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抱之後,再見之前《Before We Say Goodbye》
12月
01
2021
Before We Say Goodbye(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何肇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4次瀏覽

陳沛妤(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


此檔演出是丞舞製作團隊第四號長篇作品,由藝術總監蔡博丞編舞,集結十位舞者及多位長者的生命故事,將作品分為告別、空城、眷戀、血脈、鑿光、窒溺、傘下、美錯、悔夢、樂園等十個篇章,以詩集的方式貫穿整場演出。

人生的歷程中,親情、友情及愛情,是填充生命的養分,情感連結的產生、消逝更是輪迴裡的常態。面對各種形式產生的關係,「擁抱」可以是喜悅、鼓勵、安慰、和解,亦或是不捨、難過、悲痛等等,無論哪種情緒,「擁抱」是人與人心臟最接近的動作,心跳的律動讓情感的交流更趨於真實,故在告別之前,我會選擇贈予最真誠的擁抱。而,「告別」這個議題往往顯得沉重,甚至苦情,但是我覺得這個作品,顛覆了以往人們對於告別的認知。

編舞者使用光澤鮮明的色彩來塑造不同於往常氛圍。以和煦的包裝紙,輕輕裹覆著這五味雜陳的人生課題。整體的色調告訴觀眾「告別」不該只是沉悶的,它同時也囊括著許多的美麗溫度。從文宣設計就看到蝴蝶駐足於舞者們的臉上——蝴蝶是被各種天敵捕食的對象,位於食物網的底層,那樣的美麗卻也脆弱,而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故我將每個段落視為一隻蝴蝶的成形過程,從毛毛蟲成為蝴蝶後就離去了,扣回「在告別之前」的核心主題。


Before We Say Goodbye(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何肇昇)

「血脈」這個段落,是我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個生理上的真實關係,使得肢體間互相流動的語彙,更加靠近人心。兩位舞者以紅色的線連接彼此,時而疏遠時而親近,彼此牽引、伴隨,卻又能同時展現兩者作為獨立生命個體的身體特質,表演者的詮釋中帶有濃稠的情感,也展現血液裡不可分割的關係。「心有所向,身知所往,心有所依,始終如一。」作為該段落的詩篇,至當不易。「悔夢」則是給初來乍到的後輩一個警示,在搖擺、晃蕩,選擇與被選擇之間,舞者的肢體勾勒出生活的無奈,許多迫不得已、不得不爾的狀態,使我產生共鳴,與之感慨。然,在投影動畫出現後,我開始產生許多疑問,動畫設計的效果是否僅能如此直白的呈現?動畫設計與整場作品之美感大相逕庭,被迫出戲的感覺,著實扼腕。而,以老者作為詩集的終曲,也似乎太理所當然。最直接的聯想就是老者與生命的告別,這是生而為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但「棺材裡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我認為與生命的告別,不應該只聚焦於老年——人類因為一場疫情可以被改變時代,那,做為告別之前的結語,以生命的有限性收尾就過於馬虎。我思考著:老人出現的意義僅是扣回到「集結多位長者故事的歷程」,實質上,老人肢體的展現是被美化過、包裝過,令整個結尾煽情,抹除了最後的想像空間。

不過,曾經歷與親人分離,是來不及的再見,未盡的告別;在心情尚未平復的狀態下,這場演出,仍讓我獲得一些寬慰與和解。很多未盡的話語、未盡的事宜,就像肢體的展現,稍縱即逝(即使在科技的幫助下得以保存,那也失去了初次展現的真實),依然能在心裡留下雋永的片刻,並將片刻化作念想,細細回味。透過這場演出,讓我在未盡的告別裡擁抱,再見之前是擁抱之後。

《Before We Say Goodbye》

演出|丞舞製作團隊
時間|2021/10/21 19:30
地點|臺北 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