛的香菇形狀,頗有「電玩—超級瑪利」的環境感。第一幕《小紅帽》,錢宇珊(飾演妹妹)身穿童裝,與李彥龍(飾演哥哥)在森林裡,展開打鬧的追逐戰。此場戴立吾是丑臉譜,身穿大野狼的服裝,展現滑稽狡猾之性格。錢宇珊身穿可愛童裝,旦角聲腔。就像格林童話中的兒童劇場,遇上中國功夫的京劇演員,這座森林裡,充滿跨文化的異國風情。此劇中處處可見「四功」,也就是中國戲曲的唱、念、作、打,尤其在野狼閃躲小紅帽棍棒時,李彥龍一連串的翻滾動作,令人嘖嘖稱奇,拍手叫好,搭配著節奏緊湊的武場音樂(鑼、鼓),速度愈來愈快,將觀眾的心情帶入高潮的沸騰點。

第一幕結束後,錢宇珊到場中間,為大家示範京劇「蹺鞋」穿法。蹺鞋類似傳統的纏足,卻有五公分之高。筆者大嘆中國戲曲之奧妙之餘,更佩服演員們的扎實訓練,要在場上呈現連續三小時的蹺鞋表演,真是「沒有三兩三,無法上梁山」。

此劇另一特色,是音樂部分。中國戲曲唱腔獨特,生、旦、淨、丑各有獨到之處,兄妹倆在各幕中,分別以京劇專業唱腔,詮釋不同角色。劇中更穿插了流行音樂B.BOX,展現逗趣詼諧、街舞嘻哈之風格。在「武松打虎」一幕中,李彥龍被酒灌醉,此時以B.BOX為背景配樂,表達武松飲酒後,走路搖搖晃晃、迷迷糊糊的情緒,醉夢中的武松,肢體呈現B.BOX的節奏韻律感,現場更即興一段RAP。當下的武松,不再專美於打虎之事,跨越數百年後的武松,仍是那見義勇為、血氣方剛的打虎青年?還是活躍於流行樂壇的R& B歌手?不同時代下,產出不同的藝術作品,即使上個世紀的劇本,我們仍可將它古典新詮釋,賦予新生命。

值得一提的,在「審案」一幕中,兩兄妹演員,以故事劇場的方式,與觀眾做巧妙的溝通互動。現場請了兩位小朋友登台,飾演兩位陪審員,兄妹倆則分別飾演審案官員與投案民女。女主角在〈貴妃醉酒〉唱段中,發揮了戲曲的唱功,展現了京劇的特色,不論是轉音、吊嗓、長音等技巧,都令觀眾大飽耳福,拍案叫絕。此幕的場景,更具巧思,不僅保有中國京劇一桌二椅的象徵式舞台,更賦予趣味俏皮的兒童版風格,一桌二椅,分別是審案桌,與兩張香菇椅子。

即使西方的寫實浪潮席捲而來,我們仍保有東方的傳統文化,在當代劇作家的靈活運用下,將它變化創新,玩出新興京味。《兄妹串戲2》以傳統文本為底,融合時下流行音樂元素,展現東西方融合的跨界作品,不僅帶領觀眾們認識歷史,洞察當下,更創造未來。

《兄妹串戲2》

演出|當代傳奇劇場
時間|2012/11/17 19:30
地點|中正紀念堂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
《戲神養成記》作為三十年大戲,除了是尚和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以戲神與劇團入題,也帶著對於這三十年來經營劇團的省思與心得,對自我的承擔給予期許及肯定。
6月
18
2025
作為新生代的跨界創作,筆者未見其具備青年跨界應有的「衝突感」與「破格感」。跨界是否僅止於形式的並置?是否還能更進一步——解構並重組彼此?本劇標榜舞蹈與戲曲融合,但實際觀看下來,兩者卻往往各說各話,難以達成真正的交融。
6月
12
2025
整體而言,本劇仍不失為一次成功的改編,不但貼近傳統歌仔戲的大眾口味,也為本土劇團示範將來跨國合製、或深化表演語境的可行路徑。
6月
12
2025
或許因為有《鏢客》珠玉在前,才顯得《錦衣》略為遜色。然而以豫劇團創團七十年的歷程而言,《錦衣》與《鏢客》開啟了文戲以外的另一條新路徑,以共同宇宙建構了架空的武俠世界,各式武器的運用也相當多樣化、別開生面。
6月
11
2025
雖然與《鏢客》相比,少了一點驚喜,在虛實結合與角色塑造上也還有提升空間。但本劇解開了上一部作品中駱成身上的謎團,也為下一階段的篇章埋下伏筆,成功達成承上啟下的關鍵任務。
6月
10
2025
筆者雖為謝幕時全體演員喊出「蘭陽戲劇團,傳承百年歌仔戲」而感動,但也不禁思考,若傳承僅停留在演員技藝,無法從製作面嘗試更多可能性,不但成效有限,亦非長遠之計。
6月
04
2025
當所有雲波詭譎的政治事件,簡化為精衛鳥內心世界中與汪精衛(李家德飾)的一問一答,藉此解放這齣戲形式與創作的侷限。精衛鳥有如引路人一般,透過探問,一步步帶領觀眾逼近汪精衛的幽微內心。
5月
29
2025
國光劇團與翃舞製作的跨界演出《精衛》,除了延續王安祈一貫文學劇場風格,也藉由舞蹈與武戲身體的交織,開啟了以京劇之「身」為戲曲寫「意」的新風貌。
5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