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的俗語「重新發明輪子」(reinventing the wheel)大部分的時候帶有貶義,用以調侃那些浪費時間驗證、實驗、再造前人已實踐無數次的有效工具或方法的無用作為。【1】但有些時候,「重造輪子」的過程卻能讓我們更透徹地理解一樣事物的邏輯和因果,甚至在解構與重構之間獲得新的靈感。
而在藝術的領域裡,「重造輪子」似乎更是一件無謂對錯、不需避免的事,無論創造的結果(輪子)是方是圓還是三角形,在舞台上永遠都有自圓其說的空間 —— 而這也是欣賞完2022新點子實驗場《催化效應-融・共感》(下稱《催化效應》)之後,我腦海裡的第一個想法。
重塑傳統樂器的演奏樣貌
面對東方華人世界的古箏、中阮、笛子,和古典樂裡的提琴家族,場上的樂器無一不是歷史悠久且已建立獨立審美系統的樂器。《催化效應》無時不在解構這些樂器的演奏方式,並透過非常規的演奏工具、動作、甚至是直接加上各種零件來挖掘所有可能的聲響,重新形塑樂器的樣貌。
有意思的是,《催化效應》有許多樂器之間互相仿效的段落,譬如〈瓶中花〉最末,郭靖沐將古箏放直,如演奏低音提琴般以琴弓拉奏,任重則將笛子搭上肩膀,用演奏小提琴的姿勢發出琴弓摩擦笛身的聲響;又如〈众・㠭〉之中,小提琴以帶有螺旋刻紋的木棒代替琴弓,試圖打造如彈撥樂器的輪音一般,連綿不斷的連續顆粒。在這個樂器彼此之間相互模仿的過程中,所展現出個別演奏者的律動、彈性、甚至是扭捏而不自在的姿態,都為《催化效應》不時注入新穎的趣味和靈光。其中郭靖沐無疑是整部製作的啟動樞紐,其飽滿而豐沛的表演能量牽引著台上的所有表演者,進而為音樂的流動提供持續而穩定前進的動能。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讓當代音樂的實驗繼續輪轉
然而我所想要提問的是,在解構器樂的過程中,創作者對於這些「新的音色」的運用,究竟是建立在對於樂器性能的充分理解和驗證上;抑或是無目的、無標準的捕捉這些標新立異的演奏手法,而創造出來的奇特聲響?
以前述提到,在弦樂器上展現的輪音模仿為例:根據演出前,三個人在「郝聲音」podcast 節目中分享的,這個段落是為了讓弦樂器在不改變演奏動作的方式下,達到彈撥樂器以密集點狀音符呈現線狀聲響的效果。而就結果而言,其在聽覺上所呈現的卻只是另一種噪音,與我所理解的輪音基本無涉。問題並不在於作為實驗成果的噪音本身(畢竟現代音樂最鮮明的標誌之一,便是不畏懼也不排斥噪音的使用),而是這樣的音色效果是否成功接住了創作者的脈絡和邏輯?或者不客氣的說,創作者是基於作品和藝術的目的在舞台放上一個方的輪子;抑或是現階段,他只做出了方的輪子?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即便我對於本作在音樂上的創作邏輯和實踐脈絡仍抱有疑問,卻也必須強調《催化效應》絕對是一檔優秀的實驗型音樂展演。演奏家所展現的舞台魅力和豐沛能量,對於當代音樂特有的嚴肅性格起了很好的調和作用。而其解構器樂的再造過程,更是讓藝術意義上的「重造輪子」顯得如此浪漫不羈、綺想連篇。終究在表演的舞台上,實驗本身就充滿了積極意味,至於成功與否雖可論斷,但也無須緊抓不放。而這些不同藝術概念彼此撞擊所迸發的靈光與想像,便是「重造輪子」之必要。
註釋
- 至於衍生語「重造方的輪子」(reinventing the square wheel),則是指重造方法的成果比原有的還要更糟的情況。
- 郝聲音 podcast: https://hao-voice.firstory.io/episodes/cl2yf8iar033501ykd0nx4nwj,約25秒處。
《催化效應-融・共感》
演出|古箏/郭靖沐、笛簫/任重、阮/潘宜彤、小提琴/張家倫、曾敏青、中提琴/江婉婷、大提琴/張智惠、合作舞蹈藝術家/小得
時間|2022/06/05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