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的成全《大家安靜30》
Oct
31
2019
大家安靜30(春河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227次瀏覽
王佳珺(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班)

《大家安靜30》描繪了一個劇團在排練及演出《全世界都可以錯過》(後稱《全》)此劇的過程中,演員因著各自理念的碰撞、彼此間關係和感情的變化,在台前台後試圖化解衝突,卻同時也製造了更多的紛爭,甚而使混亂之火延燒到觀眾眼前,但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表演即時性與趣味性的極致;劇團中的每一個成員終究要彼此妥協,方能讓舞台被成全。

這一個版本的《大家安靜》(Noises Off)由春河劇團創辦人郎祖筠找到大學時期的夥伴,一同重新搬演三十年前的畢業大劇,著實溫馨;但相信即便歷經多年,這群好朋友們也會為著同樣的問題而耗盡心神。再製英國劇作家Michael Frayn的經典喜劇Noises Off顯然不是易事,首先要克服的即是劇本翻譯時應改動多大程度的拿捏。尤其作為喜劇,不同語境裡所能觸發的幽默歷程也會有所差異,如何在原本英文的文字架構下去形塑中文觀眾的笑點,處處是考驗。《大家安靜30》在台詞的翻譯上,很大程度使用直翻手法,展露對原劇本經典性的致敬,然而大部分演員詮釋台詞的表演卻也不會使這樣的翻譯顯得生硬,亦令觀賞時對於劇中劇《全》的情節推衍能有清晰的記憶點;另外翻譯上更接近台灣語言使用的部分,台詞呈現亦十分生動,轉換成本土日常琅琅上口的語彙,使人印象深刻,令觀眾走出劇場後也能隨手捻來數句經典台詞。創作群在台詞所費的心思是此劇裡頗為成功的部分。

《大家安靜30》亦是一部在排演上有著相當高難度的劇本,為了呈現舞台前後因各樣巧合製造的混亂,每一次的開關門都是重要的瞬間,同一時間舞台的各處都在上演著意外小劇場,此劇又是以同一劇本在三次演出中錯置了不同細節來推動劇情發展,這些種種不僅是原著劇本的精采之處,也更是難排之所在。若配合得恰當,整部劇的節奏可以使觀眾的笑聲隨著台上的吵鬧不間斷;但若有失誤,喜劇的氛圍將很難在中斷後再次輕易被營造。《大家安靜30》聚集的皆是劇場老手,如此難的劇本完成度高,令人敬佩。在劇本改動的細節中,有些部分可能是為使觀眾產生共鳴而加入了能連結台灣的元素,舉凡提及「現在臺北劇場界都……」、「這是一幢日治時期的建築」等,卻未能在演出時營造「臺北劇場界」的氛圍、佈景也無見日治色彩等,令人感覺這樣的借用並未能成功連結,反而稍有在消費與「臺灣」相關名詞的意味,節奏的推移也因為這類將原劇本轉譯到一半的元素而顯得突兀。其實以此團隊所聚集的才智資源,要讓劇本的路線與舞台的呈現能夠因搬到台灣,而有更清晰的文化氛圍塑造,甚至是在細節處安放當代議題,使得「改編」被賦予意義,作品亦得提升至下一個高度,應該是可以期待的。惟無傷大雅,整部劇依然是有滋有味。

把故事發生地點搬到了臺灣劇場界,《大家安靜30》中的角色性格也添了許多寶島風味;有趣的亦是看見一個團體裡的百樣人如何摩擦、如何撒下紛亂的火種,再看這樣一群人如何一同脫離這個自己多少都有點貢獻的困境。筆者自己特別喜歡的一個部分,是作為第二幕和第三幕不換幕的過渡、冰冰姐(郭子飾)與全真一同上廣播節目的橋段,除了很好的發展了兩人先前埋下的矛盾,亦較之原著讓兩人在性格上的衝突有更多的發揮與著墨,使得第三幕兩人的爭吵更為合理順暢,是令人眼睛一亮的改編設計。

若要概括《大家安靜30》角色的重新詮釋,有的演員確實為角色注入了臺灣味道的靈魂,有的表演貼合了原劇本的性格仍經典,也有未能被分類於這兩者的,這些新的碰撞或許是有趣的部分,但這樣的組合卻也使整部劇在欣賞過程中微有顏料不勻稱地渲染著的異樣感,有飽滿亦有稀疏,作為一個整體是略有不協調的。即便是喜劇,每個被創作出來的角色應得禁得起、也值得更多的思考與琢磨,在完成每一個動作的同時也許更應花時間凝視角色本身。

無論如何,《大家安靜30》無疑是一部排得很精采的戲,不只集結了歷練多年的劇場人,整個團隊在設計如何「使人大笑」這一點上誠然煞費苦心,劇場裡的笑聲無論如何都是最好的收穫,與夥伴、與觀眾三十年後再次聚首,更是舞台上美好的心意。

《大家安靜30》

演出|春河劇團
時間|2019/09/2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腳不落地的孩子》展現天馬戲創作劇團獨特的表演方法,以高空特技表演為主,結合音樂劇的方式談論個人成長與家庭衝突的議題;藉此顯現世代觀念差異下,親子間的關係該如何化解、個人發展上的矛盾該如何抉擇⋯⋯
Oct
22
2024
當戰爭爆發,人命已不屬於受保護之範疇,世界的主體是黨、是國家,所有平民都進入例外狀態,這樣「病」了的歷史時空,對照疫情下「病」了的社會,都是例外,都有徬徨,都同樣痛苦且孤獨著。
Oct
19
2024
「獨善其身」透過如諧音修辭的病理化,以及重疊姥爺刑求招數名稱的不道德化,特定地被指向一種缺乏內容的空洞史觀。因此,儘管藝術家的才華顯然帶來了精緻的調度,但這並不妨礙它建立在,透過否定單薄的歷史形象──一個高度恐怖、血腥而貪婪的敵人──來團結同樣單薄的當代價值之事實。
Oct
18
2024
眾多難以言說的時代的感傷情緒在舞台上層層疊疊終至發酵,以不同於閱讀紙本漫畫的臨場感感動了在場的觀眾,這是三缺一劇團所製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最迷人、最動人之處。
Oct
16
2024
整齣戲儼然將自己定位成一個重現歷史真相的紀錄者,力求詳實地將「八仙塵爆」由始自終地紀錄下來,以對抗群眾淡忘事件的命題。然而,《那場被遺忘的派對》並沒有在這個命題下具備反思能力……
Oct
11
2024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Oct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Oct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Oct
07
2024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Oct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