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開創視野《豬探長的祕密檔案III─棋逢敵手》
5月
29
2015
豬探長的秘密檔案III—棋逢敵手(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6次瀏覽
陳福祥(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

《豬探長的祕密檔案III─棋逢敵手》是一齣兒童推理劇,跟著豬探長與小跟班花生一起「仔細看一看,用心想一想」從細節中找出蛛絲馬跡,動腦想一想之間的邏輯。同時,此齣納入兒童劇鮮少會提及的「死亡議題」,藉由表演技術手法以及詼諧俏皮的語言及動作將嚴肅的氣氛轉為輕鬆,讓小觀眾們去了解它而不是畏懼。

由於此齣為推理劇,為了要讓觀眾們從戲中去尋找各式各樣的線索,需要較多時間在前期醞釀以及最後推理解謎,所以演出時間為三小時,相較一般所認識的兒童劇是個重大的突破,要如何緊緊抓住觀眾們的專注力呢?秘密,強烈的好奇心總會想要了解背後所隱藏的事實,想要知道,就必須仔細地在戲中找尋線索。但找尋久了總是會厭倦,此時再藉由旋轉舞台、歌舞的表演方式、角色動物服裝等方式再次抓回觀眾目光。其中,旋轉舞台的設置最為吸引,它就好像在觀眾身上綁了條線在舞台上,當舞台轉動時,觀眾的目光也跟著一起被拉著。再加上簡約的門與牆,讓觀眾也能一起隨著演員的腳步到下一間房間探索。

既定印象是我們了解事物先入為主的想法,但也因此而能有第一次接觸事物的機會。編劇想藉由動物的特性以及人們對於他們的既定印象來著墨,一方面動物的習性相較於人較為獨特且多樣,能拉近小觀眾們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在拉近同時也試著想要打破一些刻板印象。如戲中的豬探長以聰明的頭腦進行推理及運用靈敏的反應讓自己逃過殺機,這就打破我們對於我們豬的既定印象:愚笨、緩慢。

這也默默地跟編劇所要傳達的意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劇以「眼睛所看見的,並不一定是真相」貫穿全劇,從戲始藉由投影播報新聞的方式強力播送紅狐狸行竊公告,到最後被揪出的犯人從豹改頭換面到狐獴的風雨。從戲中也可以看見紅狐狸多次幫助豬探長,能知道她並不是為偷竊而偷竊的人,而是一名義賊。編劇想告訴大家對於新聞報導,在未徹底了解事情來龍去脈時,不能只聽片面之詞。同樣地,也讓觀眾們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不是聽由他人描述的說詞去認識這個人,而是要去接觸之後以自己的感受去評判此人的為人。

戲中角色多少可以看見各國的特色,如日本作家貍─江戶川跑步、印度或東南亞數學科技奇才加里滿多錢、英國的柴契道爾夫人、少數民族會超能的香格里花等。從她的名字以及能力都可以看到出國家或民族的特色,編劇不僅在名字上融入外,也在他們的性格上以及台詞方面加以著墨。當江戶川跑步知道柴契道爾病況之後,便對自己所做的事,以九十度鞠躬向夫人道歉,形式上就如同日本人。但如此一來,小觀眾們可能會對其所呈現出的民族或國家有了既定印象,在他們行為舉止中無意識地也傳達出某些訊息。劇中加里滿多錢一度想趁著停電的瞬間將復活奇蛋偷走,這樣的動作是否可能會聯想到他所代表的國家或民族常有偷竊的行為呢?這值得再去商討。

此劇打破兒童劇只適合兒童的窠臼,創作出闔家觀賞好戲,所提供的不僅拉近小孩與大人間的距離,也增進親子互動機會,劇中簡單化的意念更能讓人深思其中奧妙。

《豬探長的祕密檔案III─棋逢敵手》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5/05/02 14:30
地點|台中中山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把制度批判落在人身上。它不是抽象的權力結構圖譜,而是一張張被擠壓到極限的面孔。筆者認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手法讓我們不至於陷於同情的淚水,而是被迫帶著清醒去思考行動
9月
25
2025
在多重尺度與維度的探索之中,她的身體如同一道不合時宜的縫隙,擾動了原本被數位粒子維繫的感官秩序。然而這縫隙隨即被填平,她又迅速地消融,回歸於粒子的均質之中。於是問題不僅是「舞者在何處」,而更是「舞者是什麼」。
9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