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體文化啟發的自我雕琢與藝術思路──Pulima表演新藝站
6月
08
2022
Calay絲線(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2次瀏覽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因疫情延宕一年的「Pulima表演新藝站」由三場演出組成,無論開場的舞蹈作品《Padan搖擺人》,或接著的物件音樂劇場《Karawakan鋤穢・譜新》、肢體劇場《Calay絲線》,都兼含舞蹈、戲劇元素,甚至可與近期花蓮的大地藝術作品對話,時而深入個人內在世界,時而以各自清晰、迥異的手法展現身處多元文化語境下的原住民藝術家,文化尋根路上遭逢的挑戰與面臨的衝突感;過程中顯然費力,亦不乏猶疑、擺盪與漫長的摸索。


《Padan 搖擺人》:搖蕩於傳統與現代生活之間

一開場,邱瑋耀(Dahu)擔綱的《Padan搖擺人》在舞台燈光下,以架式十足的劈腿之姿拉開序幕,循此身姿,宛若可見學藝之初,舞者對舞蹈的願景、憧憬。隨著短鬈髮,臉與身體塗得炭黑、僅唇彩為螢光橘紅的舞者,在古剎、夢境般的昏暗場景中漫舞,恍若遊蕩、逡巡,也若有似無地帶出藝術修行之類的聯想。當背景音樂之單音的低鳴聲由小而大,舞者的肢體語言也展露出精神追尋之感。不過,要到作為主題的「五節芒」(padan)出現後,對話性才比較淺顯明白。

閱讀節目單與訪談後【1】得知,舞作中的芒草攸關布農傳統祭祀中,不斷擺動padan以將願望傳達給上天的過程。五節芒甫出現,存在感便不容忽視──只見暖色燈光打在舞台右後方、一小叢芒草樹立處;或因燈光的關係,竟讓人聯想到日式壁龕或日式美感的花道。不過很快地,當舞者以近乎拖曳、扭動之姿接近芒草,並進到芒草之間停頓時,上述聯想也被打破,只令人感到突兀的姿態所展演的衝突感,或攸關身處現當代社會中的族人,開展自身文化尋根的難度;也許是自我懷疑,也許是因為其他聲音而受到阻礙、歷經搖擺?


Padan搖擺人(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轉譯連結上天的五節芒

除了舞者以痛苦、遲緩的舞姿,展演重新連結母體文化初期的難以優雅與內在衝突;五節芒的意象也從祭祀中盼願望翳入天聽,轉化為連結母體文化與傳統神聖秩序的橋梁、進路。舞者突入芒草叢,將其弄亂所呈現的視覺衝擊,一方面讓人聯想到,原住民的主體、母體文化在嵌入縈繞現代科技、資本主義思維的現當代語境時,或許經常面臨挑戰與違和感,也藉此帶出,這不應只是個人的課題,也攸關整體社會的氛圍與發展。至於以藝術求道之姿出發並以芒草為題,或許與原住民創作者很難繞過自身的母體文化有關。

接著,舞者以同樣不適的姿態將芒草移到舞台中央,似乎意味著將文化傳統用作舞蹈編創的元素。之後才以較輕快的舞步,搭配一段流行電子音樂與耆老歌聲的混音(mixing),讓氛圍輕鬆起來;至此,創作者終究在傳統與現當代,兩種不同力量與頻率的拉鋸中,找到平衡之道與節奏感,進而才有了將一路所學,譜成樂曲,展露藝術創作能量的可能。


Padan搖擺人(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Karawakan鋤穢.譜新》:文化、科技與情感兼具的創作旅程

由四名舞者/演員擔綱的《Karawakan鋤穢.譜新》,是劇情跌宕、流露對母體文化飽滿情感的演出,笛子、銅鑼、黑色筆電鍵盤、AR眼鏡等豐富「物件」的穿插與演奏,讓劇情兼顧探索特定課題與娛樂、幽默之效。舞台左後方、連結天地的「高柱」,讓人想到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同為卑南族之瑪賴.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的作品《移動中的部落》──除了藤竹製成的蝸牛大背簍外,這個作品也有一形似「高柱」之物,當時經導覽解說得知,是由部落神話傳說、漁網、部落常見的塑膠椅等元素構成。因為主題是「移動」,筆者感到這兩個作品能有所對話。

整體而言,這段演出藉由四個角色穿梭於母體文化、現當代生活的過程,展演出違和感、忙碌與協調感並存的狀態,呈現出當代族人與母體文化、科技生活各自緊密的雙重宇宙。在此,劇中人似已越過《Padan搖擺人》主體游移的階段,得以「訓練有素的專業身姿」穿梭於「重學快速消逝中的文化傳統」與「躋身步調快速的當代生活」之間。

Karawakan鋤穢‧譜新(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Karawakan鋤穢‧譜新(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如此蘊含「文化語境切換」的展演,透過「何時回來?」「知道啦!」的族親召喚與簡短對話,展演母體文化之於角色心中的分量。當忙碌的青年以恍若「空氣吉他」之法,使用黑色電腦鍵盤,展演與夥伴溝通、與家人聯繫,甚至用電腦創作、編寫音樂等當代生活的內涵時,也表達了摸索自身定位、創作的過程中,移動佔據的重要位置,還有在哪裡都不認輸的意志──似乎無論身在何處,都不願淪為弱者;也為接下來感性參與、學習祭儀,唱族語歌謠的段落埋下伏筆。


