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生理性別枷鎖,展現人類萬千樣貌——《小馬尾》與 《自相矛盾》
12月
29
2023
小馬尾(看嘸舞蹈劇場提供/攝影陳長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6次瀏覽

文 曾浩瑜(行銷專員)

近期為了讓生活重心回到「生命經驗」與「活在當下」,刻意不多看演出,而是把時間花在「呼吸」與「專注」上。而這次在嘉義民雄,看嘸舞蹈劇場的觀演經驗中,正呼應到近期自己嚮往的,屬於本地的、率真的、以生活為出發的在地藝文觀賞體驗。

台灣編舞家蘇品文的《小馬尾》從個人不甚舒服的經驗出發,從生理女性可能/或已經被物化的場域、事件、甚至是文化產物中(刻板到不行的流行樂!),透過充滿張力的、奇幻的表演方式或情節,勇敢地面對那些削弱生理女性,將其安放在陰柔的、無知的、缺乏主動性的無知/惡意。

直到表演尾聲,可以看見身為生理女性的更多可能性、自由度與萬千樣貌:女性是不受任何拘束的,是隨心所欲的,是強而有力的,是多彩飛揚的。女性無須費盡千辛萬苦,無須刻意合乎任何美的標準,無須符合任何父權的期待,才能傑出、有價值。

西班牙藝術家Checho Tamayo參與式演出《自相矛盾 Oxymoron》從陽剛的足球出發,在粉紫藍迷離的燈光中,無論是Checho由自身肢體出發,傳遞足球;或邀請觀眾發出聲響,與其一起共創當下時刻;又或是最後Checho放心地將球交給觀眾,由觀眾自行發展球被傳遞的方式與順序,整個觀眾觀演/參與演出的經驗,一方面弱化足球的陽剛氣味;另一方面,也讓運動從單一的性別位置中解放,讓喜歡這項運動的人不受到既有的限制規範,能自由地玩耍,讓更多人可以自由地長成自己喜歡、自在的樣子。


自相矛盾 Oxymoron(看嘸舞蹈劇場提供/攝影陳長志)

《小馬尾》與《自相矛盾 Oxymoron》兩作品為一組,前後相繼演出,安排地十分巧妙。雖然手法與編排方式各具特色,卻有著一樣的出發點,把僵化、對單一性別的期待逐一瓦解,還給人類自由,看見更多身而為人的可能性與繽紛色彩。

當越來越多人能打破自身對於性別的既定想像/期待,不再被自己對特定性別的投射所綁架,當每個生命可以自在地生長成她/他們喜歡的樣子時,那才真的是理想來臨的那一天。

除了「愛」、「溫柔」與「自在」,沒有更好的詞彙可以總結這天在「舞蹈南方」 嘉義駐地國際交流雙週的觀演體驗了,「用我內在的光,向你內在的光致敬」(namaste y muchas gracias)。

《小馬尾》《自相矛盾 Oxymoron》

演出|看嘸舞蹈劇場x蘇品文、Checho Tamayo
時間|2023/12/23 14: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為何最深刻的顛覆仍由男性完成?女性是否仍被期待回歸那個柔弱而寬容的敘事角色?浪漫的芭蕾舞意象。形式的當代,是否尚未真正撼動情感結構與角色邏輯的深層秩序?
5月
28
2025
《永恆回歸》不是一次對單一文化的回望,也非純然的個人返鄉敘事,而是一場藉由舞蹈身體展開的複數對話:關於傳承與創新、個體與群體、離散與歸屬。
5月
15
2025
全部大約三十餘分鐘的演出,已達特定場域的表演創作思維,不僅妥善使用了整宅公寓的走道,後半段的處理,更是連動了天橋上下的空間,為作品瞬間拉開了所在城市線地的景深
5月
14
2025
在舞作中有許多節奏上的空拍、舞蹈動作的靜止和舞台空間的留白,這種編排手法讓整個作品更富韻味,也為觀眾留下一片想像的空間。
5月
14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