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轉,真情不變―《戀戀35-陳明章現場作品三十五年》
7月
01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5次瀏覽

文/何宛蓁(悅聲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戀戀35-陳明章現場作品三十五年》音樂會,是以陳明章電影配樂代表作品《戀戀風塵》為起點的系列主題音樂會。此場音樂會的構成以陳明章音樂創作歷程中非常重要的分水嶺1987年,分為上半場《風塵》及下半場《戀戀路》。

打造世界級台灣「土地古典」場景

一進入音樂廳讓人驚呼連連的就是高掛舞台之上的月琴裝置藝術。月琴在陳明章的音樂脈絡中佔有很重要地位,形塑了他具傳統底蘊又充滿溫暖台灣味的音樂風格。百把月琴有如漂浮天空的音符,錯落有致的排列,不只象徵陳明章音樂自由的精神,也代表著月琴文化的薪傳。而這樣的場景也是陳明章期望在世界舞台上呈現的理想畫面。

音樂會整體的觀賞體驗非常好,充分感受製作團隊在各項演出細節的專業與用心。在樂團編制方面,除考量各曲目的音樂氛圍之外,也因應音樂廳的聲學特性而有所調整,讓整場演出各個段落有不同的呼吸感與音樂層次。另外,燈光與視覺投影隨著音樂情緒的行進與節奏,適切地扮演服務音樂的角色,且因應場館的特色,將設計元素巧妙地置入使舞台與觀眾區融合為一,讓在不同座位區的觀眾都能體驗到不一樣的視覺與聽覺感受。

戲仔組曲《風塵》

以陳明章1986年以前,由「戲仔」為題材所發展的音樂劇作品為主軸,構成十首歌的組曲。這些歌曲包含早期現場演出實況錄音出版的作品《陳明章現場作品–壹、貳》,及日後被收錄至首張個人專輯 《下午的一齣戲》的部分歌曲。

陳明章的創作最大的特色是庶民生活與情感的細膩觀察與刻畫,他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位小人物的生活場景,充滿了畫面感。

曲序的安排以音樂劇情節展開的方式來呈現,序曲的「下午的一齣戲」點出主題及勾勒出時代氛圍,緊接著「酒空成仔」角色出場「酒空成仔的彼條歌」,酒空成仔是個不事生產、終日酗酒的酒鬼。接著場景轉換到街邊一角說唱藝人唱著「勸世歌」。而酒空成仔如今的落魄其實也是受大環境所逼,回想幼年的自己,住在台北最熱鬧的街市-新莊,每到了五月端午時節,街邊鑼鼓喧天,家家戶戶團圓「慶端陽」,「新莊街」人聲鼎沸的景象,對比現在可是不勝唏噓。「青蚵嫂」帶出酒空成仔女兒的出場,「黑夜的雲」、「賣魚賣肉」唱著她為了養家只好賣肉當妓女的心酸,雖然渴望著愛情,但對於自己的出身始終感到自卑。「古早的情歌」則是愛著酒空成仔女兒的年輕人唱著他的相思,最後一首歌「慢慢來唱」則唱著戲仔將年華青春獻給舞台,但終究風華散去獨留一人的落寞,呼應著序曲,徒留心有戚戚之感。

經典電影配樂「戀戀路」

以陳明章獲國際影展配樂獎的電影配樂【1】及紀錄片配樂構成四段十二首歌的組曲。

第一段演奏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陳明章用一把月琴串起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北管人生;第二段組曲是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幻之光》及由林正盛執導《月光下,我記得》的「月娘浮光」與《天馬茶房》的主題曲「幸福進行曲」。第三段也是此次音樂會的高潮,邀請特別來賓許景淳共演由侯孝賢執導的《戀戀風塵》組曲。第四段是由蕭菊貞執導的《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主題曲「南方寂寞火車」及由莊益增、顏蘭權執導的《無米樂》紀錄片配樂「蕃薯麋」。

《戀戀風塵》配樂出自當時30歲的陳明章及23歲的許景淳,1986年電影問世後,雙方便未曾在公開場合同台演出《戀戀風塵》音樂。因此,此次的演出格具意義。

陳明章的吉他與許景淳的鋼琴,彼此對話著的琴聲依舊動人,雖少了年輕時如蘋果般青澀的味道,但卻多了歲月洗鍊後的人生豁達與信手捻來、琴瑟和鳴的絕佳默契。35年的歲月彷彿凝結在此時此刻,台上與台下都在優美的旋律中享受著音樂的純粹與感動。

最後的安可曲則是演唱《再會吧!北投》,及7月即將發行的專輯《人生舞台―新黑貓歌劇團》主題曲「新黑貓歌劇團」,同時也宣告此張專輯將成為陳明章第五部音樂劇的主要創作題材。

用台灣人的樂器,唱台灣人的歌

陳明章四十年的音樂創作生涯,持續地從土地裡找生命,貫徹他「生根、傳承、創新、演繹」的核心理念。不只長期推廣月琴民謠,他還開發了獨創的「台灣明琴」及「二音調弦理論」。舞台上在陳明章的身後,便擺放了五把不同調弦的明琴。他的音樂能夠如此觸動心弦引發共鳴,很大的關鍵在於他將傳統音樂轉譯成現代和聲,不僅彈出月琴的古聲,更有柔軟優美的台灣味。

此場音樂會重新定義了台灣土地古典的高度與視野,讓現場觀眾感受民謠不論歷經多少歲月,音樂的感動與魅力仍然歷久不衰,就如同陳明章的音樂好比老酒,越久越醇、越陳越香。

註釋:

  1. 1999 林正盛導演 《天馬茶房》電影,獲亞太影展、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1996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幻之光》電影,獲日本每日映畫最佳電影配樂獎;1993 侯孝賢導演《戲夢人生》電影,獲比利時 法蘭德絲獎最佳配樂;1986 侯孝賢導演《戀戀風塵》電影,獲法國 南特影展最佳電影配樂。

《戀戀35-陳明章現場作品三十五年》

演出|陳明章&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特別來賓/許景淳
時間|2022 / 6 / 11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