歌謠裡的傳統與未來

劇場中,青年們回部落後,原先用於展演現代忙碌生活節奏的黑色鍵盤,似乎成了記錄民族文化知識的利器──在同樣忙碌的敲打中,時快時慢的節奏裡,族人高頻率的眼神、動作交會,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彼此之間存在凝聚力、默契與情誼。同時,劇中卑南族女性的小米工作隊、小米除草活動(misa’ur)的文化內涵也不可忽視。如節目單、導聆影片介紹,婦女除草團在小米田的工作,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祭儀、歌謠與心境;比如此次引用之,工作中的《鳥之歌》與完工後,夥伴互道珍重的除草完工禮(muhamut),兩個階段的心境與場景便不相同。

顯然,此次劇場中的小米除草活動,不同於2021年11月由許多族人參與演出的《百.下賓朗》卑南族音樂會,趨於完整地呈現過往小米除草祭儀的歌謠與情境;此次劇場藉由擷取之中元素,轉化為現當代青年文化尋根的版本。雖然參與者非部落女性,耕耘的也非部落小米田,但學習文化、祭典與創作的路,何嘗不與小米田工作隊一樣,需要團結、勤奮與持續耕耘,才會邁向好的工作結果?

換言之,過往族人們在田地工作、長年培養團結心的文化傳統,到了現當代劇場,則在劇情跌宕輾轉間呈現新的思索進路。在透過樂器模擬小米除草活動的歌謠、發語詞與節奏時,也藉由劇中人的共舞、共同的節奏,展現青年學習文化後的蛻變與凝聚,也透過接下來在「音樂酒吧」場景的族語歌謠彈唱,展演學習成果並達成激勵之效。


Karawakan鋤穢‧譜新(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劇場中,除了林源祥模仿老人用族語溫暖說故事的語調,亦將老人家的族語吟唱剪接到背景音樂中;在「音樂酒吧」場景演唱的族語歌謠,也因洋溢對土地、家鄉之情,讓人想到卑南族歌手陳建年的民謠作品。由於走的是溫暖真摯的路線,因而即使不諳族語,觀眾大概也會感覺到歌中流露出對自身土地、文化的熱愛吧。至此,學習文化對青年的正向改變也不證自明;除了加深與家鄉、親族的聯繫,「成為族語歌手」本身,或也展現了未來性與文化的開放性。


《Calay絲線》:聆聽陶甕,連結祖靈

接續物件劇場的《Calay絲線》,為潘巴奈導演及演出之作;在創作者以佝僂之姿將陶甕(atomo)抱在懷中,將其舉至頭頂、洞口朝天,爾後親暱地抱著陶甕、臥地繾綣而眠的序章後,觀眾慢慢透過宛若潛入水中時才會聽見的低沉嗡嗡聲,跟著潛入接下來恍若夢中的情境。

前段演出中,陶甕洞口朝天及演出者呼喚「陶甕」的阿美語「atomo」,令人印象深刻;不只因為如此伏筆連接舞作中段,不斷自天降落,進而堆成四座沙堆的金沙,也因創作者選擇與陶甕共舞本身,頗值得深究。古來便定居花蓮、台東的阿美族有其製陶文化,在2021森川里海溼地藝術季中,葉海地的作品《風之片語/Phrases of the Wind》便是重拾阿美族古老技法,以麻線懸掛陶片,藉此聆聽大自然的風,向土地學習之作。


Calay絲線(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作品思索藝術與生命

筆者感到這兩部作品,一為大地藝術、一為表演藝術,但似乎存在互文、對話的可能。顯然,陶甕不只用於日常生活,也是一種藝術品。同時,從沙土到陶甕鍛造的過程也頗具意思;作品中段,演出者一度於自天而降、發著金黃光芒的沙堆中嶄露童趣、玩沙的遊戲感,讓人想起規劃草稿、靈感爆發之類的創作過程;此處再現的,或攸關藝術創作、孕育豐盛之事,但也不乏其他可能。

雖然創作者沒有以言語說明,但從作品後段老人吟唱atomo的歌曲錄音則會發現,這是一個思索藝術、生活、土地、文化的作品,無疑也蘊含了創作者從與耆老、祖靈、阿美族製陶文化的連結與共舞之回憶中,敞開對藝術與生活的感悟。


Calay絲線(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攝影Ken Wang)

綜言之,Pulima表演新藝站三個作品的創作手法、所屬族群不同,但都藉由學習母體文化,進而向內挖掘,並有所產出;之中不僅原住民文化尋根、族群認同及其與現當代生活的協調值得繼續努力,島嶼上多元族群對彼此的了解,也該透過更豐富的路徑與對話,以變得更加深刻,走得更為長遠。


註解:

1、作品相關訪談文章https://www.artqua.com.tw/post/padan(來源:《藝括藝術》)。

《Pulima表演新藝站》

演出|邱瑋耀、潘巴奈、林源祥
時間|2022/5/20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