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表露,無非言傻《傻婆》
6月
10
2013
傻婆(曙光種籽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6次瀏覽
戴君安(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傻婆》是李佩璇製作、董桂汝編舞,由李佩璇帶領的曙光種籽舞團和董桂汝創辦的WeArt表演藝術平台聯手合演,同時也是2013臺南藝術節「城市舞台」系列在老屋改裝的B.B.ART的舞蹈節目之一。發想自印度奧修(Osho)禪學的塔羅牌中的零號牌「傻瓜」(The Fool),一群舞者像是傻子進了老房子的腹中,在此空間奔走、碰撞、推擠、互擁,藉由身體符號與簡短的語詞將傻瓜的定義賦予自創的詮釋。

首先,董桂汝和舞者們出現在二樓陽台,觀眾則聚在天井下引頸觀看,這一幕以澆花、揮手等日常動作輕鬆的開場,彷彿預言老房子內即將進行傻子行動,眾人隨之解放情緒。然後,觀眾被工作人員引領至二樓,看著舞者從陽台走進咖啡廳,開始一連串有如上班族生活寫照的身體闡述。在一片祥和中,李佩璇穿著筆挺的套裝帶著公事包走進來,並加入一段時而抖顫時而擰轉的動作,像是上班族緊繃已久而亟待舒展的神經系統不斷發出的警訊。接著舞者們又圍著一張大桌坐著,拿起水杯喝水後,將杯子傳遞至下一人,再喝水、再傳遞,如此重複數回合,似乎是講述周而復始的無趣生活。

之後,觀眾又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到一樓,舞者們此時分布在天井下及實驗劇場中的空間。先是董桂汝對著粗大的水管孔說話,內容包含從小時候至二、三十歲,乃至預想六、七十歲時的自我意象解讀。接著二樓陽台出現穿著古裝的占卜人,他像是剖析天井下眾生相般的道出每人的罩門,如:「明知道不能賺錢,還想搞創作」、「明明沒有錢,還想買I-Phone」…等,被點到的人則捶心大叫,這些話也說中了很多觀眾的心聲,因而引來陣陣笑聲。

接著,舞者們又跳到前廳,不時突如其來的四處流竄,使得觀眾不僅目光跟著四處流轉,連身體也傻傻分不清東南西北的跟著團團轉。其中一段,眾舞者將董桂汝抬起,讓她在空中翱翔,她也趁機和陳列的藝術品對話,當她升起於一個垂吊的鳥形藝術品旁時,對著它說:「你要不要和我一起飛」、「你為什麼不打開翅膀?」,宛若傻子在尋覓知音共闖天涯的呼喚。最後舞者們齊聚在一樓最後端的實驗劇場,在即興與結構並陳的段落呈現後,結束這場傻瓜的自我解放行動。

《傻婆》像是一場自我認同的儀式,將藝術、哲理與生活並融於一,以看似傻勁十足的護膜,包裹著層層覆蓋、等著揭曉的隱喻。但傻婆並非狂人,也看不出諷刺的意圖。解讀《傻婆》可能要先回頭想想奧修的傻瓜牌,零號可能是無號也可能是無限號;傻子也不一定真傻,打傻牌在許多時候才是真正的王牌。換個角度想,和董桂汝一樣的傻婆,表演界比比皆是,才會持續不斷一貫的行徑;而我們身為觀眾的人,應該也是一群傻子,才會不約而同的選擇在這酷熱之夜,走進老房子裡和《傻婆》相會。

《傻婆》

演出|曙光種籽舞團x董桂汝
時間|2013/05/31 19:30
地點|臺南市B.B.ART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