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夜晚《俄羅斯之夜》
12月
29
2016
俄羅斯之夜(新逸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3次瀏覽
陳姵霖(表演藝術人士)

新逸交響樂團年度表演,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季軍得主陳宣堯鋼琴家合作,並在音樂會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首協奏曲在鋼琴界被譽為「世界上最難的曲子」。

從演出節目的雅俗共賞,可見選曲的用心。當天演奏曲目從浪漫樂派到國民樂派,由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序曲》揭開序幕,這首樂曲緊扣劇情,指揮家精準細膩地掌控音量,樂曲開頭營造的氣氛緩緩的出來,時而平靜、時而波濤,優美動聽的旋律不斷的出現,飽滿的低音聲部也緩慢的進行,清楚地聽見那柔美的樂句線條,腦海裡不自覺浮現出一幅浪漫的畫面。到了快板,樂曲描述兩大家族因盛怒引發的世仇,打擊樂切分音的混用,加深了劇情氛圍,樂團詮釋在大小聲的轉換,讓聽者感受到強勁激昂的節奏與力道。結尾,指揮家努力的營造樂曲的高潮情緒,定音鼓聲把樂曲推向了最高潮,樂團力道以及大小聲控制完美,讓聽者融入在故事場景裡。

第二首曲目演奏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樂曲分成了十個段落,其中一段「漫步」,穿插於全曲,旋律極為動聽令人印象深刻,每一段的演奏彷彿像看一幅畫,指揮家開始速度稍慢,漫步主題的沉著,踏著堅定卻帶點悠閒的步伐漫步在展覽會,這緊扣了《展覽會之畫》的創作心情。指揮家每段的情緒的轉折十分漂亮,稍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杜勒麗花園〉那段,長笛的吐音技巧稍微有點小拖拍,低聲部也有點大聲,蓋住了一點主旋律。整體來說,音樂營造的氣氛是令另人深刻浪漫。

下半場曲目由鋼琴家陳宣堯協奏,演出將浪漫精神發揮到極致的協奏曲,而且也是二十世紀所創的樂曲當中,最傑出的協奏曲之一《拉赫曼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精湛的琴藝,令人佩服,指揮家姜智譯與協奏者彼此建立起非常良好的默契,鋼琴家帶領著樂團,沉穩、快速、穩定的演奏,整首曲目演奏超過五十分鐘,協奏者看似輕鬆自由的彈法,但傳達出來的音樂表情、情緒還有力道,一點都不打折扣。鋼琴家不刻意的賣弄技巧,也沒有誇大的動作,最自然的音樂詮釋,最令人深刻,音樂一層一層不斷堆疊,完美地詮釋了這首高難度曲子。

綜觀整場演出,雖然非假日演出,但觀眾座無虛席,可見大家對藝文活動的支持。演出最後,因觀眾持續不斷的掌聲,演奏家加了許多首安可曲,散場時,不少觀眾仍熱烈的討論並有著開心的笑容。演出精彩萬分和感動,相當令人回味無窮,未來,期待新逸交響樂團能跟各種不同藝術家結合,演奏出更不一樣的音樂,激發更多不同的火花,帶給觀眾無限的回憶。

《俄羅斯之夜》

演出|指揮姜智譯、鋼琴陳宣堯、新逸交響樂團
時間|2016/12/09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