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映照:探尋內心深處的舞動《發現之地》
11月
24
2024
發現之地(藝術報國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1次瀏覽

文 高苡倢(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學生)

由七首非語言的詩所組成,由藝術總監陳柏潔編創的《發現之地》探索人類普遍的生命課題,結合編舞者自身生命經驗,以另一種視角重新審視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將那些難以言說的微妙情感呈現給觀眾,並鼓勵觀眾在這場探索之旅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軌跡。

光影交錯的煙霧與雷射光,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氛圍,象徵著內心混沌與探索的渴望。白色煙霧在黑暗中緩緩湧出並逐漸擴散,神秘而夢幻,伴隨著鋼琴如流水般輕柔的音樂響起,光影的變化描繪強化故事的氛圍。兩道雷射藍光從上方打下來,向外延展,彷彿在無序的混沌中尋找方向。隨後,光線增加至四道,排列成一個少了一條邊的星星形狀,象徵內心的破碎與重構。當燈光再次亮起時,雷射光轉成水平藍紫色光線,情感基調彷彿描繪了從迷茫到清晰的過渡。接著,雷射光再次落下為一束束直立的光。左上舞臺上方藍光從一個點延伸為線,再拓展為一個方形,浮現在觀眾的頭頂上方。抬頭仰望間,雲朵或煙霧的景象柔和地飄浮在空中,彷彿觸手可及,有種夢幻般的親密感。這一刻,不僅是視覺的驚艷,更是情感的觸動,讓人沉浸於如夢似幻的情境之中。光影設計在舞作中不僅是舞臺的點綴,更是情感與象徵的媒介。從混沌到清晰,從破碎到重構,這些變化暗喻了角色在內心旅程中的自我探索與發現,也引領觀眾開始自己的心靈旅程。


發現之地(藝術報國提供/攝影林峻永)

光與舞者的身體動作交織,構築出舞臺的視覺層次與情感連結,增強了畫面張力與情感深度。特別是在第四首詩〈映照〉中,水聲環繞著舞臺,營造出靜謐而深邃的氛圍,象徵著內心深處的平靜與探索。女舞者低姿態立於舞臺中央,手持手電筒朝著後方照射,光線在舞臺上描繪出一道拋物線,宛如情感的投射,直指另一名穿著貼身膚胎的女舞者肢體上,形成兩個富有層次感的圓形光圈。編舞者巧妙地利用光與影,結合舞者身體動態,將動作與空間進行層次化處理,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視覺與情感體驗。相似地,下一段一名女舞者手持手電筒照向另一位舞者,兩人彼此距離慢慢貼近,此時投射的光只照到身體的部分部位,像是用光線在細膩地觸碰對方,通過光影傳遞。編舞者利用光線來表現人物間的情感流動,不僅突出了光影的層次感,也深化人物之間的聯繫與互動,讓光影成為情感的延伸與表達的媒介。最後,對光的渴望與追尋推向情感的高潮。一名舞者朝著光的方向在地上掙扎著,似乎被光吸引著,渴望靠近光源,又彷彿在努力突破某種無形的束縛,象徵著人內心對希望的渴望與對限制的抗爭。

音樂轉為雨聲後,手電筒光束投向中間的舞者,但光線卻不停閃爍,舞者在原地跳躍,視覺上彷彿被電擊般顫動,動作如同一段重複的暫停與播放,既突顯了動作的機械感,又帶來一種不安的律動,像是身體被無形的力量操控,無法擺脫束縛。編舞者將舞作內在的情感衝突與掙扎具象化地呈現出來。燈光與動作相輔相成,使舞者的表演更具戲劇性,舞者穿著膚色舞衣,弱化了衣物的存在感,突顯出光影效果,使觀眾更聚焦於光束與身體的互動。膚色的舞衣給人一種自然、裸露的感覺,象徵著舞者無防備的狀態,將內心的情感裸露在觀眾面前。


發現之地(藝術報國提供/攝影林峻永)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手電筒光束的聚焦,不僅建構出獨特的視覺空間,更成為角色間情感互動的重要媒介。舞者與光束的交融,使肢體動作被賦予新意義,從觸碰的細膩到掙扎的張力,光影巧妙地引導觀眾感受角色內心的微妙變化,甚至讓人於光影的流動間映照出自身的情感共鳴。作品中光影的運用不僅豐富了舞臺語彙,也深化生命議題的詮釋,讓觀眾在虛實交錯的氛圍中,完成了一場觸及心靈的探索之旅。

《發現之地》

演出|藝術報國
時間|2024/10/20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