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藝文中心演藝廳十一月二十三日搬演了由高淑娟(Panay阿美族)團長帶領的杵音文化藝術團《聽~海的呢喃》,有別於過去慣常的生活歌舞呈現,此作逃出傳統的框臼,改以極簡劇場的形式呈現,改變的關鍵是邀請了年僅二十三歲的年輕布農族編舞家邱瑋耀(Dahu)擔任駐團導演,我認為這是開啟杵音文化藝術團展演製作上新的一頁。
「山林文化」的當代布農族青年,在執行面對著「海洋文化」的阿美族長輩們,在先天歌舞文化底蘊與禁忌上,都有文化環節的不解與差異。面對曾獲台新藝術獎光環的杵音文化藝術團,邱瑋耀自然有著一股無形的壓力,在新製作的推動上,以歌帶舞的手法,描述被招募遠洋的船員,對長年離鄉至異地之思親之情,以及期盼歸來的感傷作為主軸,創作了一齣跨音樂、舞蹈、戲劇及跨年代,分四幕的《聽~海的呢喃》,這個作品不僅是呈現新世代對傳統的觀點,亦是山與海文化的共融激盪與話題傳響。
畢業於舞蹈系的導演邱瑋耀是布農族青年,常以極簡風格的劇場創作,他面對著不同工作背景的演員,如公務員、採荖葉、工地上班、裝潢業等素人,這次演出中這些皆幾乎未受過表演訓練的人,是基於對文化熱愛,與對於傳承有使命感而加入杵音。縱然族群文化能明確呈現自我特色,但也是需要突破的限制與框架與窠臼,然而當導演給予表演者不同於以往的要求,欲使身體長期處於傳統樂舞而產生的表演慣性,和劇場式肢體與情緒交織互用,是可能在表演者身上產生難以掌握的強大束縛,所以,導演如何演員在慌亂無章的情形下,以新認知讓表演者捨棄傳統盔甲,建構出演出所需的身體,絕對是一項高難度的課題。
邱瑋耀在舞台上運用了「椅子」及「盆子」敘述自我的存在;「魚燈」造型有如遠眺海洋的思念;表演者手持「傘鈴」以跳點步穿梭舞台,有如表達一種期盼與歸來。那反覆來回的「滾地」、對老人折磨的「折返跑」、一氣呵成由笑轉哭的內心壓抑與苦痛、一桌「棉花糖」吃到懷疑人生,都猶如對早期人生經歷的寫照。
良好的溝通說服及長輩演員貫徹去做,都已印證出導演的執導能力。使我感動的是,劇中多次運用女演員於男演員前「蹲」下的場景,那一畫面的剎那如此背離阿美族女性主義及挑戰傳統意識,還有內心的撞擊與衝突煎熬,這些都是對傳統文化尊嚴的挑戰。於我來說,如此動作將長久認知的文化徹底拆解——身體瞬間卸下多年傳統束縛及框架,在舞台上有了更自在的時空,走出新的開始。一個小小的動作,「蹲」下去,一切都隨著改變了。
藝術人才回鄉,新銳注入活水,滾動傳統,解讀出文化差異下的新能量,跨世代傳承也灌溉著當代原民文化思維,跨域中有了共鳴,也激盪出當代原民藝術新現象。而樂舞文化,是臺東很重要的文化資產,當代年輕導演能從傳統文化認知累積,運用純樸生活的心境,透過廣納不同看法,以舊創新的態度延續文化的發展,挑戰自我文化尊嚴的勇氣,確實令人刮目相看。創作無須復刻傳統,因它的足跡已深刻存在,《聽~海的呢喃》的創作態度有著實驗精神,目的不在推翻樂舞的表演形式,而是創作者正在追求的可能性與自我神秘心靈的探析,如此大膽的藝術創作也可說是寫下當地可喜的新契機。
《聽~海的呢喃》
演出|杵音文化藝術團
時間|2020/11/23 19:30
地點|臺東藝文中心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