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音樂劇中的社會關懷——評《腦內失控的iTunes》
9月
03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92次瀏覽

文 陳正熙(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因為學校倒閉而失去教職和夢想的張念芯(念念),禍不單行,再被一道閃電雷擊而昏迷,終於醒來之後,走路卻變成同手同腳,更麻煩的是,她的腦內開始出現持續不停的各種旋律。心神不寧的張念芯,找上身心科醫生李楠恭,尋求協助,卻在診所碰到正為靈感枯寂所苦的偶像歌手洛宇,兩人意外合拍:念念腦內的旋律,成為洛宇的創作素材,最終共同完成了眾所期待的專輯。不料,洛宇過河拆橋,否認兩人合作的事實,讓念念再度受到衝擊,幾乎崩潰,卻在恍惚之中,回想起自己自小學習音樂的往事,找到旋律背後的真正原因,與自己達成和諧,進而決心出國學習音樂治療。念念學成回國之後,順利投入音樂治療專業,在李楠恭診所原址開設教室,因此巧遇放棄醫學執業、追求音樂志業的李楠恭,生命與愛情的新旋律,同時緩緩奏起⋯⋯

全民大劇團新作《腦內失控的iTunes》,開始於一個既有真實性——遭受雷擊之後而擁有非凡能力的真實案例,又有豐富奇想可能的妙點子(happy idea):雷擊之後出現在腦內的豐富旋律,會如何影響或改變被雷擊者的生命?

在古希臘喜劇中,劇作家在前言所設定的妙點子,像是《鳥》劇中的雲中之國、《莉西翠坦》劇中的性罷工,通常是為針對某個特定社會政治議題:世道混亂或戰爭,而發展戲劇動作,提出個人的社會評論:理想國度、反戰思想;就《腦內失控的iTunes》而論,從導演在節目單和謝幕致詞中,勇敢分享自己如何經歷嚴峻的身心考驗,並且將個人經驗轉化為透過作品與觀眾連結的動能,加上兩位神經與精神醫學專業人士的推介,以及與主題相關的真實案例與科普資訊的提供,我們因此可以理解劇團希望藉由這個作品,表達他們對深受身心問題困擾的人們的同情與理解,提示觀眾注意相關議題的社會關懷用心,值得肯定。

只是,就演出本身而論,卻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其實就是作品標題:主角念念腦內的那些iTunes旋律,究竟對她的生命境遇有什麼影響。

首先,念念因為學校倒閉而失去教職,被男友分手、被顧客責難,因此眉頭深鎖、情緒低落,是正常反應,但因此而哀嘆:「夢已成灰燼」、「如果還有夢,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會不會反應過當?而她在遭遇雷擊之後,腦內出現「像iTunes按下隨機播放鍵、像24個比利播放歌單(潘瑋柏專輯?)」的聲音,究竟是什麼樣的旋律,還是噪音?這些旋律或噪音,對她的日常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除了「腦袋就快要爆炸」、「就快要不能呼吸」以外?與她的許多煩惱(失業、失戀、職場壓力),有無因果關係?她在聽了李楠恭醫師的專業建議「遠因近因,事出必然有原因,想一想、說一說,關於最近的你」之後,腦內又出現什麼樣的旋律,讓她聯想起小時候學習鋼琴的經歷,那所謂「心底的聲音」是什麼?接著碰上坐在鋼琴前卡關的洛宇,她又如何能立刻接上他無法繼續下去的旋律,共同譜寫出〈愛是一首為你寫的歌〉?嚴厲的鋼琴教師,充滿慈愛的母親,為她創造出什麼樣的兒時回憶,又如何影響了她之後的人生選擇,特別是她與音樂的關係? 與她選擇音樂治療為業的關係?

這許多的問題,在一首接一首的歌曲中,缺乏有效的鋪陳和發展,最後只能在「世界多美麗⋯⋯我們一起去⋯⋯永遠在一起」、「呼吸、呼吸、深呼吸⋯⋯好好的活在這個瘋狂的城市裡」的歌聲中,消散無形⋯⋯我們對念念的同情,也就難有著落。

此外,李楠恭身為身心科專科醫師,卻能容許仰慕者小嫣與大森沒有正當理由、只為「愛醫生、護一生」而頻繁看診。搞笑之餘,會不會因此有傷精神醫學的專業形象,或者他幾乎完美無缺的人設?他提供給念念的建議——深呼吸、聆聽心底的聲音、回想過去、與疾病共處,雖不能說不夠專業,但也稍嫌空泛,但,他對念念的複雜情愫「與她共處、感受不一樣的陽光」、「我想我現在必須喊停」,倒是頗為動人。集偶像明星、搞笑藝人、創作歌手於一身的洛宇,也同時集一般大眾對演藝人員的刻板印象於一身,如放不下的自戀情結,人前的風光與幕後的掙扎,為了創作、為了形象不擇手段等,角色形象呆板無趣,與李楠恭的對比,也因此顯得空洞。至於其他角色,都只是功能性的存在,面目模糊,難以讓觀眾同感。 

就舞台視覺而論,上舞台的大片落地窗是不錯的想法,但,懸吊的音符和搭配的影像,卻未能創造出豐富的視覺景觀,呼應戲劇動作的發展,過於繁複的燈光變化,也沒有幫助,而以左右移動的平台擺置琴室與診所,或許因應場景變換的實際需求,但也稍嫌呆板,同時犧牲了空間的整體感。服裝設計,繽紛多彩,造型繁雜,但難見明確的設計風格,太過直白的具象化造型,如背著床墊的失眠者,也無法讓人玩味思索。

就音樂劇的音樂與編舞而論,《腦內失控的iTunes》的表現,都還有提升的空間:整體的音樂表現大致流暢,但除了少數幾首(〈深呼吸〉、〈城市的旋律〉)的詞曲有不錯的質感之外,其他曲調都沒有讓我留下深刻印象;舞蹈編排與演員執行,雖然熱鬧,但與國內其他音樂劇作品,或甚至當道的韓國音樂劇相比,也無特殊之處。

藝術創作的雅俗之別,本來就不是評斷好壞的有效標準,觀眾的好惡與評論的褒貶,也無絕對不變的準則,全民大劇團的作品風格,能滿足(部分)觀眾對劇場的期待與情感認同的需要,但,評論者的批評,代表對劇場的不同期待與想像,因此也是必要的。《腦內失控的iTunes》作為一部有議題導向的通俗音樂劇作品,創作用心值得肯定,作品內涵與製作品質,則可以再求精進。


《腦內失控的iTunes》

演出|全民大劇團
時間|2024/08/16 19:30
地點|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