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知識生產——《肉身風景》中的「觀眾」位置
1月
06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9次瀏覽

呂樾(台灣大學台文所博士生)


《肉身風景》是由 Meimage Dance 藝術總監何曉玫與數位藝術基金會共製的虛擬實境(VR)作品,並很大程度延續了《極相林》中對於「身體」的思考。可以說,《極相林》嘗試剝除了對於舞者的原本想像,使舞者藉甫演出開始時的儀式段落成為一組組肉身團塊,而此一由肌骨「強度」(intensity)而非「故事」敘事所組配的舞蹈演出,在很大程度上解消了「舞者(表意)」的連結,而是肌、骨、力量的持續流變(becoming)的無器官身體(OwB),並以此回歸到「極相」這個生態詞彙所指涉的「演替」本身。《肉身風景》則更進一步將「觀眾」加入上述提問,即「觀眾」能否,且又如何參與整體影像運動之中。

在《肉身風景》中,觀眾將置身於一個躺在無際灰色沙(山)丘中的巨人腹部,隨著巨人逐漸起身,觀眾的「觀看位置」也隨之移動,一路由右腳銜接至左腳、背部並「滑」上巨人的頭部,並且在最後(如果你願意的話)與巨人四目交接。整體而言,因為作品本身無明顯的敘事軸線,且扣除已被預設的移動路徑與巨人起身姿勢,在移動的過程中觀眾可自由選擇欲觀看的方位,是以不同的觀眾將擁有不同的體驗。重要且與《極相林》類似的是,因為觀察對象(巨人)的體積過於龐大而觀眾視野有限,除了少數時機,觀眾不太有機會見到巨人的整體形象,而只能看到某些巨大而無法掌握的灰色塊體在眼前揮舞,甚至因為周遭環境均為灰階色調,也模糊化了巨人與風景的界線,巨人因而成為地景的一部份。我認為,此處的問題或許不再是「舞蹈作品」的「意義」為何,或是否能「再現」或「傳達」某種由身體的藝術形式帶來的共感(尤其本作仍被視為舞蹈作品的「VR版本」),而是觀眾的視覺經驗與體感經驗如何、與能否參與作品的運動?

首先,因為《肉身風景》雖多次將觀者推挪至「立足點狹窄」的身體部位(如:膝蓋、頭頂),以至於視覺上認為自己即將墜落,但由於缺乏如具體的「突發驚嚇」或「墜落」等VR作品中常見的視覺驚嚇,觀影時的帶入感並不能說強烈。另外,雖有賴於呼吸音效的強大與起伏的巨人肚皮,加劇了巨人「鮮活肉體」的意象。但也因為此處的強烈「擬真」,更迫使觀眾意識到,其腳踏的並非柔軟且在起伏的軀體,而是堅實的地板。再者,觀者移動時僅能以「滑行」,而非「行走」的物理擺動。是以,即使觀者隨著巨人身體不斷運動,但觀感依舊弔詭地卡在靜態的景框(film)觀看與動態的「參與影像運動」之間。

在此提及觀影的尷尬並非要指責《肉身風景》不夠「真實」,或指出現有技術的限制。如同王柏偉所述,所謂的VR(virtual reality),有別於紀傑克提到的「虛擬現實」,並不指涉網路空間的「整體」想像,因該思考預設了「整體」之外尚有一個處於離線(off-line)的現實,且其中還有一個「觀察者」以指稱「網路空間」。相對的,在VR中「藉由『沉浸-互動』技術的幫助,多個平行世界得以同時出現,因而在「虛擬實境」中,世界之於觀察者的關係,從『再現』變成『呈現』(prasentieren),而觀察者與平行世界的關係,不再是「虛構性現實」,而是「虛構就是現實」(reality of fiction)」【1】。是以,上述視覺與體感經驗的斷裂並非意味著「現實物理世界」的不斷現身,而同為「『肉身風景』世界的一部份」,由此可見,將詮釋導向作品的不足並不具意義,而應一併納入其世界觀之中。但若將觀影時的弔詭體驗也視為作品的一部份,則此一在之間(in-between)的不協調又意味著什麼?

我認為,與其說何曉玫試圖藉「沉浸-互動」技術解消「舞者」與「觀眾」間界線,並使觀眾「體驗到精神化的地景,進而實踐《極相林》舞作編創時,對生命的想像、痛、以及身體共感」【2】倒不如說《肉身風景》中身體與視覺的反覆斷裂與不協調,既強調了「我(作為觀眾)」在場,也提問了在「VR」與「舞蹈」的脈絡中,觀眾如何被賦予能動性。在觀「舞」時,不只觀眾無法一窺舞者全貌,舞者甚至成為了地景意象(Image)與肢體殘塊,我們是否還能清楚指稱「舞者」作為生產意義的主動者?而在VR中,攝影機的視角與不協調的視覺/身體感不斷逼迫觀眾在靜態的景框(film)式觀看與動態的「參與影像運動」之間來回移動,每一次的移動與不協調都前景、並問題化了「觀眾」的觀看位置。當不管視覺或身體的體驗永遠都如此斷裂而艱鉅,觀眾永遠都只能依據地景的配置尋找對自身最有利的閱讀「姿勢」,不管是物理上的蹲在地面觀影,或是形而上的作品詮釋配置,在這個意義上,「觀眾」得以被作品「賦權」。若說《極相林》透過以肌、骨拼裝出的臨時器官拒絕了一個統一整體的舞者「形象」;《肉身風景》則進一步挑戰了「舞者(表意)-觀眾(接收)」的分工等式。舞作中,在使「舞者」成為地景的同時,「我」作為一個怪異的參與者,一個在巨人的平行世界裡格格不入的幽靈,反過來在身體感上被賦予了主動參與/不參與、詮釋/不詮釋的自主權,變相的破壞了觀眾往往作為接收者、被同感者的被動立場。

註釋:

1、王柏偉〈VR與形塑世界的三種模態〉,《藝術松》,1期,(2020,11),頁13。
2、參見《肉身風景》展覽介紹(https://dac.tw/from-flesh-and-blood-to-virtuality/

《肉身風景》

演出|何曉玫舞團、在地實驗
時間|2021/12/10 17:00
地點|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你可能還想知道:

《肉身風景》為2021新舞臺藝術節X數位藝術基金會─《肉身到虛擬:極相林VR展》其中一件作品。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賞《肉身風景》時,必須連續調整自己的身體與神經感知以維持和巨人的互動,彷彿就像孫悟空在如來佛的掌中一再「翻跳」,讓觀者親自化身成為作品中的一個角色,與另一個角色互動以完成演出。(黃復君)
1月
28
2022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