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上的天籟美聲,其他族群如何一起唱?──《斜坡上的藝術節》裡的「斜坡野台」
12月
04
2020
青葉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在合唱中融入戲劇元素(施靜沂攝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1次瀏覽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第三屆「斜坡上的藝術節」,一如前兩年,也舉辦於屏東潮州的林後四平森林園區。這裡雖然占地廣大,但其實與潮州、屏東市區,或藝術節主角──魯凱族與排灣族的部落,都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若以此為認識「斜坡子民」【1】的橋樑或出發點,無論是誰,應都不難找到適合的角度;畢竟主辦單位規劃了三個不同主題的市集,將食物、服飾、工藝、農業、文創產品等涵蓋在內;樂舞表演方面,則透過斜坡大舞台、斜坡野台、斜坡Vusam舞台等不同的表演場域,讓不同屬性、規模的「斜坡」樂舞,都盡可能找到歸屬的舞台。

打磨中的「斜坡子民」音樂X市集品牌

換言之,以「斜坡」為品牌,把屏東地區的魯凱族與排灣族人凝聚、並置於此,的確迸發出文化的火花──因為一踏進藝術節會場,目光很快就會被視覺風格強烈的各式攤位吸引,但如此形式與花蓮、台東的原住民相關音樂節並無太大差異,只是階序社會(hierarchical Society)的排灣族與魯凱族,服飾更加華麗,且有著不同於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等的老鷹、雲豹、百合花、琉璃珠等族群文化的精神象徵,為其文創與復振的靈感。不過,其他族群的參與者,怎麼藉著觀演、交流與消費等過程逐步進到文化核心,進而感同身受且有所斬獲呢?

透過視、聽、嗅、味等多重感官與沉浸式互動,外來訪客日益感受與辨別出斜坡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文化精髓終究不是那麼簡單又好說。語言、神話與心靈世界等無形資產,仍要透過樂舞、文學、文化翻譯等曲折、反覆的旅程,才能讓不同民族的心靈稍微接近;或許這便是為什麼,當我們想認真了解文化時,在市集消費或跟攤主哈拉幾句,總是很難完全明白;而多數藝術節、音樂節也必須兼顧淺嚐即止及深度認識、相似家族(family resemblance)或其他族群的種種需求,提供盡可能多樣的互動途徑才能圓滿。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為何音樂節和市集總是並置,如此是否很沒創意的問題,或許比較能對此形式的重複稍感釋懷吧!

歷經世界舞台認證的天籟美聲洗禮,還想多認識一點……

彩虹古謠隊(施靜沂攝影、提供)

此次藝術節,筆者同樣為了想更接近斜坡子民的文化與心靈,而於活動第三天下午前往族語歌謠演出最豐富的斜坡野台觀賞演出。一方面懾服於青葉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希望兒童合唱團等登上世界舞台的歌聲,且對不是從國外紅回台灣,但仍唱出自己歌路的彩虹古謠、Supaw青年會排灣樂舞團等團體同感敬佩。但另一方面總覺得,「野台」對表演歌謠的介紹與互動稍嫌簡略,導致在天籟歌聲接連洗禮後,恍如身在夢境,但就在想試著從自己熟悉的中文語境認識相關文化內涵,野台就要收攤了。因而試問:若在演出前後,讓團員或教師介紹一下自己,說明古謠、童謠的由來或選曲,甚至安排一點族語、文化關鍵字的教學,是否能在聽眾與演出者之間創造出新的記憶點,也讓歌謠與文化被更完整地認識?!

不過,雖然少了點中文翻譯,導致其他族群的聽眾可能聽不太懂,但各個演出團體其實就藝術節這麼一個較為自由、活潑的場合,也做出頗富巧思的設計。其中,率先出場、也是此次唯一的魯凱族──青葉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在服飾上就透過每位團員盛裝打扮、頭上配戴百合花,呈現其族群特色;歌曲呈現上,更將小小的童謠做出富層次感的變化與表現。在唐秀月老師帶領下,小學生團員的動作、隊形轉換都很熟練,歌聲之美盡情發揮,而以前一字尾音作為下一字字首的〈ilata senay〉【2】(大家來唱歌)一曲,更因易於琅琅上口,而自成令人難忘的歌謠特色。

Supaw青年會排灣樂舞團(施靜沂攝影、提供)

這首歌一開始,便以「senai」和「ila」兩個單字組成「ila ta senai ialaila ilaila ialai senai」的第一句歌詞;「senai」意為生活中的唱歌,類同於卑南語的「senay」,「ila」則為「走、一起來」之意。演出呈現上,指導老師將〈ilata senay〉和〈vaivaiya〉(太陽照耀吧!)編為童謠組曲,從歌詞上來理解,後者中的「vai」意為太陽,「vaivai」意為每一天、晴天,而「miyakau ulravane eleeleelethe」意為像銅鏡一樣閃亮,「miyakau paysu kalridedede」意為像錢幣一樣圓圓的。可見歌詞文本並不難懂,只要知道幾個族語關鍵字就能掌握大意。

除了藉由拍手、重唱、牽手與輕快的節奏展現孩童朝陽般的活力,最後一段還加入中文歌詞與歡呼,搭建起太陽與歌唱蘊含之溫暖與友誼的橋樑:「張開你的雙手,讓我擁抱你,盡情享受遠方,溫暖的友誼。圍著圈圈跳舞,拉近了距離。讓我們都看見,善良與美麗。」【3】事實上,這也正是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主題曲〈擁抱世界擁抱你〉的旋律,且以排灣語「i u giugi senasena i」(大家一起來唱歌、跳舞之意)為開頭;不過因為演出時沒有提示,或許也有聽眾和筆者一樣,總覺得在哪裡聽過,卻等到結束後才想起來。

