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移動的微型想像——貨櫃裡的《飄移計畫》
1月
30
2020
格格不入(演摩莎劇圖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9次瀏覽

楊禮榕(專案評論人)


貨櫃難民十二日——貨櫃劇場的十一個作品與一日連演,《飄移計畫》主題演出與體驗展由兩個貨櫃構成一組L型展演空間,狹小的貨櫃劇場以霓虹燈管、輪胎、舊衣和塗鴉為造型,閃亮而孤寂的座落在松菸廣場。

貨櫃中基本只有兩組上下鋪鐵床,鐵床不僅是舞台、觀眾席,也連結了宿舍、難民船與難民營的意象。創作團隊從空間上建立了流動性、臨時性與底層勞動感的基本氛圍。主題演出總共有十一齣,連續十一日演出不同作品,每日五場。每齣戲在首演過後,以近似電影的拍攝手法,在youtube上公開播放。第十二日則是十一齣戲的馬拉松連演,從早上十一點四十開始,在同一組貨櫃中一齣接一齣地上演,直到傍晚六點為止。當日更以三百六十度視角在臉書上直播,意圖讓作品能夠觸及更多觀眾。【1】

演出主題涵蓋各種視角的跨國移動,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聚焦某國家與台灣之間的遷移史,如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美國等,分享近代史中與台灣有關的遷移、避難、收容、監管或移工剝削。如〈南海血淚〉的澎湖越南華僑難民營,〈安慰的島嶼和身體邊界〉談論冷戰時期充斥台灣諸多海港城市的酒吧文化。另一種是當代移民者的日常處境,以旅人、移民、移工、雇主的角度呈現不同立場的想法,多層面的思索歐洲的國民與難民、台灣的移工與雇主之間的矛盾對立與階級差異。例如〈隱形的國民〉中在台灣出生、長大、求學,卻從未擁有身份證的少年。〈格格不入〉中整日勞動求溫飽的歐洲民宿老闆,願意為來自台灣的旅人精心籌備一整桌生日好菜,卻痛恨來自鄰國的難民。〈便宜的人・移動的生活〉的少女,堅信二十四小時照顧阿嬤的外籍家庭看護,只會躲在不能鎖門的房內為家鄉幼子偷偷哭泣,不可能寫出文學獎作品。少女大聲要求看護「回你自己的家!」。

貨櫃空間僅容納每場約六至十名觀眾,不到一米的觀演距離,觀眾以各種歪斜和半遮蔽的視角,觀看坐在床鋪上、站在床前、縮在床底下的表演者,喝著表演者遞過來的熱茶、分享著表演者剝開的橘子、呼吸著表演者隨手亂噴的無名噴霧。觀眾坐在雙層床舖、汽車座椅、塑膠桶、輪胎、小板凳上,經歷猜拳生死鬥的候補者還得爬到床鋪二層往下看。筆者只要稍微放鬆腿部肌肉,就會踢中前面觀眾的屁股,只好縮著手腳和大家擠在一起,在斑駁的貨櫃和鐵床中,微微體驗偷渡者的身體空間感。因著這樣的空間條件,演出者也幾乎都採取單人表演的形式。

乍看之下,《飄移計畫》是一個小規模、小場地的微型製作,實際上卻是相當深刻而龐雜的大計劃,每場戲的內容有問答、表演和聲音裝置三種觀演關係,計畫包含不同主題的十一齣戲、體驗展和書展等展演形式,傳播上包含了現場演出、公開影像和現場直播等藝術媒材,顯現創作團隊以劇場反思社會問題的強烈意圖,也反映出劇場的當代社會性。此演出計畫意圖將跨國移動議題龐雜的社會與歷史問題,濃縮到具體的貨櫃空間中,再從貨櫃的劇場時空中,拉開了百年歷史縱深的檢視,橫跨亞、歐、美洲地理的觀察,以細緻而多面向、多媒材的角度,重新思索移工、移民、難民和偷渡等等跨國移動的現況與困境。並且,這些故事不只是移工、難民或偷渡的不幸故事,涵蓋了跨國移動的移出國之民與移入國國民的矛盾情節,打開一種超越當代移工運動的想像,一種更大邊界的跨國移動思考——人與土地全球性離散。

跨國移動不只跨國婚姻的家庭問題,不只是東南亞移工的歧視或勞動剝削問題,更不只是歐洲邊境或海岸的難民問題,而是一種全球性的離散,人與土地、語言、文化的全球性離散。而人的流動是生存所需,將跨國移動從難民、偷渡、逾期居留等國家、律法、慣例的框架,拉回到人權與生存層面來思考。

貨櫃不僅是長途或跨國運輸的重要工具,也是近代難民常見的偷渡工具。聲音裝置開頭的英國冷凍貨櫃車求救簡訊的模擬錄音,更是將觀眾所在的貨櫃瞬間與全球的偷渡貨櫃做了連結,提醒著觀眾,跨國移動問題仍舊是一個全球性的進行式。


註釋

1、演摩莎劇團臉書粉絲專頁上可見所有三百六十度演出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Performosa/

2、筆者有觀看到的演出作品為:

Floating S04:虫章虫郎

Floating S07:南海血淚

Floating S08:隱形的國民

Floating S10:便宜的人・移動的生活

Floating S11:格格不入

《飄移計畫》

演出|演摩莎劇團Performosa Theatre
時間|2020/01/05(當日十一個作品皆有演出,筆者將有觀賞的作品列於註釋)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文創大街特設貨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論是關於難民、無國籍者、移工等,或是國族與疆界的移異認知,以單獨編創的方式,讓七位演員自發創作,共同完成了貨櫃「飄移計畫」的十一個作品。也因此,十一個作品彼此獨立並無敘事關聯,卻也得以譜出從台灣向外觀看的全球化個體移動。(黃馨儀)
1月
30
2020
在此我暫時擱置對於演摩莎「如何」選擇主題的疑問。我認為研究以及主題的移動(研究主題也可以處於飄移之中),更牽涉到研究者的自身關懷,相較上述,我更好奇的是,在這個暫時性的呈現中,我們能夠感受與帶回什麼。(劉純良)
1月
30
2020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