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由鍾伯淵所編導的《十歲》,曉劇場將它帶入世界巡迴了七個都市,從國內到國外,而到了2012年,轉回到南台灣的嘉義演出。
就整齣戲而言,這齣戲用中國文化報的報導:「劇情的寫實、銳利和演員的投入表演,讓觀眾感覺到了一種對比現實的刺痛感。」基本上這齣戲的故事性並不高,在這齣戲,我們所能看到的較多是編導的意念,不斷的在這整齣戲裡衝撞。「十年之中,為誰而活,又該怎麼活下去?」這樣嚴肅且巨大的命題,將故事拉進了一個活不過十歲的世界。而這世界的情緒反應是如此的制式,悲傷、痛苦、開懷大笑,充滿著一股濃烈的苦痛。這一切都是由政府規定的,十歲必須歸天,以求世界的穩定成長。這樣的命題,是一個對於人類制式的生活,而渴望突破重圍。對於我們這些早已活過十歲的觀眾們,看待十歲歸天,遑論十歲、二十歲,甚至是三十歲,對於人生的批判,豈不就是對於那荒腔走板、約定成俗的社會體制下的吶喊嗎?
《十歲》中在找尋救贖。故事裡頭用了救世主彌賽亞、背叛者猶大、瑪麗亞等基督教的意象。猶大在找尋突破十歲歸天的可能,帶著彌賽亞,與她的前世瑪麗亞,開始一連串的逃亡。感受生命變成一種浪費與虛擲,主觀情感不過是一種駭人的傳染病。瑪麗亞的片段揭示著,作者對於結婚生子的懷疑,對於那結婚徒具形式如「交配」一般,而生兒育女甚至是一個已入教條的律定,不遵守者甚至被叛亂時攻擊致死,而這樣血肉模糊的揭示,不僅是對自主的一種渴望,也是對於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不遵照結婚生子的律令而行的一種呼聲。
而這些故事情節終將以悲劇結尾。鍾伯淵表示,對於《十歲》的故事而言,其實是開心的、喜悅的。他以《詩學》的角度與觀點去解釋,去面對悲劇,渴求獲得一種希望,認為《十歲》帶有喜劇的成分。但,從瑪麗亞遭亂石攻擊致死,就瑪麗亞的反叛而言,是一種渴求,一種渴望衝破的情緒,但最後遭亂石攻擊致死,是不是一種對於社會看待結婚生子這件事情,抱持著一種無奈,甚至無法獲得認同的悲哀呢?
故事的結尾,猶大為了換得母親的自由,因而出賣了彌賽亞。猶大為了自己的想法而努力試圖衝破一切,極盡所能的逃亡,甚至前世的猶大也陪著他一起逃亡,想盡辦法擺脫這世界。但彌賽亞終究遭到背叛,猶大最後和母親也歸天了,這樣的故事結尾不免讓人感到沉重、悲傷,何來的救贖?何來的喜悅之感?最後的最後只是淪於常人,仍舊是一樣的世界,一樣的制式,衝不破,找不到任何的救贖。
猶大和他的母親歸天後,才被發現,原來他們早已超過十歲。而證明了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因為體制的存在,不過是因為一個強制的約法,使大家必須尊崇這樣的體制,真實的是,這個世界是存在著改變的,但仍終究無法更動的是這可怕的制度。在嘻嘻鬧鬧、不斷奔跑、吶喊、嘶吼裡,卻使觀眾無不感受到了一股深刻的悲傷,一個衝不破的結局。
《十歲》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2/04/28 14:30
地點|嘉義表演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