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暗降臨,是反抗還是被吞噬《狩瘟殘書》
6月
26
2023
狩瘟殘書(一心戲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08次瀏覽

文 蔡佩伶(社會人士)

一心戲劇團的《狩瘟殘書》以一場喪父者的復仇之旅刻畫疫情眾生相,意圖透過反英雄/英雄的視角輪轉,討論人性、宗教、政治、個體化與救贖的可能。

故事是這樣的:遊方醫周仁(孫詩珮飾)受商人陳守義(林冠妃飾)邀請擔任船醫,攜子周天懷(孫詩詠飾)暫留陳港村等待航期。陳守義不捨青梅竹馬阿嬌(孫麗雅飾)染疫,可能面臨關入長生厝等死的命運,甘犯地方禁忌,請託周仁暗中醫治阿嬌。不料天懷因此染疫命危。染疫後天懷倖存,燃燒的王船帶走了父親,他被陳守義收養帶往南洋行商。十年後,成年的周天懷帶著養父陳守義骨灰回到陳港村安葬,藉機調查當年事由並復仇。而玩伴寶惜(鄭紫雲飾)此時出現,填補了半頁藥單殘書的秘密,使他涉入與父親雷同的僵局,父子人生隱隱重合。

《狩瘟殘書》的情節和世界觀設定值得玩味,敘事主線接近N型結構,觀眾跟著成年周天懷的眼光看盡反叛者、混亂中立者和附勢者各方陣營勢力消長,設定有別於戲曲慣用的二元對立,具體呈現瘟疫如何促成政治和宗教結盟的複雜社會,例如多段歌隊形式提示社會群體與主角的互動關係,衝擊強烈。

疫情下的政教同盟:是信仰?還是政治?

瘟疫在陳港村築起隱形圍城。疫情擴散可能致死的代價喚起恐懼,一方面摧毀人類對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渴望,一方面觸發自保的生物本能。原本的心理動態平衡機制失靈,劇中的村長利用個人權位結合王爺信仰趁機攬權。一手高舉王爺/瘟神信仰價值,聲稱染疫乃王爺降罪。再以保護鄉里之名,將染疫者隔絕在長生厝。排他行為構成安全的我群之後,長生燈船儀式和緩人心,撫慰失落。舞台上忽隱忽現的大仙尪仔恍如非理性的潛意識不曾消退。當恐懼降臨,排他是村人安身立命的法門。可以說,在遊方醫周仁出現前,村長幾乎主掌染疫者生死以及村人輿論。

相似又相異的醫者父子

對我來說,劇中最值得思考且難以忽視的命題是「父子」。正因父親周仁不論在場或缺席都明顯牽動著周天懷的行為,甚至有時成為主角。而醫職是父子的相同處,父親周仁是遊方醫,秉持仁心濟世理念,遇貧弱病苦,診治不收分文。精湛醫術搭救阿嬌逃過魚鉤瘟死劫,也曾憑著一股仁心熱血質疑村長草菅人命。其子周天懷倖存後當了船醫。理想取向、高職業道德的父親灌輸醫者仁心的價值觀,也構成陰影引他走向復仇血路。當周天懷從阿嬌口中得知真相,拼湊出另一個父親形象——醫術失靈無法救子而瘋魔的脆弱男子。護子心切帶著大批染疫者同殉祭王船。視病如親的仁醫,同時是營私血祭的狂人。這層翻轉欲成立,必須有周仁的癲狂支撐。孫詩珮的詮釋先以戲曲程式化作表打底,運用手勢、混亂步伐和走位表現慌亂無力,過渡到懸絲傀儡般的不自然爬行、四肢彈震擺動,呈現出接近附身的失序非我,一連串調和東西的肢體動作,使人物轉折極具說服力,相當精彩。父親的複雜性使周天懷同樣遭遇瘟疫救治問題之際,顯得更諷刺。他該效法父親負起醫者職業道德嗎?為公?為私?或贖罪?周氏父子相近又相異的生命軌跡彷彿詛咒。

回到英雄超時空的創作意圖觀察,《狩瘟殘書》絕非醫者英雄傳或父子親情劇,不如說是照見疫情浮生的稜鏡。主創團隊選擇以回憶與主線當下並置的多聲敘事手法,讓不停往復的父子雙時空交會於此刻。舞台後方相契的殘書景片標示時空所在,開闔之間,透過關係人的回憶讀取某段過往,創造周天懷此刻的故事。雖然受制於故事內在的因果結構,少了點歌仔戲經典的生旦感情戲。但編導在創作和形式呈現上富有自覺,巧妙組織關目,藉著復仇的反英雄層層翻轉推進,悉心搭建似曾相識的場景,把沙漏倒立,留下觀眾潛行的路徑。

整體而言,《狩瘟殘書》以顧後瞻前的姿態,重返擅場,演古代題材,善用戲曲的歷史感優勢,復加現代劇場的光影設計、場面調度及敘事堆疊,在歌仔戲形式下編織出跨時空共相。開拓戲曲、現代劇場、時間和政治的交匯想像,以此回應當代。

《狩瘟殘書》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3/05/2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共存在人身上的神性與魔性,僅在一念之間。而「把英雄請下神壇」的做法,除了直指人性,更闡明了人性才是主導一切結局走向的主要力量,無異是現在當下最好的反思。
6月
26
2023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