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框架的原創熱力來襲《斌.衝擊效應II──林瑞斌嗩吶獨奏會》
1月
23
2024
斌.衝擊效應II──林瑞斌嗩吶獨奏會(林瑞斌提供/攝影Snowdrift Li)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6次瀏覽

文 周緗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生)

2023年末,在氣候趨寒的臺北,有一股創新超脫的熱潮來襲。《斌.衝擊效應II》以臺北市立國樂團嗩吶演奏家林瑞斌為主角展開,特邀青年演奏家刁鵬、作曲家徐瑋廷、歌手閻韋伶、瘋嗩樂團(Crazy Suona)、元樂團(Meta Band),並委創多首作品,為國家演奏廳的冬日午後注入跨界多元的青春活力。

演奏會開頭以《夜深沉》拉開序幕,林瑞斌將京胡曲牌重新移植,編製為中音加鍵嗩吶獨奏與鋼琴搭配之版本。可以在曲間聽見傳統戲曲夜深沉中嶄露楚霸王項羽哀戚的經典樂句段落不斷重複,同時設置時不時閃爍的藍色舞臺燈光,帶入即將面臨亡國深沉的氛圍;伴奏鋼琴以爵士形式的編曲配置,透過更加當代的語彙結合東西方元素,以展現虞姬歌舞的情景,並給予本曲復古又優雅的面貌。

接下來為委創曲目《醉八仙》,透過爵士編曲來更為生動地描繪傳說中八仙飲酒比試的場景;同樣是以鋼琴與嗩吶的編配,卻展現了與前曲極為不同的情緒,繚繞於耳的音樂活潑流動,帶動了現場氣氛。而第三首曲目承接住其熱度,安排了嗩吶之間的《Busking》,在曲中兩把嗩吶互相對峙,時而競技、時而合作,以高難度的吹奏技巧及高密度的配合默契,為在演奏廳中的觀眾營造了點綴在城市巷弄中的街頭藝術風貌。中場前,像是想調和觀眾逐漸高漲的情緒一般,林瑞斌藉由融入民歌《蘭花花》作為旋律動機發展的雙木管演奏曲《双木林》,與其師林子由得以透過管子柔和的音色以及對於同一樂器不同面向的詮釋視角,相輔相成地訴說兩人之間亦師亦友的情誼。

下半場由的管子四重奏作品《夢湖》作為開端,曲目意欲描繪位於新北市汐止區夢湖一處壯闊靜謐的自然生態,其中編有富旋律及節奏性的各聲部堆疊段落,以表現湖邊嬉戲的動物。只是總感覺管子這項樂器本身的聲響較為單薄,壯闊之意稍顯薄弱,是為可惜之處。


斌.衝擊效應II──林瑞斌嗩吶獨奏會(林瑞斌提供/攝影Snowdrift Li)

接下來林瑞斌與瘋嗩樂團一同合作,帶來了極具趣味的委創作品《太太不讓我喝酒》,整曲分為六個段落,使用鋼琴、爵士鼓、電貝斯、笙與傳統及加鍵嗩吶作為編曲配置,以融合爵士曲風呈現。起先就看見演出者們攜帶「酒瓶」上舞臺充當道具,除了器樂的聲響,更搭配燈光效果加入了些許戲劇的動作元素(日暮黃昏的下班時分、歡騰欣喜的酒館嬉鬧等),繪聲繪影地將飲酒作樂豁然嘻笑的氛圍融於空氣中,讓聽者如癡如醉。

最後的篇章是先由歌手閻韋伶將富有磁性的人聲作為器樂,與嗩吶及電貝斯一同融入在《林》之中,強烈的電子效果使得全場籠罩在音響所造成的共鳴內,這是鮮少能夠在演奏廳中遇見的特殊聽感。而壓軸曲目《Soul in Suona》的主題則是在於將靈魂樂富含情感的旋律線條與爵士的變化多端的節奏型態結合後,再交由嗩吶與搖滾樂團合作詮釋,目的是使其自身的特殊音色得以展現。

本次演奏會全數配器以小編制為主,前半場皆以爵士型態的編曲連結貫穿四首曲目,後半場似乎是以較為實驗性質的跨域作品呈現,包含融合爵士樂曲、人聲與電子樂器等,豐富的曲目配置加上舞臺燈光的設計運用,演出過程極為活潑生動。距離首度《斌.衝擊效應 I》已是七年前,林瑞斌作為第一位以跨界音樂型態舉辦個人音樂會的臺灣當代嗩吶演奏家,近年來不遺餘力地開拓嗩吶的演奏形式與範疇,並不斷汲取融合多元的養分,使得今日的《斌.衝擊效應II》更為熱力四射。

臺灣位於多元文化的集匯點,自由開放的環境除了賦予創作方極大的想像空間外,更為作品的呈現與詮釋帶來更多可能性。當今有愈來愈多團隊願意敞開胸襟嘗試新意,讓傳統舞臺沾染上各式各樣的色彩,相信未來更將迎來創演者大放異彩、百花齊放的時代。

《斌.衝擊效應II──林瑞斌嗩吶獨奏會》

演出|臺北市立國樂團
時間|2023/12/10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