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戲與當代意識的交鋒—《巧計奪美》
9月
16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40次瀏覽

蔡佩伶(社會人士)

 《巧計奪美》改編自民戲《風流王子》。由編劇江佩玲、牧非重整幕表架構。劇情描述女主角女扮男裝頂替哥哥出使蒙古國,不料蒙古王子鐵木汗一見傾心,愛上喬裝後的女主角林勝男,懷疑起自身性向之餘,展開一連串性別確認。最後,蒙古王子為愛遠赴中原,展開一場愛情保衛戰。

《巧計奪美》說著一名女子嘗試實踐自我價值,遇見愛情之後,就放下自我走進愛情(甚至家庭)的「圓滿故事」。這是一齣成功喜劇,從人物設定就能察覺,劇中多數人物都有明確的單一目標。比方說:鐵木汗儒雅喜文熱衷中原文化。二王子鐵支路是陰柔男同志。敏敏郡主熱情奔放勇敢求愛。勝男則希望克服女身有所作為。目標明確的人物,讓喜劇條件一扭轉矛盾就即刻成立。像是鐵木汗愛上反串的勝男而陷入自我懷疑;鐵支路受制於性別認同,選擇以陰柔特質自嘲娛人;勝男對自由的嚮往與矛盾;敏敏郡主渴望愛情降臨,她展現的急切。這些行為軌跡讓所有角色自相矛盾又彼此牽引,碰撞出一個個爆點砌成喜劇的笑意基本盤。

大笑之後,我想討論的是—當代觀眾眼中再平常不過的性別光譜,為什麼不見容於劇情?反動情節在男主角發現自己並非男同志之後展現的喜悅達到高峰。另外,劇中敏敏郡主反覆用「疾病」揶揄鐵支路的陰柔特質,如此設定或許反映了民戲原著的時代背景和改編時的社會形貌。也顯示出《巧計奪美》潛藏著家庭倫理的強力規訓,角色行為動機多數高舉著家庭價值。比方說:一開場女主角勝男為避免家庭受難頂替哥哥出使,再到直男鐵木汗極度抗拒染上任何同志症狀都是。因此,同志即使行為無差無錯,在家庭倫理面前依舊價值低落。

歌仔戲的俚俗趣味與現代性可能產生更多交集嗎?一齣簡單流暢的戲需要嘗試回應當代價值嗎?這兩個問題像群山裡的回音,在看戲過程中不斷交叉浮現。

謝幕時,春美團長提到這次的《巧計奪美》已經是第63場演出。不可否認,《巧計奪美》這樣夠賣座能不斷重演的公演劇碼,對於長年奔走江湖的職業劇團來說相當重要。賣座劇碼的價值不只在金流面有利劇團營運,另一方面,重複劇碼也成就團內青年演員的絕佳練習場,循環操練將磨出更精細的演技。《巧計奪美》在重演過程不斷優化,確實發展出兼具外放與細膩的獨特表演狀態。但隨著時間過去,這樣的劇情能被新生代的觀眾接受而延續口碑嗎?或許仍充滿未知。

《巧計奪美》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2/08/27 19:00
地點|臺北市萬華區環河福德宮廟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