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臺北城之巔 《彈指交鋒—琵琶決賽音樂會》
6月
28
2018
彈指交鋒(臺北市立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6次瀏覽
宋浩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簡稱北市國)主辦的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至今已舉辦第二十五屆,本賽事以琵琶、二胡與笛子,一年一種器樂輪流舉辦,在第一屆琵琶大賽時,兩岸三地各方琵琶好手幾乎齊聚台北以求奪得頭籌,當時驚人的盛況,便已奠定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在琵琶演奏家、以及整個國樂界的崇高地位,對岸的國樂界更視本比賽為公正且具代表性的世界級大賽,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2018年,器樂大賽再次輪到琵琶作為比賽項目,11名複賽入圍者經過嚴格考驗後,由浙江音樂學院教師楊婧、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生都嘟、繆怡雯,北京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生韓妍,以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許妙伊、王楷涵入圍決賽;決賽的下午賽程挑選了技術難度很高的琵琶獨奏曲《昭陵六駿》,在左右手精準配合掌控與力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大大考驗選手們在左右手機能性配合的功力與耐力,晚間決賽音樂會挑選的曲目則為中國作曲家金湘的琵琶協奏曲《琴瑟破》,由北市國協奏,並由擔任評審的瞿春泉指揮,首先上場的繆怡雯音色美妙,處理細膩,但在舞台上略顯緊張,韓妍則是展現出此曲的大氣揮灑,王楷涵收放自如、指尖奔馳,都嘟演奏結合肢體展現,許妙伊溫婉柔情、台風穩健,楊婧則在整體掌握上十分優異,文武皆宜。

本次決賽音樂會,北市國行政團隊亦與時俱進,晚間決賽音樂會搭配了臉書(Facebook)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樂友能透過網路即時欣賞,甚至加入網路評論、也可以參與預測投票,另外,今年主辦單位在獎項部分也增設了由北市國團員票選的「TCO團員特別獎」、由現場觀眾票選的「最佳人氣獎」、以及由五位現場資深媒體人票選的「最佳舞台明星獎」,可看出主辦單位欲扭轉決賽的話語權並將之多元化,增加受眾的參與程度,以求打破傳統中評審為大的比賽現象。

最後,比賽由已是第二次參加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的楊婧奪得頭籌,2009年時,仍為中央音樂學院學生的她也曾參加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並得到第二名,這是她時隔將近十年,趕在比賽年齡限制前,把握人生最後一次奪冠機會的嘗試,雖說在資歷與經驗上,楊婧均有大的優勢,但已是浙江音樂學院導師並成家的她,能在有限的時間中參賽,並完整呈現複賽與決賽的曲目,是非常不容易的,她的指上功夫也讓這第一名的殊榮實至名歸,第二名與第三名分別為中央音樂學院的都嘟,與中國音樂學院的韓妍,至於地主隊之一的許妙伊則獲得了「最佳舞台明星獎」,而同為地主隊,也是這次年齡最小的台灣參賽者王楷涵也同時得到了「TCO團員特別獎」與「最佳人氣獎」。

2018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可以說在各方面都具足了國際級大賽的規格,評審們面對賽程也非常敬業,即使賽程需持續至隔日凌晨才結束,也讓複賽的12位選手均完整演繹琵琶協奏曲《天祭》而不作刪節,擔任評審之一的瞿春泉雖已屆七旬,在決賽音樂會排練、彩排與演出亦全程投入,其體力與精神令人敬佩,唯一可惜的是如同之前的大賽,比賽時鋼琴伴奏的契合度仍是一個問題,過往大賽曾開放台灣選手自帶伴奏,但由於中國選手簽證問題無法比照,本次大賽主辦單位則是提供三位鋼琴伴奏,由12位複賽選手抽籤配合演出,或許大賽日後可以考慮讓複賽選手不分國籍均自帶伴奏,讓每個選手都能有最理想的發揮。

如同評審之一的旅美琵琶演奏家吳蠻在頒獎前所說,「今天的第一名並不代表你今後的第一名,今天的第六名,也不代表你一定是第六名」,本次決賽的選手都是非常優秀的琵琶演奏家,大賽的成績代表著過去的努力,「未來的天地,從明天開始」評審長湯良興勉勵著。

《彈指交鋒—琵琶決賽音樂會》

演出|臺北市立國樂團
時間|2018/04/25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