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在何方?無處話淒涼《半世英雄.李陵》
3月
09
2015
半世英雄・李陵(大稻埕戲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3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半世英雄.李陵》原為二分之一Q劇場於2008年應兩廳院「新點子劇展」萌芽而生的作品,2015年應大稻埕戲苑「青年傳統戲曲藝術節」之邀,再度重製搬演。

李陵為漢代名將李廣之孫,一門三代在漢朝皆有功名在身,故事自李陵歿後開始回流倒敘,由一名老漢與青年間的對話,講述起李陵被俘受降的過程。老漢轉瞬搖身一變為侍奉李家三代的劍靈化身,更時而化身劇中人物,時而跳出故事框架以旁觀者立場補敘,其中帶入了李陵的獨白、視若兄長的蘇武與妻子拓拔公主的視角,利用四人的敘事角度來做一個相異於歷史兩面評價的演出。

由四人的視角中,可以一窺對於李陵於兵敗投降的不同觀點,劍靈以傳統的歷史正反兩端,及自己跟隨李家三代的忠心觀點融入;蘇武則以忠臣之姿,輔弟之情做為主要訴求,拓拔公主以惜取英雄,不忍丈夫心傷的婚姻觀來構築,李陵的獨白於本劇中變成不知何方是家國,無處話淒涼的複雜情感。

較2008年初回版相比,本次增加了劍靈與拓拔公主兩個角色,活化了角色敘事的多樣性,卻也同時壓縮了李陵發聲的機會,整體劇情呈現一種跳轉式的連結,觀眾在台下所見,泰半是其他角色敘述李陵的旁觀者立場,他們都只看見自己眼中所觀察到的「李陵」,真正屬於李陵的自我,想講的話、想表達的心情,僅能在【望鄉】與【別歌】兩段折子的字裡行間方能一窺究竟,難以飽實表達李陵完整心聲,僅能從字裡行間擷取些許屬於李陵有家國歸不得,忠孝無法兩全的遺憾。

《半世英雄.李陵》中,當以蘇武與李陵的兩次相會為亮點,雙方對於家國之間的立場與認定,李陵其間的情感轉折,對故國家鄉的嚮往及期盼,對未來的不安及徬徨,是李陵在本劇於情感詮釋間,最豐潤的靈魂色彩;舞美沿用二分之一Q劇場一貫的技術手法,以多媒體屏幕為背景協助場景的替換,舞台中間立一斜坡的可移動式平台,利用實驗劇場的思維模式,將場景化繁為簡,翻轉必須耗費大量場佈的劇場規格;拓拔公主中間幾度出場,看似推動劇情發展,卻仍可看出為了爭取演員於後臺調度,舞臺暫時流於空轉的痕跡,也讓過場調度時間顯得冗長,少了讓觀眾沉澱,角色留白的餘韻,實是可惜。

整體而言,《半世英雄.李陵》並非為了幫李陵這個歷史人物辯白,也不是為了營造出李陵後半世的悲愴;編導選擇顛覆過往傳統戲曲的觀點,自其他角色的視角切入,翻轉歷史對於李陵棄漢降匈的兩極定義,也流露出近代傳統戲曲在忠孝節義與人性百態的必正必反單一觀點中,逐步取得多方探討的平衡方向。

《半世英雄.李陵》

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時間|2015/03/08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二版在編劇邢本寧的手下,似乎有意地解決劇情本身的單線以及僵化,而製造了更複雜的螺旋結構,去鑲住位處全劇中央位置的〈望鄉〉。這樣的安排發揮主角楊汗如的崑劇基底。(吳岳霖)
3月
10
2015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
欲問劇種前程,困頓卡關何嘗不是重究習藝初心的良機;實驗發想多方尋求當代新出路,卻也可能自蹈窠臼,反遭溺陷。莫急莫慌,務本抑末,不忘本也不只吃老本。
12月
18
2024
還是必須回應江之翠劇場難分難捨的根本?——若從現代劇場運用傳統戲曲的角度來看,江之翠劇場值得肯定;但若是純粹討論傳統技藝,則略帶無奈。
12月
16
2024
當《森林七矮人》持續作為兒童教育的表演劇目,則須回過頭來檢視,脫胎自經典的、傳統的價值觀,要如何調整與呈現,才能與時俱進?
12月
16
2024
對我來講,作品其中一ê重要ê價值是來phah破「唐人共同體」ê單一想像,挑戰文化kap血緣共同體所謂ê穩固假設,koh再ùi周茂生「釘根他鄉變故鄉」ê過程,kā「唐山/番平」、「Lán人/番」、「in(他族)/gún(我族)」ê界線phah破。
12月
16
2024
夢醒之後,李金蓮因為潘金蓮的境遇要成為怎樣的金蓮?是此劇難以解讀到的層次。更為要緊的是:李京璇在《金蓮與夢》之後,要成為怎樣的李京璇/演員?
12月
10
2024
在「承功」這個共演平臺,歌仔戲獨特「活戲」的「即興」特質是很難在「精緻化」的賽道與前述劇種競爭的。為了與古老劇種競演,每年參與「承功」演出的歌仔戲,除了凸顯師承傳統,展現藝術能量外,如何「老戲新演」反而是觀察要點。
1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