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屬於你我的經典武俠曲《聽見武俠》
11月
10
2021
聽見武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33次瀏覽
王亭又(高雄市立志中學國文老師)

自五月中三級警戒起,台灣所有的室內活動都被迫停止,現下終於在台灣全體的努力下,由三級轉為二級,室內演出也可以不用梅花座,這對乾涸的藝文產業實在是大好的消息。這場《聽見武俠》也是因為疫情爆發而延宕,幸好並未因此取消。本場演出由高雄市國樂團演出、郭哲誠指揮,笛簫演奏元李育慈、琵琶演奏家莊雪曼協奏。高雄市國樂團的演出一向以樂音和諧見長,團員人數雖然不及北市國、台灣國、桃市國之多,然而在詮釋樂曲時亦能恰如其分,不會因此少了樂音的深廣。

這場演出從頭到尾都是滿滿的情懷。

演出一開始,舞台放下了上半不透光下半為透明的黑色幕帳,接著投影出千軍萬馬,樂團開始演奏〈將軍令〉,〈將軍令〉正是黃飛鴻電影的配樂,後來被改編為〈男兒當自強〉一曲,先是琵琶的掃絃,厚實的低音加上嗩吶的聲響,軍隊凱旋的而勝的場景在樂音與投影的配合下活靈活現。甫開場便是引人入勝的經典。笛子協奏曲〈滄海一聲笑〉開演時先傳來了一陣潮水聲,在笛子演奏家李育慈的詮釋下,快速音符行雲流水,除了悠揚的笛聲,更有英豪之氣。〈滄海一聲笑〉的旋律一出,使人想起電影中令狐沖的豪情,也想起鬼才音樂家黃霑的歌聲。只可惜如果曲子有古箏,感覺會更對味,畢竟在國樂中,古箏最易跟流水有聯想。〈金庸群俠傳online組曲〉則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還記得早期電腦需要撥接的年代,這款線上遊戲真的也是時代的經典,曲子有豪邁、溫柔、憂鬱、快樂,樂聲一出都是滿滿的童年。樂曲最後時投影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師的傑作羅列眼前,令人神往。

下半場則滿是周星馳電影配樂的回憶,〈東海漁歌〉、〈闖將令〉、〈小刀會序曲〉,無一不是在〈功夫〉、〈西遊降魔篇〉等等電影中令人熟悉的配樂。當〈東海漁歌〉、〈闖將令〉豪氣的開頭、熱烈的旋律,以及〈小刀會序曲〉琵琶的樂句令人馬上想到許多熟悉的畫面。其中〈闖將令〉的投影令我最印象深刻,當如來神掌以及許多絕世武功映在眼前,忽然覺得自己也擁有了蓋世武功,同時也聯想到許多星爺影片的畫面。〈兵烽決〉則是以〈十面埋伏〉為基調,琵琶演奏家莊雪曼的精湛技藝,既將古曲的征戰勾勒,又克服許多困難的演奏技巧,演奏家兼具美貌以及高超技藝,在視覺與聽覺上都有著多重的享受。最後的〈電視主題曲〉,精選了多首香港電視劇主題曲,配合樂曲影幕上的演員,現今多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此外,在郭指揮的引領下,與觀眾一起完成射鵰英雄傳的音樂。

一以來我都對場內擴音有些詬病,然而這場的擴音卻使我改觀,在一樓的聲響若無擴音,想必會使solo樂器的樂句消失,但仍有二樓的朋友說擴音太大。音效的處理也是所有音樂演奏需要再三考量的重要因素,也期盼能不斷改善。這場的演出其實並無太多可挑剔的,但還是會希望若是樂團可補齊如三弦等聲部,樂曲的韻味會更加完整。之所以喜歡國樂,是因為大部分國樂曲是訴說我熟悉的故事,交響樂美則美矣,但或許是橫的移植,加之我的學習環境,於是共鳴不深。目前現代國樂的發展雖是陽春白雪,但難免曲高和寡,很多曲子都很難演奏也很難懂。在演奏最後一首〈電視主題曲〉時,我隔壁的姐姐跟著一起唱,這樣的國樂很棒也很貼近人們。

在精緻的燈光與投影的輔助下,真的讓曲子都鮮活過來。記得上次有這種感動是陳澄波的音樂會《框外的油彩》,也是用投影及畫面引人入勝。在《聽見武俠》裡黃飛鴻、令狐沖、金庸、周星馳、十面埋伏⋯⋯諸多武俠與打鬥的場景一一都到了眼前來,正因為投影與燈光處理了許多細節,演出才能更加細膩而有味。這個節目即是全台巡演甚至到了香港、中國,相信都能驚艷聽眾。其實這樣的精彩演出定然所費不貲,也因此更需要你我入場賞聆才是對藝術表演與文化傳承的實際支持。

演出一週前高市國的笛子音樂家古聖儀驟然離世,高市國留了位置並放上鮮花。最後的安可曲是〈一翦梅〉,此曲常常會在告別式時演奏,而且是由笛子領奏,聽到一半不禁泫然。我想這場好演出,也是已故的古聖儀音樂家想要帶給大家的吧。因為有許多台前台後的人為藝術努力,將藝術的美好贈予我們,因此我們更應珍惜並薪傳這些珍貴的事物。

《聽見武俠》

演出|高雄市國樂團
時間|2021/11/06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