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的宿命《衝撞天堂》
5月
22
2015
衝撞天堂(劉振祥 攝,雲門2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02次瀏覽
陳逸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一)

衝撞,是個極具動力和破壞性的詞彙,而這也或許是這齣舞劇選擇這樣快速節奏的緣故。而天堂,看似是一種通往救贖的過程,其實更多的是綑綁,從起先的緩步前行,到中段的放肆撞擊,直到最後的無力,顯然無法真正撞擊到天堂,更多的是凸顯了關乎人本質最悲慟的部分,一種存活在社會中的束縛和無奈。

這是一個極富故事性的舞碼,像是一本故事書那樣娓娓道來。起先一個又一個舞者從側邊走出,相映在舞台後方白色的幕上,是那樣的平凡卻富於美感,就好似人們如此平凡卻又擁有獨特個體的存在。接著他們一個個接續抖動著屬於凡人的肉身,似乎也道出了人類為生命體存在,一種企盼獲得自由不被軀殼綑綁的渴望。接著共舞的安排也讓整場舞劇的可看度大大提升,有趣的是編舞者陳韻如加入了舞者說話的元素,本身這些話語我猜想並不是非得要讓觀眾聽得清楚,更多的是舞者透過自身說這些詞句(應該是具正向力量含義的),讓自己在表演過程中,能夠更表現出屬於這樣一種奮不顧身的執著,挑戰一種看似愚蠢的衝撞。

此外舞台上的舞者在服裝上更是別有新意,上半身的米白色搭配具破壞力的下襬裙,明顯地表達出身處在天堂及地獄間,存在於人間的那種掙扎和不安。不過就在這樣看似戲劇張力十足,搭配極具破壞力的舞蹈表達以及鮮紅色布幕的情節中,如此具破壞性和節奏感的劇情,舞者,代表了活在社會的人這樣的一種生命存在,卻只有在手掌心塗了紅色,代表了一種衝撞過程中的傷。但那樣的傷,卻無法跟驚駭的背景和極具力量的肢體呈現比擬,好似只是兒少時候學騎腳踏車跌倒所受的傷那樣微不足道,是無法深切感受到那樣的痛和不堪的。而這樣的呈現事實上讓衝撞的力道降低了許多,失去了先前企圖掙脫人世艱困的力道和能量,頓時產生一種莫名的無力感。

令人難過的是,接續在這樣的無力感後,似乎編舞者並未釐清這樣的事實,最後舞碼情節編舞者安排舞者們是已經衝破了天堂,找到了跳脫悲苦真實人生的出口,但是其實某程度而論只是一種幻象。不單是先前的受傷跌撞不是那麼具說服力,還進一步體現在最後編排了鋼琴的煽情橋段中。女舞者在象徵天堂之光映照的焦點燈裡頭,似乎是要告訴觀眾他們已經獲得了解脫,從人世和地獄間掙脫了出來,獲得救贖。但事實上,透過鋼琴彈奏所傳遞的溫情訴求,某程度完全無法感受到一種突破硬殼的蛻變,更多的反倒是一種妥協和無力感,可惜了先前在舞碼編排中的快速節奏的衝撞感。而這樣的結局,也讓原先要讓觀眾看到希望和擁抱夢想的目的變了調,成了再一次強調人類悲哀宿命的提醒。

《衝撞天堂》

演出|雲門2(陳韻如)
時間|2015/05/09 18:00
地點|雲門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對準音樂的節奏,或是顫動或是撞擊,讓聽覺與視覺達到同步的效果;「和諧」,衝突的在生猛奮搏的舞台上出現。(張薰尹)
6月
01
2015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