此團除了亮眼大氣地詮釋魯凱族語童謠,最後一首〈採百花果〉融入生活情境,用頑皮的猴子拿百香果丟人的趣味情節,展演在山上生活時,人與自然萬物微妙、俏皮的互動,可說在合唱中以戲劇元素點睛。演出時,團員們先自人聲模仿的雞鳴中悠悠醒轉,展開一天的生活;中間則藉由活力十足的帶動唱,模仿古靈精怪的猴子,結束前還讓一個揹簍子、準備採百花果的女孩跳躍出場,被老師、同學飾演的猴群「哇!」的嚇到跌坐在地,創造出效果且力度兼具的結尾。

青葉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及指揮老師唐秀月(施靜沂攝影、提供)

藉由多語合唱,拓展文化知識與歌路

相較上述俏皮、童趣且活力的合唱演出,接續的希望兒童合唱團藉由詮釋不同國族、語言的歌曲,嶄露文化學習力、音樂才華及潛力,還有對世界的豐富想像與情感。從這些高中年紀的團員其演出服飾──紅色上衣搭配紅、黃、綠三色長裙可見,其與此屆「斜坡上的藝術節」視覺意象有所呼應,而聽到閩南語的〈天黑黑〉與英語、西班牙語的帕普利斯(Jim Papoulis)名曲〈Oye〉【4】時,的確有種驚艷感。尤其〈Oye〉一曲是祈求夢想成真與機會到來的歌,雖以明亮的笑容、舞步與裙襬,輔以鼓、沙鈴和木魚等樂器聲音,呈現西班牙文化明亮、熱情的特質,但仔細聽讀歌詞便會發現,蘊含其中的是等待、找路的心情,還有對機會及美好未來的召喚及想像;既呼應「希望」的團名,或也可謂團風的呈顯?!

希望兒童合唱團及指揮老師吳聖穎(施靜沂攝影、提供)

把國語「林班歌」唱回族語版,折射出對土地、文化的愛

若談及此團的演出,仍不得不提那首傳唱近半世紀的〈涼山情歌〉。此曲為前涼山國小校長羅萬斗所作,以男女情歌的形式講述對家鄉、土地、文化的連結與愛,其中文版歌詞中,那句「再會吧!我的心上人」最為耳熟能詳。然而,希望兒童合唱團演唱的風格與芮斯、林廣財等歌手的詮釋路徑截然不同,乍聽下彷彿完全不同的作品;除了因為排灣族語的關係,少了國語版那種強烈的大時代、小人物悲情,此處重唱、合唱的女聲變換,更添均衡與莊重,或也更加回歸作曲人的創作初衷──不只是戀人之間的情愛,更將之昇華為對土地與文化既深而廣的珍惜。

Akav ta kinasinglitan pinui makazayazayan sekulabu amimi a tjengelaya qen,

屏東縣是懷念的故鄉 瑪家鄉涼山村的小姐呀我愛妳,

sa kakinungid anga ljecikel sun sema tjanuaqen.

不知道什麼時候 才能夠回到我的身邊。【5】

長者的叮嚀:以「修剪」一棵樹的邏輯趨向完美

於此「原民合唱」系列的安排中,原住民歌謠教師合唱團應為最資深的一團。從其演出之〈長者的叮嚀〉、牡丹鄉的〈伐樹歌〉等曲目中,可見對生命提升的期許與諄諄教誨之心。歌詞中,藉由修剪相思樹比喻去蕪存菁、技藝精進、自我提升的生命實踐路徑,頗吻合教師、長老一路指引、守護學子的視角與形象,也反映出南島語言擅以自然萬物度量、玩味生命的敘事特色,節錄首段中譯歌詞如下:

我有一棵相思樹,我要把它修剪整理,要讓它呈現出最完美的姿態,要把多餘的樹枝剪除,小枝的留下,好讓小鳥有築巢棲息的地方。【6】

事實上,此團也是斜坡野台「原民合唱」系列中,唯一有對演出歌曲進行介紹者。藉由指揮老師的說明得知,伐樹以前是排灣族男性很重要的工作,而演出中的混聲合唱,或許便是以歌聲再現過往女性在樹下看著男性伐樹的姿態,可說是在身體力行的實踐與日日微調的旅途中,穩穩鋪設出通往未來的道路。

註釋

1、魯凱族與排灣族自稱kacalisiyan,意即「真正住在斜坡上的子民」。

2、資料來源:「驚嘆號」原住民族群永續教育計劃(2016)。

3、資料來源:《擁抱世界擁抱你》(2020)音樂專輯。

4、相關內容分析,參考楊麗雯:〈吉姆.帕普利斯六首合唱作品之樂曲分析與詮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5、資料來源:《雲起時的戀曲》音樂專輯(2020)。

6、資料來源:《新寶島康樂隊第叔張》音樂專輯(2014)。

《斜坡上的藝術節》

演出|青葉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希望兒童合唱團、原住民歌謠教師合唱團、Supaw青年會排灣樂舞團、彩虹古謠隊
時間|2020/11/01 14:30
地點|屏東潮州林後四平森林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