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的成全《大家安靜30》
10月
31
2019
大家安靜30(春河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857次瀏覽
王佳珺(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班)

《大家安靜30》描繪了一個劇團在排練及演出《全世界都可以錯過》(後稱《全》)此劇的過程中,演員因著各自理念的碰撞、彼此間關係和感情的變化,在台前台後試圖化解衝突,卻同時也製造了更多的紛爭,甚而使混亂之火延燒到觀眾眼前,但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表演即時性與趣味性的極致;劇團中的每一個成員終究要彼此妥協,方能讓舞台被成全。

這一個版本的《大家安靜》(Noises Off)由春河劇團創辦人郎祖筠找到大學時期的夥伴,一同重新搬演三十年前的畢業大劇,著實溫馨;但相信即便歷經多年,這群好朋友們也會為著同樣的問題而耗盡心神。再製英國劇作家Michael Frayn的經典喜劇Noises Off顯然不是易事,首先要克服的即是劇本翻譯時應改動多大程度的拿捏。尤其作為喜劇,不同語境裡所能觸發的幽默歷程也會有所差異,如何在原本英文的文字架構下去形塑中文觀眾的笑點,處處是考驗。《大家安靜30》在台詞的翻譯上,很大程度使用直翻手法,展露對原劇本經典性的致敬,然而大部分演員詮釋台詞的表演卻也不會使這樣的翻譯顯得生硬,亦令觀賞時對於劇中劇《全》的情節推衍能有清晰的記憶點;另外翻譯上更接近台灣語言使用的部分,台詞呈現亦十分生動,轉換成本土日常琅琅上口的語彙,使人印象深刻,令觀眾走出劇場後也能隨手捻來數句經典台詞。創作群在台詞所費的心思是此劇裡頗為成功的部分。

《大家安靜30》亦是一部在排演上有著相當高難度的劇本,為了呈現舞台前後因各樣巧合製造的混亂,每一次的開關門都是重要的瞬間,同一時間舞台的各處都在上演著意外小劇場,此劇又是以同一劇本在三次演出中錯置了不同細節來推動劇情發展,這些種種不僅是原著劇本的精采之處,也更是難排之所在。若配合得恰當,整部劇的節奏可以使觀眾的笑聲隨著台上的吵鬧不間斷;但若有失誤,喜劇的氛圍將很難在中斷後再次輕易被營造。《大家安靜30》聚集的皆是劇場老手,如此難的劇本完成度高,令人敬佩。在劇本改動的細節中,有些部分可能是為使觀眾產生共鳴而加入了能連結台灣的元素,舉凡提及「現在臺北劇場界都……」、「這是一幢日治時期的建築」等,卻未能在演出時營造「臺北劇場界」的氛圍、佈景也無見日治色彩等,令人感覺這樣的借用並未能成功連結,反而稍有在消費與「臺灣」相關名詞的意味,節奏的推移也因為這類將原劇本轉譯到一半的元素而顯得突兀。其實以此團隊所聚集的才智資源,要讓劇本的路線與舞台的呈現能夠因搬到台灣,而有更清晰的文化氛圍塑造,甚至是在細節處安放當代議題,使得「改編」被賦予意義,作品亦得提升至下一個高度,應該是可以期待的。惟無傷大雅,整部劇依然是有滋有味。

把故事發生地點搬到了臺灣劇場界,《大家安靜30》中的角色性格也添了許多寶島風味;有趣的亦是看見一個團體裡的百樣人如何摩擦、如何撒下紛亂的火種,再看這樣一群人如何一同脫離這個自己多少都有點貢獻的困境。筆者自己特別喜歡的一個部分,是作為第二幕和第三幕不換幕的過渡、冰冰姐(郭子飾)與全真一同上廣播節目的橋段,除了很好的發展了兩人先前埋下的矛盾,亦較之原著讓兩人在性格上的衝突有更多的發揮與著墨,使得第三幕兩人的爭吵更為合理順暢,是令人眼睛一亮的改編設計。

若要概括《大家安靜30》角色的重新詮釋,有的演員確實為角色注入了臺灣味道的靈魂,有的表演貼合了原劇本的性格仍經典,也有未能被分類於這兩者的,這些新的碰撞或許是有趣的部分,但這樣的組合卻也使整部劇在欣賞過程中微有顏料不勻稱地渲染著的異樣感,有飽滿亦有稀疏,作為一個整體是略有不協調的。即便是喜劇,每個被創作出來的角色應得禁得起、也值得更多的思考與琢磨,在完成每一個動作的同時也許更應花時間凝視角色本身。

無論如何,《大家安靜30》無疑是一部排得很精采的戲,不只集結了歷練多年的劇場人,整個團隊在設計如何「使人大笑」這一點上誠然煞費苦心,劇場裡的笑聲無論如何都是最好的收穫,與夥伴、與觀眾三十年後再次聚首,更是舞台上美好的心意。

《大家安靜30》

演出|春河劇團
時間|2019/09/2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