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之中,譟動的自由《風塵三俠》
4月
01
2021
風塵三俠(大稻埕戲苑提供/攝影陳宥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8次瀏覽
楊純純(社會人士)

由「正在動映有限公司」製作的歌仔戲《風塵三俠》,是2021第八屆「青年戲曲藝術節」的作品之一,該屆藝術節延續「舊典新詮」的命題,以「奇魅俠情」作為主題,邀請戲曲新世代翻轉經典文學。

《風塵三俠》的故事來自於唐傳奇小說《虯髯客傳》,後世更因此啟發多部衍生創作,近代也發展出多部電視、電影作品,風塵三俠的故事本身原就極富傳奇色彩,三位主角的風格與情感亦已刻劃深入而完整,因此實如徐亞湘教授在活動手冊的節目導讀中所述:「在杜光庭的唐傳奇小說《虯髯客傳》、張鳳翼的明傳奇《紅拂記》、羅癭公為程硯秋所寫的京劇《紅拂傳》、綠牡丹黃玉麟的《風塵三俠》、高陽的歷史小說《風塵三俠》基礎上,季紋的《風塵三俠》實實難以出新。」李季紋的《風塵三俠》如何能在青藝節「舊典新詮」的命題下,為古典帶來驚喜?

從劇作故事來看,近年已多有作品累積的編劇李季紋,巧妙自如此堅實的文本結構中,在不改動原有小說情節的方式下,梳理出另一條敘事的軸線,以「自由」為命題,把舊時傳奇小說,注入當代觀點,切入全新角度,將風塵之中三人的情感細細編織,呈現出全新作品,又不失傳統風味。

初看戲時,直線型的敘事手法,令人稍感平實無奇,畢竟風塵三俠的故事已大概知曉,演員的表現方式亦未能凸顯故事張力。但在戲文漸漸往下走時,竟能慢慢咀嚼出韻味,也體會出劇作為舊戲新詮所展現的絕妙風味。

全劇主要仍以傳統戲曲的典型意象呈現人們印象中各角色的服裝造型與妝容,並以簡潔的一桌二椅作為主要擺設,但舞臺設計卻以當代劇場意境的手法,形成了一種巧妙的突兀感。舞臺上的四座方框,一座山型柵欄,有時是靈石客棧、有時是長安建城、有時是太原棋局,但也是否都在暗示三位俠客的牢籠呢?李靖被困在自己所建造的長安城、紅拂女被困在自己選擇的愛情,而虯髯客則困在自己想像的江湖?舞臺中央的方框則以紗幕做為半掩,有時是李靖,有時是紅佛女,做為現實與記憶的屏幕,也做為真實與想像的隔離:有時應該走進去,有時則必須走出來。

在小說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紅拂女慧眼識英雄,為愛出逃。而在李季紋的劇本中,更甚於此的是:紅拂女不僅有自己的名字,也有她人生真切的想望。劇中一再告訴觀眾,紅拂女有名有姓,不是「絲蘿非獨生,願託喬木」只能依附楊素或李靖的歌妓;也不只是「月照紅拂對鸞鏡,自薦玉枕心願成」為愛沖昏頭的少女,在此劇角色的設定,她翻轉了傳統中國女性的禮教包袱,是一心追求自由的俠女張出塵。出塵,所以是否註定要走出凡塵?

但現實生活本就不在江湖,而在日常,再美好的愛情都多少會因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而有所消磨,令人目眩神迷的激動,應該也會在時間的流轉中漸有變化。編劇把現代常發生的困境,放進俠女日常生活中——勇於追求愛情與自由的紅拂女,大概也察覺到這一點了吧。

李靖的長安城,佈局工整,井然有序,他為新主鞠躬盡瘁,困在城中。他太忙了,忙得沒有辦法陪她,但他說,紅拂女還是常常自己騎馬、射箭去。他也說,紅拂女是最不講道理的,「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他完全理解她。

於是劇作家在此劇的重點軸線,鋪陳於紅拂女為李靖守靈的日子裡,對殉節一事的往來推敲(練習)、對記憶中的過往點滴陳述,導演的安排是聲音來自空氣之中,只聞聲、不見人,看似在與真人交代與說明,但更像是在自我對話:過去的已然消逝,荒謬的約束不能繼續。自由,是無風的譟動,已吹皺一池春水。

不過自由也是任性的一種說法,所以李靖的逝去,對她而言,也是一種解脫嗎?

