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生育計劃 – 強制排卵》以戲謔拆解符號和迷思
9月
17
2024
新女性生育計劃——強制排卵(認真練舞中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81次瀏覽

文 謝曉陽(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領域研究所學生)

甫進入表演場地,身穿藍灰色家丁漢服的女表演者便朝我喊道:「取卵吧!我要生!」然後奉上一盤紅色飲料,像極基督教聖餐中的葡萄汁,說喝下會啟動卵巢力量。於是我強忍著笑,拿著小杯子,挑了地上其中一塊疑似佛堂拜墊坐下。場地空間非常狹小,不超過八坪,牆上掛著滿是「卵」字的白布,投影機在牆上投射:「新女性生育計劃之強制排卵佈道大會」,講台上放著酒、茶、電腦和打碟機,地上散佈粉紅色彈彈球,活像一顆顆卵子。

我對凍卵認識不多,唯一經驗來自髮型師的分享。話說有次她一面按摩我的頭皮,一面說:你年紀也不少了,快凍卵吧!然後向我展示青藍色斑駁的肚皮,說是每天自行施打排卵針的結果。追不上時代的我一直以為凍卵是闊太明星才搞的玩意,冷不防原來這已是30+未生育女性多少會考慮的選擇。隨便上網搜尋,就一堆商業宣傳口號:「首創卵子銀行」、「為未來埋下幸福種子」、「14天換生育自由」⋯⋯

佈道會開始後,「護法」和「師姐」恭迎撥著粉紅色繡花扇的「卵巢無限上師」上場,十多位觀眾立刻(被迫)變成「弟子」,參加這場胡說八道的佈道。「上師」先跟「弟子」問好,講一堆邪教,甚至正派宗教也常說,似是而非的安撫和祝福,又教授「排卵」手印,請大家跟著做,反覆念頌。


新女性生育計劃——強制排卵(認真練舞中提供/攝影Sharon)

說到高潮,「上師」爬上講台,一臉嚴肅,與「護法」和「師姐」跳起作法似的舞蹈。「上師」選用的是西洋流行曲,先是《Chandelier》 ,然後是《Boom Boom Pow》,熟悉的夜場音樂忽然被賦予宗教意義:「1,2,3,1,2,3 drink!」,「上師」把「聖餐」從高處灌進兩位門徒口裡,彷彿說取卵就如酗酒般狂妄;「Gotta get that! Gotta get that!」,她們緊握拳頭,「that」變成了勢在必得的卵子⋯⋯一場舞蹈把歌詞重新定義,令觀眾都忍俊不禁。

然而計時器響起,打斷了「上師」的表演。她默默走到台邊,在空靈鼓和吟唱伴隨下,坐在單人沙發上,抱起Miffy玩偶,為它的肚皮施打排卵針(這儀式在整個表演中反複出現)。「護法」和「師姐」喊起咒語加持,向天花板灑出大量假鈔,紙幣一張張在觀眾間散落,彷彿是取卵之壯舉所耗費的金錢。

打完針,「上師」又繼續演講。這時她變得像保險、財策經理,先是從現場收集的問卷了解「弟子」背景,針對「弱點」——例如年紀大,或是男性,多加鼓勵,甚至舉出一點也不科學的人體圖,一再強調雄性弟子只要相信「上師」,也可啟動「幻卵巢」。也許我們要考究的,不是演說內容,而是演說模式——不論是宗教、保險還是生育的迷思,不都是透過這樣具組織性、規劃性的儀式不斷潛而默化、傳播、鞏固嗎?「上師」進而談到業績——原來取卵不止取卵,還要比較取得的卵子多寡。為了增強競爭力,她教授弟子「養卵操」,展開一系列的動作演出和互動,此時害羞的我慶幸沒有買更高價門票,否則便要到講台前親身示範(笑)。最後「上師」不忘展示QR Code,請現場觀眾「與上師結緣」——追蹤舞團粉專,又推廣「養卵操」課程的限時獨享優惠,極盡搞笑之能事。

笑歸笑,表演深刻地嘲諷著,現實中習以為常的行為和信念,往往指向虛無,每天盲目遵守,頌念的人,有確切思考背後的意義嗎?「你愛上帝嗎?」「愛!」「你今天有跟上帝祈禱嗎?」「沒有⋯⋯」「你念的這句佛經是什麼意思呢?」「唔⋯⋯我不知道。」「為什麼要生小孩呢?」「因為生小孩人生才完滿呀。」每天我們都被象徵式的口號包圍,但表演者身體力行,以戲謔拆解符號和迷思。


新女性生育計劃——強制排卵(認真練舞中提供/攝影Sharon)

佈道會當然少不了真人見證。來到尾聲,「上師」說該師姐因急事缺席見證,改以影片播放。當我們以為又要看到什麼奇怪東西時,牆上卻投射出主演本人的文字日記,以較為靜態的方式朗讀。主演剖白了自己十四天的凍卵心路歷程,聽著聽著,發現取卵還真是複雜,須要施打長效、短效排卵針、破卵針,施打部位、時間也非常講究。「護士說:下午2時34分,一分鐘都不能差」——說到重要字眼,牆上的文字就會趣怪地變形。文字分享雖然冗長,但為這場富有玩味的表演增添了一份認真與深思,成為完美的收尾。

回家路上,我又想起我的髮型師。話說後來她取卵成功,也順利懷孕,生下嬰孩,但幾個月後又說要離婚。為什麼呢?我問道,同時想起她滿是瘀青的肚皮。她說自然產後第三天,她按醫院指示準備下床,看著同房的媽媽一個又一個被丈夫攙扶、接走,自己的老公卻不見蹤影,她打電話去問,老公竟說他還在家裡大便,請等等——那一刻她就後悔了。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新女性生育計劃——強制排卵》

演出|認真練舞中
時間|2024/08/24 14:34
地點|小路上藝文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親密近地》的編舞家奧萊・康詹拉與艸雨田製作團隊,成功將抽象的文化政治,轉化為極富張力的舞台視覺與身體語彙。
6月
26
2025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比較可惜的是,《界》過於偏重高敏感人士「日常行為」模式的複刻,而限制了動作在劇場中可能的想像,在作品的敘事上,也少了「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的描繪。
6月
25
2025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
從改編的手法來看,如果說《閉俗Pí-Sú》是屬於海棉吸水式的放大版,《搏筊》則大致保留原作的內容、並在作品的前後增加段落,屬於加載型的擴充版。
6月
06
2025
舞動的身體與河水的影像交疊形塑為流動地景,是一幕幕內心情感的獨白,又像是一場儀式性的淨化歷程,形成多變的符號意象,將觀眾帶入一場關於失語、記憶與存在的經驗世界。
6月
04
2025
為何最深刻的顛覆仍由男性完成?女性是否仍被期待回歸那個柔弱而寬容的敘事角色?浪漫的芭蕾舞意象。形式的當代,是否尚未真正撼動情感結構與角色邏輯的深層秩序?
5月
28
2025
《永恆回歸》不是一次對單一文化的回望,也非純然的個人返鄉敘事,而是一場藉由舞蹈身體展開的複數對話:關於傳承與創新、個體與群體、離散與歸屬。
5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