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團誕生之際,獨立音樂的後起之秀《2018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宣誓場(上)
1月
26
2018
2018大團誕生(The Next Big Thing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11次瀏覽
馮祥瑀(專案評論人)

《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是由Streetvoice與Legacy合辦的演出,這次的大團誕生有別於去年和前年的演出方式,改採兩天演出,十個樂團在本次演出中接續演出。第一天晚上由害喜喜、鱷魚迷幻、廢埕、甜約翰以及The Roadside Inn五個樂團為大家呈現最高品質的演出。《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的演出陣容與去年不免有些許重複,像是害喜喜、廢埕、The Roadside Inn、體熊專科以及DSPS等都是在《大團誕生》中演出過的樂團。

從本場次演出的五個樂團來說,最受到熱烈歡迎以及喜愛的樂團非擔綱壓軸的The Roadside Inn莫屬了。The Roadside Inn的樂團風格以及與樂迷互動的技巧上,讓他們受到很多樂迷的喜愛。比起其他四團來說,The Roadside Inn算是在與樂迷互動方面較成熟的樂團,他們對於舞台演出是熟悉的,也樂於與樂迷互動。直接在舞台下與樂迷打成一片是他們與其他樂團之間最大的差異,也是The Roadside Inn最大的優勢之一。他們與樂迷之間並不被舞台所隔開,也盡情賣力演出。撇開音樂本身來說,熱情的態度、豐富且充滿爆發力的舞台動作以及些許脫序的演出是The Roadside Inn最能夠感染樂迷的手段,這或許是許多樂迷喜愛並支持The Roadside Inn的原因之一。看The Roadside Inn的現場演出與在家聽專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享受。

在音樂方面,The Roadside Inn的現場演出帶有許多即興,由於重視與樂迷之間的互動,所以現場演出時很多曲目的段落與錄音中是不同的,也正因此,樂迷們對於The Roadside Inn的現場演出也相當熱絡的回應。從許多樂迷在演出結束後的Encore聲看來,想必今年The Roadside Inn的專場演出一定會更加熱鬧。但是有一點是必須提醒The Roadside Inn的主唱的:由於歌曲的唱法並不像是重金屬音樂中黑腔以及死腔的發聲方式,所以長期下來可能會對聲帶造成損傷,更可能使得演出出現問題。像是本次《大團誕生》這樣僅有三十分鐘的演出可能看不出來,但是專場演出時肯定就不一樣了。知名重金屬樂團EFTC曾經找來的新主唱就在頭幾次演出時在舞台上破音失聲,現場尷尬的氣氛可想而知。

然而,不能只光從聽眾的回應來看樂團受歡迎的程度,除了像是The Roadside Inn之外,其他樂團風格較屬靜態,像是害喜喜、鱷魚迷幻以及甜約翰等樂團都是如此。在動靜之間,樂團們帶給聽眾的是完全不同的聽覺享受,值得注意的是害喜喜樂團主唱嚴文康的音準以及唱功,或許是本場次五個樂團之中最好的。嚴文康在唱歌時的音準很顯然地受過專業訓練,時常以七和弦的七音以及掛留和絃中的非調內音讓聽眾耳朵為之一亮,在合音時也熟悉三度四度五度等合音技巧。嚴文康的高音技巧也是相當值得注意的焦點,他在頭腔共鳴以及以及真假音轉換上面的處理相當搶眼,同時是許多樂迷關注的焦點。

除此之外,嚴文康在害喜喜最後一首歌曲時似乎有意使用鮮為人知的特殊技巧將其放在現場演出之中,他在最後一首歌曲中演唱了一小段吐瓦族的Khoomie,Khoomie是蒙古圖瓦族的歌唱方式,以實音加上泛音所構成的雙音著稱,在演唱上的技巧有別於一般歌唱技巧,並以舌頭創造出雙口腔共鳴來唱出泛音。只可惜那小小一段的Khoomie中並沒有唱出明顯的泛音。他將不同的特殊技巧上運用得相當有創意,另一方面,嚴文康的唱法以及旋律走向相當特別,這使得害喜喜的和弦進行聽來也別有風味,害喜喜是我見過相當特殊且有趣的樂團之一。同時,害喜喜也宣布今年度開始樂團會由四人編制擴增為五人編制,新加入的客語女主唱肯定會為害喜喜增添一份美感與創意。

在音樂表現上突出的還有廢埕樂團,廢埕的現場演出也比錄音聽起來熱鬧許多,其中引人注意的是朱宸的吉他獨奏樂段。朱宸的吉他獨奏並非以明顯的特色著稱,而是以準確節奏、和弦內音以及搖滾樂常用的經典獨奏技巧組合而成。朱宸的舞臺動作加強了現場演奏的力道,使他的吉他獨奏成為樂團現場演出的亮點。同時在一旁擔任節奏吉他的胡晉綸更是廢埕音樂的一大特色。胡晉綸善於以重金屬音樂常見的樂句來輔助主奏吉他的聲部,並使用節奏感相當強烈的簡單樂句來抓住樂迷的注意力。尤其最後一首曲子,其簡單而充滿力道的樂句讓樂迷留連忘返。整體來說,廢埕的搖滾樂在各個環節的表現都做得到位,是相當不錯的樂團。

最後,本場次的《大團誕生》也有表現不太理想的樂團,像是鱷魚迷幻。大多數的迷幻樂團都使用強大的回聲效果來作為音樂的基底,但是太過於強調回聲效果反而會使得整體音樂模糊一片,聽不出頭尾以及段落。在這樣的狀態下音樂的內容就會大打折扣了。而我想我們也並不期待聽到以大片的回聲以及延遲效果敷衍搪塞聽眾,或是掩飾自己缺點的樂團。我想聽眾們期待的也是有內涵、段落明確以及精彩的音樂。我認為鱷魚迷幻的曲子並非不好,但我更期待看到鱷魚迷幻在每首歌曲之間做出不同的層次,那麼建構出音樂的鋪成以及高潮段落應該是可以更加繼續琢磨的地方。

整體來說,《2018 The Next Big Thing 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宣誓場》 第一天的演出是有許多亮點的,也有值得持續追蹤的樂團。本場次參與的聽眾並不多,大約只有一百人左右,本場次呈現的這些樂團在我看來素質並不差,可惜關注的樂迷並不多。接下來,我將繼續關注《2018 The Next Big Thing 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宣誓場》 第二天的樂團演出。

《2018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

演出|害喜喜、鱷魚迷幻、廢埕、甜約翰、The Roadside Inn
時間|2018/01/20 19:00
地點|傳 Legac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The Majestic G鱗角樂團中的嗩吶,不禁讓我想起世大運閉幕典禮時的嗩吶與薩克斯風合奏樂段,傳統樂器在當代的演奏原來可以如此多元而有趣。音樂就應該如此充滿趣味性,所以我認為《大團誕生之年度十大》也更應該關注於更多像這樣令人感到驚艷的樂曲。(馮祥瑀)
1月
31
2018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