西方戲劇多為敘事而表演,東方戲曲則多為體現以演員表演為核心的舞臺表現,李季紋的《風塵三俠》融和了東西方戲劇的展現手法,且不失古典歌仔戲的韻味。在原來傳奇小說中,三位主角的性格與個性情各自清晰:李靖的才俊與燦爛、紅拂女的堅定與至情、虯髯客的颯爽與豪氣,應是加乘激盪出更明亮的火光,或更激烈的舞臺表現。而不管是江亭瑩、許麗坤或是劉冠良,他們都是現今當代臺灣戲曲舞臺上亮眼的青年演員,各自形象本亦符合該劇角色,詮釋上本就可輕而易舉。雖說許麗坤原以小生為主要行當,但因本身即為用功的演員,加上紅拂女柔中帶剛的角色特性,故呈現上亦可圈可點。惟此劇以線性敘述的方式演繹這部深具個人色彩的作品,沒能更深刻發揮角色風格與情感,演員在舞臺唱的重量略顯不足,是稍為可惜之處。尤其在李靖與虯髯客初遇打鬥,原應是全劇最能表現俠義風格的一場戲,但兩人身段的節奏感不夠,力度薄弱,未能展現利索的的武戲身段,也撐不起角色氣場。

另外,全劇三角關係的陳述亦稍平淡,李靖、紅拂女、虯髯客初相識時應為風流少年,在舞臺上經過十數年後時間流轉再次相遇,應已是中年人生,但角色年紀與心境的轉化並不明顯,時空轉換的層次較為不明顯。而筆者注意到,這個歌仔戲版本的《風塵三俠》,英文譯為「Three’s Romance」,直譯的話可以解釋為「三個人的羅曼史」,不禁令人莞爾,只可惜期待應該有曖昧心動的瞬間,並沒有在舞臺上出現較深刻的橋段。

全劇音樂甚是佳作,擔任音樂設計的陳歆翰原本就是作品豐富、出色的戲曲音樂人才,在此劇與郭珍妤合作,除了傳統歌仔戲曲調外,多樣的音樂風格,為故事加分不少,更不失故事溫柔的風向,尤其南管曲調〈相思引〉的加入,更點出深情動人的愛戀情懷。而終場中俠義之作的熱烈昂揚,再度喚起觀眾對風塵三俠的江湖俠情帶出想像與憧憬,把愛情與自由的浪漫空氣,以音聲縈繞在劇場裡,久久不散。

尾聲的餘韻與浪漫,耐人尋味,虯髯客在讀完李靖留下的錦囊妙計後,哈哈一笑,然後出演紅拂女的許麗坤,便瀟灑走出舞臺,轉身離去,留下無盡的詩意與想像。我彷彿看見她在歌仔戲《火燒紅蓮寺》中出飾俠客一角-柳遲的風流瀟灑:「男女之事感情糾纏,想著就煩,我寧可漂泊江湖,逍遙自在。」

江湖,才是紅拂女心之所向吧。

《風塵三俠》

演出|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時間|2021/03/07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末,張出塵於逝後(賜白綾,令其自縊,這部分和野史記載略有不同)亦留下一把青絲,再次留下了長髮似乎意味著所有的繁華、苦難、煩惱等皆可拋下,斷髮也斷情。兩次的斷髮,手法雖激烈,卻也將角色個性詮釋的淋漓盡致。(蕭孟青)
3月
22
2021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