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巷弄間看戲《超親密小戲節》
12月
05
2016
永動機(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8次瀏覽

大橋頭區《鳥之心》朱利安克勞奇、莎思琦雅蓮、《無標題日常》柯德峰、《永動機》温思妮

時間:2016/10/16 19:30淡水區C路線

2016/10/19 19:30大橋頭區C路線

地點:淡水區(九崁28 、湯的偶戲小館、淡水紅樓中餐廳),大橋頭區(斌庫、揚曦藝文空間、​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文 常人鳳(自由撰稿)

秋天、徒步、巷弄、小戲、私密、非人劇,很難說哪個點會被深深記著。《超親密小戲節》把這些一次串起來,是個很聰明的企劃─結合多種元素,像說服觀眾:你的期待不易落空。小戲節玩法是,一張票可以看一條路線的三場小戲。有三條路線可以選:超媒體漫遊大橋頭,邀請小朋友和詩人夏夏的古亭,和適合漫步輕旅處的淡水。

神奇的是,看戲前觀眾就會對這個串門子型態的遊戲產生莫名好感。三條不同路線的選擇,激發大家對號入座,有人可能會三條路線都買,有人可能會介紹特質適合的親友參加。知道活動大輪廓跟自己探索的枝葉,又有了能互動討論的對象,就能帶動嘉年華的氣氛。小戲節掌握輕重恰到好處的路線主題定位,不把主題鎖死,又能製造規模戲劇節需具備的組織分層。一張票兌換一百分鐘的體驗,並在看戲前就收到宅配到府的看戲護照(插繪家包大山繪製),溫暖小巧的設計滿足觀眾的價值預期。

小戲發生的空間也是小小的。淡水場《華容無道》紅樓中餐廳的包廂內,圓餐桌是舞台,料理和鍋盤是主角,演員們用圓桌的半側控戲,另半側沿桌排椅子當觀眾席;觀眾和演員對桌坐,不僅是實際距離上的近,也製造了一同用餐心理上的親密感。第二三排的觀眾三三兩兩自發性地起立看戲,或站或坐的也不奇怪。

另一場小戲《無標題日常》在大橋頭區揚曦,二樓一個六坪大的空間牆上掛著畫框保留原空間的畫廊氣。紅龍將空間剖半,一邊是臉帶純白面具、裹緊馬卡龍色全罩式浴衣如雕塑假人的演員;另一邊地上畫著一格格用數字編號亮著燈的格子,觀眾席地而坐,可以盤腿也可以抱膝。

每場小戲約二到三十分鐘,這個長度剛好夠用積木蓋起一座城堡,讀報雜誌漫畫或小說的一個段落,夜間散步或跑五圈操場。它是時間舒服尺度裡的下午茶,足夠讓觀眾聽懂一則寓言或接收一種情緒,經驗特定的美感或是無痛式的發呆(如果觀眾不買單的話,也還不致於抱怨),也不用擔心難熬或睡著。

小戲節是物件劇場,不以真人作為主要演員。知道這個前提,像預先知道一部電影是歌舞片或動畫片,類型,幫助觀眾觀察對的事。觀看物件劇場,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物件的操作和變化,但也不需要把物件劇場解釋成不去期待劇情、情緒和張力。淡水紅樓中餐廳的《華容無道》,演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華容道,就是表現複雜謀略文本,態度十足的高明演出。故事敘述曹瞞兵敗走華容與關公狹路逢,攝錄機即時投放桌上食材的烹煮,觀眾一邊吃著現煮的料理,一邊回味小戲揭露的謎底--戰爭的意義,互吃。

你也許把物件劇場想成看大人版立體書或動畫電影,淡水場的《肉排之愛》就是那種痛得把心肺都挖空的,大人的物件劇場。德國女藝術家有著如八點檔荒謬的經歷,因愛和痛創作:她和同樣從事表演藝術的先生結婚好幾十年,去過許多國家旅行與表演,是感情很好的老夫老妻。在幾年前一場排練中他們認識了一位十七歲的女演員後,先生拋下了自己,和那位年輕少女私奔。我們坐在九崁28的小閣樓裡,聽著藝術家朋友緩緩按著手風琴鍵,顆粒狀的聲音,看著女藝術家形單影隻的站立我們中間,然後倒下,拿著鋒利真實的小刀從下體腹中,割下一塊肉。她啜泣,她溫柔地,把那塊肉縫成一個有體有形的。她啜泣,她開火烹煮肉偶,餵食一旁一尊令人敬畏的阿努比斯死神偶像,期盼讚美肉體的輪迴,以及來世。

如果你贊成繪本和動畫並不限定族群,非關特定主題,那你會想經驗更多類型,找出適合自己的文本。如果你還不確定物件劇場是不是值得體驗,想想說服願意買票看電影的朋友一起去看舞台劇的經驗。任何類型都是跨出那步體驗,就不再被限制。

《超親密小戲節》

演出|淡水區《肉排之愛》德國│史黛芬妮鄔博后芙、《家家酒》台灣│方意如、《華容無道》台灣│栢優座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