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衝撞,東西方的火花《冰與火之聲》
11月
02
2018
冰與火之聲(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對位室內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9次瀏覽
羅文秀(國立高雄大學講師)

《冰與火之聲》是由對位室內樂團擔任演出,以精緻的室內樂來呈現,形式雖顯傳統,但曲目安排卻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意。除選擇西方作曲家之外,也堅持演出國人作曲家作品。本場音樂會內容以「冰」、「火」為主題,實際上是意涵北方與南方、東方與西方作品的結合,有臺灣現代作曲家與來自挪威的現代作品,另外,演出中也出現熱情義大利的民謠和詠嘆調,更有本土原住民的古調一齊上場;對比著冰冷的挪威作品,真可謂是一場冰火衝擊下的璀璨絃音。此音樂會演出有兩個場次,在不同場地演出,一是奇美博物館的奇美廳,另一是屏東的演藝廳,針對這兩場演出筆者提出一些個人意見:

1、樂曲的用心安排

臺灣作曲家李子聲以莫札特交響曲的主題,搭配〈虹彩妹妹〉與〈六月茉莉〉,架構採西方形式,動機與音型的流轉,使音樂呈現十足的東方味。摩頓( Morten)小提琴協奏曲是作曲家為臺灣小提琴家創作的作品,樂曲展現冰冷荒漠的大地景象外,全曲三樂章始終蘊涵台灣民謠望你早歸的動機和元素。以上這兩首原創曲,均融合東西方元素,探索相異文化的融合,最終皆証明音樂無國界,相遇的奇蹟並不難,融合匯流、找到出口才是重點。葛利格的弦樂四重奏(改編為弦樂團)於1878年首演,和Morten的協奏曲在臺灣公開演出剛好相隔140年之久,兩位挪威作曲家的作品,有其共同地域景觀,情感方面多了時代性,保守內斂與真實解放的差異,算是一次難得同場的欣賞體驗與教育。

2、編曲促進國內作曲家的發展空間

因應樂團編制與演出,委由作曲家重新編曲,綻放新面貌,例如原住民古謠原為清唱演出,經過作曲家的編曲,讓傳唱歌謠結合絃樂團的伴奏,多了樂譜記載,傳唱更容易也增加推廣的機會。同樣地,義大利民謠在改編之後,豐富的聲響與巧妙逗趣的手法,使樂曲增添舊貌新裝之效。

3、國內外精英結合促進文化交流

樂團邀請奧勒松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拉斯-湯瑪士.霍爾姆Lars-Thomas Holm擔任本音樂會指揮,針對摩頓( Morten)小提琴協奏曲中的現代語法與音樂詮釋方面,非北歐人實在難以體會,但樂團表現出相當的實力,令指揮感動不已,於演奏詮釋上的相互交流、切磋成長,這說明臺灣演奏家的高素質,期待的是更多的國際交流與演出。

整場音樂會的多元曲目,有新作與舊作、熱情與冷冽、東西方的融合與探索,讓音樂不只提供純欣賞的面向,也刺激作曲家的創作可能性,多面向的欣賞角度可開闊聽眾的視野,進而提升聆賞素養,達到雙贏的功效,確實值得鼓勵。

《冰與火之聲》

演出|挪威奧勒松交響樂團首席指揮x對位室內樂團
時間|2018/10/06 15:00、2018/10/07 14:30
地點|奇美博物館奇美廳、屏東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