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巷弄間看戲《超親密小戲節》
12月
05
2016
永動機(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04次瀏覽

大橋頭區《鳥之心》朱利安克勞奇、莎思琦雅蓮、《無標題日常》柯德峰、《永動機》温思妮

時間:2016/10/16 19:30淡水區C路線

2016/10/19 19:30大橋頭區C路線

地點:淡水區(九崁28 、湯的偶戲小館、淡水紅樓中餐廳),大橋頭區(斌庫、揚曦藝文空間、​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文 常人鳳(自由撰稿)

秋天、徒步、巷弄、小戲、私密、非人劇,很難說哪個點會被深深記著。《超親密小戲節》把這些一次串起來,是個很聰明的企劃─結合多種元素,像說服觀眾:你的期待不易落空。小戲節玩法是,一張票可以看一條路線的三場小戲。有三條路線可以選:超媒體漫遊大橋頭,邀請小朋友和詩人夏夏的古亭,和適合漫步輕旅處的淡水。

神奇的是,看戲前觀眾就會對這個串門子型態的遊戲產生莫名好感。三條不同路線的選擇,激發大家對號入座,有人可能會三條路線都買,有人可能會介紹特質適合的親友參加。知道活動大輪廓跟自己探索的枝葉,又有了能互動討論的對象,就能帶動嘉年華的氣氛。小戲節掌握輕重恰到好處的路線主題定位,不把主題鎖死,又能製造規模戲劇節需具備的組織分層。一張票兌換一百分鐘的體驗,並在看戲前就收到宅配到府的看戲護照(插繪家包大山繪製),溫暖小巧的設計滿足觀眾的價值預期。

小戲發生的空間也是小小的。淡水場《華容無道》紅樓中餐廳的包廂內,圓餐桌是舞台,料理和鍋盤是主角,演員們用圓桌的半側控戲,另半側沿桌排椅子當觀眾席;觀眾和演員對桌坐,不僅是實際距離上的近,也製造了一同用餐心理上的親密感。第二三排的觀眾三三兩兩自發性地起立看戲,或站或坐的也不奇怪。

另一場小戲《無標題日常》在大橋頭區揚曦,二樓一個六坪大的空間牆上掛著畫框保留原空間的畫廊氣。紅龍將空間剖半,一邊是臉帶純白面具、裹緊馬卡龍色全罩式浴衣如雕塑假人的演員;另一邊地上畫著一格格用數字編號亮著燈的格子,觀眾席地而坐,可以盤腿也可以抱膝。

每場小戲約二到三十分鐘,這個長度剛好夠用積木蓋起一座城堡,讀報雜誌漫畫或小說的一個段落,夜間散步或跑五圈操場。它是時間舒服尺度裡的下午茶,足夠讓觀眾聽懂一則寓言或接收一種情緒,經驗特定的美感或是無痛式的發呆(如果觀眾不買單的話,也還不致於抱怨),也不用擔心難熬或睡著。

小戲節是物件劇場,不以真人作為主要演員。知道這個前提,像預先知道一部電影是歌舞片或動畫片,類型,幫助觀眾觀察對的事。觀看物件劇場,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物件的操作和變化,但也不需要把物件劇場解釋成不去期待劇情、情緒和張力。淡水紅樓中餐廳的《華容無道》,演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華容道,就是表現複雜謀略文本,態度十足的高明演出。故事敘述曹瞞兵敗走華容與關公狹路逢,攝錄機即時投放桌上食材的烹煮,觀眾一邊吃著現煮的料理,一邊回味小戲揭露的謎底--戰爭的意義,互吃。

你也許把物件劇場想成看大人版立體書或動畫電影,淡水場的《肉排之愛》就是那種痛得把心肺都挖空的,大人的物件劇場。德國女藝術家有著如八點檔荒謬的經歷,因愛和痛創作:她和同樣從事表演藝術的先生結婚好幾十年,去過許多國家旅行與表演,是感情很好的老夫老妻。在幾年前一場排練中他們認識了一位十七歲的女演員後,先生拋下了自己,和那位年輕少女私奔。我們坐在九崁28的小閣樓裡,聽著藝術家朋友緩緩按著手風琴鍵,顆粒狀的聲音,看著女藝術家形單影隻的站立我們中間,然後倒下,拿著鋒利真實的小刀從下體腹中,割下一塊肉。她啜泣,她溫柔地,把那塊肉縫成一個有體有形的。她啜泣,她開火烹煮肉偶,餵食一旁一尊令人敬畏的阿努比斯死神偶像,期盼讚美肉體的輪迴,以及來世。

如果你贊成繪本和動畫並不限定族群,非關特定主題,那你會想經驗更多類型,找出適合自己的文本。如果你還不確定物件劇場是不是值得體驗,想想說服願意買票看電影的朋友一起去看舞台劇的經驗。任何類型都是跨出那步體驗,就不再被限制。

《超親密小戲節》

演出|淡水區《肉排之愛》德國│史黛芬妮鄔博后芙、《家家酒》台灣│方意如、《華容無道》台灣│栢優座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