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現代節奏感的遲小秋版《鎖麟囊》
9月
13
2013
鎖麟囊(北京京劇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89次瀏覽
林立雄(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

這次的北京京劇院「傳承之旅」,非常多的名角,來到台灣演出。其中,遲小秋這位程派青衣的傳人也不例外,帶來了程派最經典的劇目《鎖麟囊》,也是檢視程派青衣是否有著深厚功底的一齣戲。

遲小秋所主演的《鎖麟囊》,明顯的看出北京京劇院在排戲時,情節上雖沒有太大的更動與改變,但在某些部分,如唸白、部分唱段、角色等,甚至是排練上的調度,皆有些許的變動,整體而言,戲劇節奏是偏快且流暢的。在過去程派青衣演出全本《鎖麟囊》,皆按照程硯秋先生當年演出的版本演出,又或只少許的更改些念白,讓角色的活潑更顯,使人喜悅,如張火丁、李海燕等程派傳人,皆未對程硯秋先生當初演出的版本作太大的更改。魏海敏在近幾年,也曾搬演過全本《鎖麟囊》,也並未對程硯秋先生的劇本作太大的修改與調整。

遲小秋這次帶來的《鎖麟囊》,是2011年於廈門人民大會堂的演出時所改編過的版本。遲小秋演出版本在第一場,即演出〈選奩〉,而將兩父子儐相的戲,往後挪了兩場,甚至直接地刪改掉程俊、胡杰兩位丑角的戲分。而枝微末節於大水沖散登州後,兩位丑角的出場唸白,也刪去不存。這樣的刪改下,也使整個全本《鎖麟囊》的演出,更精煉,也更顯得流暢不冗長。這樣的改動,或許也與戲中所著重的行當有關係,《鎖麟囊》本身即為一部彰顯程派青衣唱工與作工的戲,遲小秋版本的《鎖麟囊》在其他的角色上刪改唱念,如薛良在〈選奩〉部分,少去了原本的唸白與散版唱段,而是梅香直接唸白,讓整齣戲在演出上能夠凸顯程派的唱腔特色,將整部戲的戲劇節奏緊湊。

但,在這次的演出中,稍嫌突兀的是在於人員的調度與配置部分。遲小秋版本的《鎖麟囊》並未運用傳統戲曲所特有的角色檢場,而是將檢場的角色改為薛湘靈家或盧家的奴僕(由花旦扮演),由這些奴僕來搬移場上的桌椅。這樣的更改或許是為了要讓整部戲,在戲劇情節與節奏外,使整齣戲更有現代感。但檢場的角色本為傳統戲曲演出中,換場所必須的角色,即便檢場的角色與劇情無關,然而,在安插角色替代檢場工作的同時,似乎又失去了角色的本身在舞台上所具有的意義。上半場,發生了道具闖出幕後的事件,排練上發生了疏失,或許這也是少了這些檢場管理場上的桌椅而發生的。但,幸好,並沒有因為如此而影響整齣戲劇。遲小秋身為程派的傳人,在這次的演出中仍是非常出色的,無論是〈春秋亭〉中的唱段,下半場的二黃慢板、快三眼部分,皆唱的非常出色,〈朱樓〉所展現的水袖功,更是讓觀眾們為之一亮!

《鎖麟囊》

演出|北京京劇院
時間|2013/09/02 19: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遲小秋唱得如何、水袖甩得如何,才是《鎖麟囊》的注目之處。欣賞遲小秋所體現的京劇藝術,可能遠比《鎖麟囊》這部戲本身還重要許多。於是,不改動情節,其實是因為重點可能不在於劇情。(吳岳霖)
9月
17
2013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
《戲神養成記》作為三十年大戲,除了是尚和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以戲神與劇團入題,也帶著對於這三十年來經營劇團的省思與心得,對自我的承擔給予期許及肯定。
6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