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45 蹈厲《薪傳》
5月
10
2023
薪傳(國家兩廳院提供 /攝影劉振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37次瀏覽

文 趙玉玲(特約評論人) 

舞過半世紀的「雲門舞集」,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創辦人林懷民的經典作品《薪傳》,下半年呈現藝術總監鄭宗龍的新舞《波》,作為舞團五十週年的慶祝活動。其中《薪傳》的演出不僅創新紀錄,更是寓意深遠。對舞作第八代舞者來說,這是體能與意志的試煉。對舞團而言,這是睽違20年的演出。對觀眾來講,這是經歷45年的演進。舞團邀請過往參與《薪傳》巡演的「朱宗慶打擊樂團」加入演出,擊樂大師朱宗慶為此親自上場,這是他六年內的首次演出,與樂者和舞者一同奮發鼓舞。 

《薪傳》在臺北市國家戲劇院八場的演出之外,還有一場同步戶外轉播。舞作全長約90分鐘,自1978年首演以來、歷經至少五次的大更動。【1】2023年的版本包含八個段落與三個間奏曲(陳達《思想起》),八段舞蹈依次為;〈序幕〉、〈唐山〉、〈渡海〉、〈拓荒〉、〈野地的祝福〉、〈死亡與新生〉、〈耕種與豐收〉以及〈節慶〉。服裝、舞蹈、燈光與音樂段落皆經過調整修飾,凸顯舞者的高超技藝、昂揚意氣,展現舞蹈的世代交替、薪火相傳。 

「雲門舞集」《薪傳》首演於1978年12月16日,當天美國總統卡特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編舞家林懷民在首演過後,受訪指出:「當國家在這樣的刀口上面,做一名舞者所能夠做的,就是給人安慰、給人提昇、給人力量。」【2】《薪傳》首演的地點選擇在具有家族與歷史意義的嘉義,那裡有林懷民的老家,更有明末「開台先民」顏思齊的墓地。選擇在嘉義首演的原因,除了當年向外界宣傳「對開台先人的敬意」【3】,還有「遠離警總,即使事後被禁演,至少演完一場」【4】的考量。回首往事,林懷民擔心這齣表現漢族先民「柴船渡烏水,唐山過臺灣」的現代舞舞劇,會被劃入「有主張台灣獨立嫌疑」【5】的黑名單。因此將原本預定12月19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的首演,提前三天在嘉義體育館演出。在「美共建交」的不安與焦慮中,參與《薪傳》製作與演出的藝術工作者,因著舞作中具體展現的「同舟共濟」、「團結奮鬥」,在歷史的巧合下扛起社會責任,以舞蹈啟發人心。 

《薪傳》首演45年後,國家與社會面對日益嚴峻的挑戰,需要眾人的智慧與毅力、團結與合作,好突破重圍、共謀出路。2019年重組後的「雲門舞集」與2020年接任的藝術總監鄭宗龍,都有國內扎根與國外拓展的考驗,在疫情後展現新生代的能力與毅力,好邁向下一個50年。為了紀念《薪傳》45週年的古碧玲專書《薪傳·薪傳》,林懷民撰寫序文〈吶喊與突圍〉,說明歷年來國內外局勢變遷中,舞作相關人士的重重圍困與屢屢突破。文章末了林懷民寫下:「書中人仍在成長,臺灣的挑戰方興未艾,我希望年輕讀者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燃燒青春的火焰,創造屬於自己的傳奇。」【6】臺北場的演出,展現新世代的《薪傳》舞者的發揚蹈厲,發現舞蹈的動感與感動,不僅充沛於劇院、還能激勵人心、帶來自信與希望。 


註解 

1、趙玉玲。2009年9月9日。〈薪傳〉。《臺灣大百科全書》。
2、原文出自1979年2月《婦女雜誌》溫曼英專文〈在風雨如晦中演「薪傳」〉,引自余光中等著。1993。《雲門舞話》,頁29-30。 
3、原文出自1978年12月劉蒼芝專文〈河邊的雲門〉,引自余光中等著。1993。《雲門舞話》,頁27。 
4、林懷民序文〈吶喊與突圍〉,引自古碧玲。2023。《薪傳·薪傳》,頁17。 
5、林懷民序文〈吶喊與突圍〉,引自古碧玲。2023。《薪傳·薪傳》,頁23。 
6、林懷民序文〈吶喊與突圍〉,引自古碧玲。2023。《薪傳·薪傳》,頁36。 

《薪傳》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23/04/21 19:45
地點|國家戲劇院

《薪傳》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23/04/29 19:45
地點|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戶外轉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與《關於島嶼》對照觀之,更加凸顯。只是,沒有《薪傳》的急切拼搏,不會有《關於島嶼》的沈穩自在,而這正是《薪傳》重演的可貴之處。
5月
10
2023
燈光也避免繁瑣的設計,配合舞蹈動作及其隱含的意義,同時也更強烈的使觀者的視線聚焦在香爐,帶領觀者一邊觀看舞者呈現出開墾的經歷,一邊感受著香爐中的線香
5月
10
202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