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參與《停格》
9月
22
2016
停格(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6次瀏覽
林乃文(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以獨樹一幟的劇場風格著稱的河床劇團,過去多以不同領域秀異藝術家的精神世界為靈感,提借出某種「心領神會式」的「對話」如:超現實畫家馬格利特(René F. G. Magritte)、劇場藝術家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 Baudelaire)、日本視覺藝術家草間彌生(くさまやよい)、歌劇音樂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台灣詩人夏宇等;感覺都是跟高手過招,而且不管怎麼化成,最後總能一貫地保持「河床」的意象風格。此次改以台北市高中女生為對話對象,一群孩子以上大人未滿的青少年,並且是肉身實際參與式,結果格外令人好奇。

作為河床的戲,《停格》難得出現了「台詞」——手札日記式的喃喃自語,流動在少女的嘴上以及文字打在牆上——且時間一長逐漸有融化為背景的傾向。開場不久,兩個女生手牽手拿著自拍神器,從中門走入房間,自我盯視的臉孔特寫就投影於牆壁,令我聯想起1994年的高中女生自殺事件。直至女孩之一倒地,另一個直定不動,這個聯想鎖鏈轟然斷裂。一把白粉灑在地上那女孩的臉上,湮滅了她的五官,另一個鎖鏈重又打開,但已然是別的故事。像這樣不斷創作出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耽入想像的意象,是河床的強項;這些意象並不作敘事性的連貫,而彷彿一個個突然闖入腦中的畫面,倏來倏去、碎裂流散、突梯轉向,一次又一次取消或推翻人們閱讀符號的系統慣性。而人們便從中自由選取,各自拼貼出自己的閱讀。

十二名少女,或單獨,或成隊,或三三兩兩,從不同出入口走上舞台或安靜離開,構成意象片段。這次舞台不是逼真到奇詭的典型家庭內室,而設計為開口面向觀眾席的ㄇ形素壁,內一層,外一層,像一座開向觀眾席的庭中庭,三面皆門,四方迴路;整體較為中性、開放、流通,把空間定義讓給投影和表演者來完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女隊中唯一的成人女子(鍾莉美飾),她站在圍庭中央,影像在地面潺潺流動,彷彿一個個檔案櫃在她腳下打開、闔上、陷落,使她無法移動半步。從各迴路或門洞進來的年輕女孩,有如過往的自己,在記憶之洋中照面;又或如不同選擇下的自己,識不識已無妨。森冷的牆好像複製機,魚貫地走出一個又一個面容神韻相似的女孩。

但在某個時刻,成年女子又恍如少女們的母親,推著小推車出門野餐,而原本溫暖愉快的親情場景,卻又在瞬間脫軌失格成為暴虐餵食。最後,如同教室的平光燈管下,少女們紛紛入座,猶如她們的學校日常停格,望著黑板的方向(實際也是觀眾的方向),看似一致,其實各自沈緬、發呆、騷動不安;而比所有語言都更顯得真實的聲音竟然是,她們的校歌,規訓化的歌聲。或許那也喚起了觀眾的青春回憶:成長,其實是一連串規訓化的過程,是我們在想像中撐開了隙縫的存在。

這或許只能說是我的閱讀。意象一如以往是觸媒般的碎屑,漫撒於心靈邊際,提供有心人自行織網。

《停格》

演出|河床劇團+中山女中
時間|2016/09/09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以緩慢的動作,與攝影幻化為錄像所帶來的時間感呼應,透過抽象純淨的肢體語彙,或是大步跳躍、時而向後與先前的移轉開的動作反饋的氣勢,與巨幅的慢速影像刻劃時間的更迭對話,帶來現場與過去的時空交織痕跡。(張懿文)
3月
01
2017
導演企圖讓他們成為透明,那些易感,將事物以自己的方式連結,劇場中個人獨特的展現,非線性發展的劇情,回溯感官記憶,劇場的舞台投影與氛圍形成力求讓女孩呈現自己,自我雕塑的可能性。 (陳元棠)
9月
21
2016
刻意製造的緩慢中,表演的某些部分,確實類似於印象的殘片。這些殘片是否是宣傳中所謂的「動態雕塑」?可能必須回歸到與中山女高學生合作的命題。與這些演員、舞者合作的過程,是真實的過往,在劇場中真正面臨的,是演員的過去。(劉純良)
9月
12
2016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